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康复患者中和能力不一 新研究提示应靶向最高效中和表位

澎湃新闻 2020-07-16 15:24 大字

近日刊发在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虽然所有COVID-19康复患者都表现出免疫识别SARS-CoV-2 S蛋白(新冠病毒进入细胞的关键蛋白)的多个特征,但患者血浆的中和能力却相去甚远,这提示疫苗或应选择性地靶向最高效的中和表位。

这一结论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莫纳什大学等团队的研究人员,该研究题为“Humoral and circulating follicular helper T cell responses in recovered patients with COVID-19”,通讯作者为墨尔本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学系的Stephen J. Kent和Adam K. Wheatley。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多个团队均在积极开发针对SARS-CoV-2的疫苗,能产生靶向S蛋白的中和抗体、阻断病毒与人受体蛋白ACE2结合的方法也备受关注。然而,虽然目前一些基于S蛋白的疫苗原型在动物模型中表现出色,但我们对人体内的S蛋白特异性免疫反应尚未理解透彻。Wheatley等研究人员采集了41名澳大利亚成年人的血浆和外周血细胞(PBMCs)——他们已经从轻、中症COVID-19中康复,采集时间为PCR检测呈阳性后的32天左右(四分位间距IQR,28-35天)。其中,男性24人女性17人,中位年龄59岁。

研究团队在所有研究对象体内都发现了S蛋白特异性抗体、特异性记忆B细胞(能产生抗体的一类白细胞)和特异性循环滤泡辅助性T细胞(cTFH细胞,能调节B细胞免疫的一类白细胞)。

不过,评估免疫血浆阻断重组ACE2和RBD之间相互作用的能力发现,大多数受试者中仅检测到轻微的抑制作用,中位值只有14.1%。在41名受试者中只有3名表现出50%抑制活性。

中和抗体滴度普遍一般,这与此前其他康复组的报告一致。SARS-CoV-2感染持续引发S蛋白和RBD特异性抗体应答,血清学终点滴度与血浆中和活性和ACE2-RBD结合抑制显著相关。血清中和活性是SARS-CoV-2疫苗试验的一个关键终点。患者特征和免疫参数的相关矩阵突出了与S免疫原性相关的免疫参数的广泛相关,包括血浆抗体滴度、S蛋白特异性B细胞和cTFH细胞群的丰度。值得注意的是,中和活性与S蛋白和RBD抗体滴度、S蛋白和RBD特异性B细胞丰度和S蛋白特异性cTFH细胞成正相关。

研究团队还发现,高滴度的S蛋白特异性抗体和低比例的TH17样表型的S蛋白特异性cTFH是与中和活性相关的两个最重要的预测因素。论文指出,较强的中和活性不仅取决于S蛋白特异性抗体的数量,还取决于能表达特定趋化因子受体的刺突特异性cTFH细胞不同子群的相对丰度。

与此前的一些报道一致的是,研究团队发现,中和活性、S蛋白特异性抗体和S蛋白特异性cTFH反应,与参与者更严重的症状相关。

研究团队认为,鉴于预测针对SARS-CoV-2保护性免疫的方面的重要意义,这项研究表明B细胞和cTFH丰度和表型可能构成了免疫功能的生物标记,用于评估针对S蛋白的新疫苗的临床试验。“具有特异性表型和功能特征的B细胞和cTFH细胞可能不是未来疫苗研发的有用靶点。需要进一步开展大型队列研究,理解cTFH细胞与不同疫苗产生的中和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爱吃油炸、烟熏、腌制食品

什么样的人应该进行胃镜检查呢?战淑慧说,胃镜适用广泛,如果患者有上消化道的症状,比如反酸、烧心、腹痛、腹胀、嗳气等,如果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