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为何要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

大众日报 2017-12-26 05:10 大字

□盛刚

■从管住货币供应总闸门入手,坚决排除各种干扰,稳步推进金融去杠杆,不断提高金融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能力,对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将至关重要

明年的货币政策基调已定,主题依然是“稳健”。日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这样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虽然货币政策“稳健”的基调多年不变,但具体到每年,措辞又有所不同。比如,去年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是“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而今年成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中性”的语气明显加重;“调节好货币闸门”也被“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所取代,“管住”成了新的关键词;另外,去年要“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今年则是“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显然,新一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实为“中性偏紧”,关键在于,货币供应总闸门不再是“调节好”而是“管住”,2018年对于货币闸门的控制理应更为严格。

强调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意味着货币政策将更加关注总量调控和政策的稳定性。而此前不久,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发文表示,在当前体制下,宏观调控对货币“总闸门”的有效管控受到干扰。由此联想到,此番明确强调“管住”,显然有防止因各种干扰造成货币政策时紧时松,进而积累更多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意味。强调“管住”,说明对政策的独立性有了更高要求,而为确保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走样,执行上要有更坚定的决心和更坚强的意志。

货币政策的适时调整,和经济基本面的变化密切相关。受制于经济下行压力,近几年,整体上国内的货币环境是比较宽松的,虽然这对稳增长有所助益,但也引发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过度加杠杆现象,并导致实体债务风险和金融系统风险不断堆积。2016年末,我国宏观杠杆率(也就是债务与名义GDP的比值)为247%,其中企业部门杠杆率达到165%,远远高出国际警戒线。而高杠杆正是宏观金融脆弱性的总根源。可见,去年四季度开始,中央高度重视防范金融风险,并逐渐收紧货币政策和强化金融监管,绝非偶然。从外部环境看,美国加息步伐已在加快,全球货币也开始步入紧缩周期,无论是从减轻人民币压力还是基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来考量,中国的货币政策都不能轻易放松。所以,当前形势下,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也是对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趋紧的正常回应。

既然金融风险的源头在杠杆率,去杠杆是下一步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抓手及主要任务,货币供应趋紧就是必要条件。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对明年的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还锚定了未来3年的三大攻坚战,而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更明确地说,就是金融风险。不管是房地产、实体经济还是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关键看不合理的杠杆能不能降下来。虽然,当前金融去杠杆和挤泡沫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杠杆率仍然偏高,且很容易回潮,因此,去杠杆依然任重道远。而从管住货币供应总闸门入手,坚决排除各种干扰,稳步推进金融去杠杆,不断提高金融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能力,对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将至关重要。

为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货币供给总闸门一定要管住,未来货币政策总体中性偏紧应是大概率。但“中性”要服务于稳健目标,并非一味趋紧,应根据实际情况松紧适度,这正是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基本要求。毕竟,“管住”的要义在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而非置实体经济正常的资金需求于不顾。因此,虽然2018年货币供给大幅放宽的可能性不大,但预期管理将进一步加强,有关部门会灵活运用各种政策工具适时预调微调,以更好地平抑市场波动;提出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也意味着实体经济所必需的融资基本上能得到满足,当然,大水漫灌不再,在高质量发展时代,信贷政策的有保有压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会更加致力于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

新闻推荐

2017年A股收官战或平稳度过

上周五各大指数还是再度震荡走弱,其中大盘全天围绕3300点窄幅波动,中小创则收以小阴线,个股层面也是涨少跌多。事实已证明,不论是美联储靴子落地还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些市场原本寄予厚望的变盘因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