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银行资金“中考” 赚钱时节又到?

德阳日报 2014-05-27 21:47 大字

银行之间的揽储大战究竟有多激烈?在去年一季度末和年中时参与过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投资的朋友,会对此深有体会。它不但推高了短期拆解市场的资金成本,使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大幅飙升,更让“钱荒”一词成为去年的年度关键词汇,同时,也让“存贷比”这一中国金融系统内特有的专业词汇广为普及。

如今,6月在即,不少投资者开始热望年中的到来,并纷纷为年中理财摩拳擦掌,希望能抓住时机赚上一笔。

揽储大战6月再打?

不要嘲笑投资者的这些期望;更不要认为今年的资金面宽松些了,期望中的揽储大战就会消失不见。其实,仔细观察近期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情况,就可以发现,一切并非空穴来风。

国内银行系统一般来说,每到一个时间节点,就会来一次考核,小则按月、按季度,长则按半年、按年。因此,为了完成考核任务,达到一定的存贷比指标,每到这样的时间节点——在月底、季末、年中、年底时,各大银行都会掀起一场“抢钱战”,以提供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或者存期送礼品等方式吸引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或者存钱。

近期,随着6月即将到来,不少投资者表示,近期已经接到银行兜售理财产品的短信,不仅所承诺的预期收益更加诱人,而且产品的到期日也多在7月上旬——正好跨过6月底的“年中大考”。

走进银行网点,不难发现不少银行近期发行的新款理财产品确有变化。一方面,投资期限在20天以内的短期、超短期理财产品非常少;另一方面,投资期限为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的理财产品数量增多。

投资者们摩拳擦掌

“我觉得近期这些理财产品的变化就是一个信号——这说明,今年银行的资金面仍然不是很乐观。所以,会再等等看,到6月份再出手,希望到时候可以遇到收益更好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张女士说,目前她的闲钱一部分仍然放在余额宝里,另一部分则放在债券基金里。

对于张女士的看法,一家商业银行的资深理财师表示,投资者能对市场如此敏感,感到挺意外。他分析说,今年会不会发生去年那样的“钱荒”,目前还不确定,但是,可以预期的是,作为一个半年关口,6月底,银行的资金面仍然不会特别宽松;而且,银行每年制定出的考核任务都是年年提升的,而且不会那么轻易地顺利完成。因此,考虑到半年考核等因素,再加上去年的前车之鉴,今年年中,银行自然会提前布局,以应对6月底的年终考核,进而通过发行中长期、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提前打响“抢钱大战”。

伴随“抢钱大战”而来的,当然还有高收益。不过,收益高低,从来没有具体的标准。相同类型、相同投资期限的理财产品,不同银行收益率各异,早已不是业内的秘密。尤其是在揽储大战期间,这种差异也就更加明显。在去年年底的揽储大战中,部分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利率水平就远远领先于市场平均水平。今年年中,这种情况还会再现吗?

提前布局长短结合

“如果今年6月底爆发揽储大战,那么这种格局就会延续。”对此,一家城商行的理财师分析说,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存款指标,相比之下,大行的网点众多,客户量大,存款基数自然也大;而小行,尤其是城商行,受网点局限,业务量有限,存款压力自然也就更大,为了争取客户资金,自然会推出更优惠的条件。

那么,近期,银行理财产品的走势究竟会何去何从,投资者又该如何选择呢?对此,银行理财人士提醒投资者,可遵守“提前布局,长短结合”的投资理念。

该人士分析说,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资金面要宽松不少,可能不会出现像去年那样严重的“钱荒”局面。但是,可以预测的是,即便如此,6月底作为银行半年存款考核的大限,仍然会让银行面临较大的存款压力,进而导致“揽储大战”,因此,并不排除银行会以高收益率的银行理财产品吸引社会存款的情况。

当然,鉴于今年的资金面情况和央行的货币政策,今年6月底可能不会再出现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动辄7%,甚至直逼10%的情况。进入6月后,这个时候出现高收益率理财产品的几率更大,投资者可以先把资金投入30天左右的理财产品,届时再购买更高收益的产品,做到资金的无缝衔接。

本报综合报道

新闻推荐

银行将分类开展理财业务

>>>阅读延伸监管部门今年多次释放信号,银行理财、同业业务将成为重点改革对象。不久前,“一行三会”和外汇局联合出台127号文规范同业业务,引发市场关注。据《证券时报》报道,近日,银监会创新部主任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