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取消存贷比影响几何?

攀枝花日报 2015-06-26 20:29 大字

据《华尔街见闻》。 (资料来源:银监会、平安证券研究所)

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借鉴国际经验,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

所谓存贷比指标,指的是“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也就是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最多可以贷出去75元。这一措施最早是1994年央行对部分股份制银行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试点时提出的,1995年,存贷比指标被写入《商业银行法》正式确定下来。而在银行存款压力陡升、银行资产负债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下,银行业曾多次呼吁急需监管层对存贷比考核松绑。

能释放多少贷款?

银监会近日公布的季度监管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末贷存比为65.67%,较上季度末上升0.58个百分点。虽然与75%的法定限额仍有一定距离,但部分贷款投放机构的实际放贷能力确实受到限制。

能释放多少贷款?存贷比监管指标取消后,极端情况下(按照80%存贷比测算),16家上市银行将新增人民币贷款约6.6万亿,释放出6.6万亿的信贷。存贷比较低银行能够释放出的新增贷款较多。

生息资产收益率提升?由于新增贷款收益率高于其他生息资产(指除存放央行之外的生息资产,高1.5%-2.5%),替代后的银行在存贷比达到准备金约束上限的情况下,生息资产收益率算术平均约提升10bp。不同的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提升幅度不同,主要基于贷款于其他生息资产收益率差和当前存贷比水平两个指标。

提升净利润?存贷比监管指标取消后,银行信贷投放规模提高,资产配置结构将调整,高息的信贷资产替代其他低息的资产,净息差回升,从而影响到银行利润表,提高盈利能力,提高ROE。经过测算,在存贷比达到上限的情形下行业净利润提高2.55%;存贷比相对较低的,银行收益最大。

资本消耗增加?如果各家银行都将存贷比达到临界值,行业平均来看,资本充足率下降大约1%左右。

会产生哪些影响?

对于这一消息,市场颇多解读,特别是近日股票连续大跌,很多人将这一消息理解为“救市”的重大利好,是中央向市场释放流动性,相当于变相降准等等。我们理解股民希望利好的迫切心情,但本次银行法草案的修订早在酝酿之中,取消存贷比也早在监管层的酝酿之中,这次存贷比的取消本来就在商业银行法修改的计划之中。

对于银行来说,取消了75%的红线会释放出大量的资金,但是这些资金是否会被投入到市场上并不一定,只是表示银行对自己资金的自主权增加了,是否投放市场,银行要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综合考量。

其次,对于通道业务来说,随着近年来监管层对通道业务和非标业务的规范,未来这一业务可能会越来越难做,加快信托行业的转型。

第三,对于股市来说,存贷比的取消不一定会造成大水漫灌,特别是当前企业对贷款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另外,银行还受到资本充足率、存款准备金率等监管规则的限制,信贷投放规模并不一定会增加。重要的一点是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只是通过的草案,法律发生效力还有一段时间。

当前更重要的是需求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国务院提出取消“存贷比”,但制约信贷投放的关键问题不是银行存贷比,而在于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

平安证券分析师励雅敏、黄耀峰在研报中表示,目前,制约实体经济信贷投放不足的原因并非存贷比约束:上市银行存贷比均没有达到75%的上线。制约信贷投放的是整体实体经济需求不足以及银行出于信用风险的惜贷行为。存贷比修订短期内无法改变这一现状。

信固收分析师董德志、赵婧在研报中表示,如果从供给端来看,信贷额度管理比存贷比指标更为关键。银行信贷供应的约束有两个:一是存贷比制度,二是信贷额度管理。前者导致了银行通过种种模式吸收一般性存款,提高了银行的隐性负债成本。后者依然存在,是比存贷比制度更关键的供给端制约因素。

国信固收表示,当前经济运行中,更重要的是需求因素,信贷扩张无法显著的根本原因也是在于信贷需求的低迷。他们给出了更为详尽的分析:

关注信贷变化节奏的投资者可以关注一个微观的现象:月度内信贷增长的变化节奏如果是反V型的,那么显示需求膨胀,而供给约束;月度内信贷增长的变化节奏如果是V型的,那么现实需求低迷,供给并不构成约束,最终的月底膨胀只不过是为了被迫完成月度额度投放任务而充数。

当前阶段的信贷变化节奏恰好是第二种格局,因此当前制约信用扩张的因素是需求,而不是供给。

国信固收最后总结道,取消存贷比可能无法直接支持宏观经济。总体来看,存贷比制度的取消,从银行资金来源成本方面利多银行业(在当前政策宽松背景下),但是从支持宏观经济,扩张信用派生方面看不到有利的支撑点。

(本报综合东方财富网、网易财经等)

新闻推荐

255家公司获大股东增持 数量市值超2008年“熊尾”

数据显示,自6月15日至7月3日收盘,两市共有255家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获重要股东增持,共计约7.83亿股,增持部分参考市值约为155.09亿元。上市公司加入救市行列。数据显示,自6月15日至7月3日收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