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出来的工程线路——30余公里隧道变11公里的背后

内江日报 2018-06-11 06:11 大字

◇全媒体记者程家毅文/图

河库联网输水工程是一个创新的舞台。

资中地势,山峦连绵起伏,峡谷溪流错综复杂。江河湖库联通,水源高低错落,要兼顾四面八方的水源自流,犹如十指弹钢琴,管线走向,何为最优,难以一蹴而就。每一份设计图纸,每一处施工,都需要项目建设者、参与者们,一步步“走”出来、一点点“啃”下来,现场到图纸,图纸到现场,反反复复勘察比较,优化,再优化。

其中,多年来最显著的优化成果是,30多公里隧道减少为11公里。“站在对工程负责、对资中人民负责的角度,需要我们不断反复优化、精益求精,最大限度提升工程的经济性、效益性。”工程指挥部成员汪学军告诉记者,据初步估算,每公里隧道的建设成本在3000万元左右,大约是管道建设成本的2倍,单此一项便为项目建设节约了大量的资金。

2012年7月,工程设计工作推进伊始,项目建设者们带上图纸,采取“5+2”、“白+黑”的工作模式,开始了孜孜不倦的全程实地踏勘,进行了无数轮的工程优化。

“工程优化,经常是穿梭在没有路的荒山和沟壑里,要在一人多高的蒿草乱石堆里、连绵的荆棘丛林里自劈道路,攀过悬崖,趟过急流,可以说是险象丛生。”回忆起当初勘查施工线路的情景,工程指挥部成员杨雄仍心有余悸,他告诉记者,一双统靴、一根树枝,是每一个参与者的“标配”。树枝既可作拐杖,又可驱蛇、探路,每当走到制高点或线路复杂之处,便拿出图纸反复比对,优选管线布局走向和施工便道。“经常一走一整天,计步器软件的头几名总被我们霸屏。”杨雄笑着说。

整个项目工程指挥部有20余人,其中女成员10人,都由资中县各镇及水务系统抽调而来。

“最让我们痛苦的是暴热的天气,烈日高照,漫山遍野地跑,脸都被晒伤了。几年下来,这满脸的黑斑就是这个工程给我们最大的纪念。”“女将”之一彭志玲将“抱怨”的话说出了自豪感。

“线路优化的艰辛不是你们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建设者们无数次走遍了全程线路,每一条管线、每一条施工便道,都是他们辛辛苦苦、反反复复走出来的。”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周珍不无感慨地告诉记者,因为道路艰险、极端天气等各种因素,“流血事件”是家常便饭,一些女成员,有时会因为突如其来的狗、蛇等吓得哭,一些人为此腿脚、尾椎等受伤,有的还留下了后遗症,“要谈工程建设的心酸经历,要谈工程的创新优化,我是几天几夜都给你摆不完”。

尽管说起参与项目创新优化、建设过程中的酸甜苦辣,项目建设的参与者们无不感慨万千,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却时刻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来要求自己,他们把责任感概括为河库联网输水工程“八要”:要有开拓创新的睿智,要有精益求精的韧劲,要有呕心沥血的精神,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要有无私无畏的秉性,要有如履薄冰的审慎,要有忍辱负重的雅量,要有厚德载物的追求。

这“八要”,正是河库联网输水工程建设者们的真实写照。

殷殷期盼,催人奋进。6年来,他们始终专注于兴水惠民事业,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步一步推动这项重大民生工程的实施。如今,他们的路还在继续……

新闻推荐

四川:增值税改革助力企业加快发展

新华社成都6月6日电(记者胡旭)自5月1日起,“降低增值税税率”“统一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两项增值税改革政策实施以来,四川...

资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