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遗产 留住记忆——内江市“非遗”传承人口述史拍摄记略
■三台摄像机面前,面对主持人提问,“黄氏吹糖人”第三代传承人黄祖全详细地介绍了吹糖人制作技艺以及如何传承等内容。这是5月22日,在东兴区兴盛路某小区一栋居民楼内,工作人员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的场景。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是人类历史留下的珍贵的文化瑰宝。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非遗项目后继乏人,面临着灭绝的风险。“‘传承人口述史\’是非遗保护工作的‘灵丹妙药\’。”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谈到“传承人口述史”时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动态的、活动的,是不确定的,它保存在传承人的记忆和行为中,想要把‘非遗\’以确定的形式保存下来,口述史是最好的方式。”
■从今年3月29日开始,内江市非遗保护中心联合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新网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对王氏竹琴、沱江船工号子等部分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口述史拍摄。此项工作计划用时一年左右,主要拍摄对象是内江市的高龄非遗传承人和濒危的非遗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开展非遗传承人口述史拍摄,是对内江市非遗项目进行抢救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工作在内江市尚属首次,在全省也走在前列。
◇本报记者包中强文/图
近距离挖掘非遗精华
“我们把糖加工好了之后,在摊子上全靠个人的手来掌握温度……”5月22日,黄祖全在家里坐在摄影机面前,面对主持人提问,介绍了“黄氏吹糖人”的发展历程,以及他的从业经历、传艺心得等等。
接着,他又拿出制作吹糖人的材料,在镜头前展示了吹糖人的过程。一根长条木板凳,一个用于加热的铁桶,上面放置着一把熬糖的瓜瓢,再加一把竹签、一把剪刀、两根搅拌棒,这就是他制作吹糖人的全部“家当”。吹糖人的工具很简单,关键在技艺。技艺的关键,在于对火候、糖稀的把握以及手捏与口吹的协调配合。在镜头前,黄祖全不仅能用糖稀“变”出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图,还能精彩演绎老鼠偷油、老鼠打架等民间故事。
2012年,“黄氏吹糖人”被列入内江市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近些年来,黄祖全还受邀前往成都、达州等地,在省级展览会上展示吹糖人文化,每到一处,他的吹糖人绝活都会深受欢迎,还受到国际友人青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黄祖全12岁起开始跟父亲学习吹糖人,至今制作吹糖人已有56年。经过多年实践摸索和经验积累,他的吹糖人制作技艺娴熟,制作一般的吹糖人只需一分钟左右,比较难一点的是龙,需要的时间会更长一点。在镜头面前,黄祖全还现场演示了吹龙的整个过程。
在黄祖全家里拍摄完吹糖人之后,拍摄组次日又来到位于内江火车站附近的马品荣家里。这次,他们要拍摄内江另一个非遗项目——市中区马氏酥枣兔。面对镜头,市中区马氏酥枣兔传承人马品荣讲解了马氏酥枣兔的传承历史、传艺心得等内容,他还亲自演示了如何制作马氏酥枣兔。
马氏酥枣兔不仅是内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四川老字号,其色泽如红枣鲜美,入口香脆化渣,诸味协调,食之香味持久,回味无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部分国家。
“他们的拍摄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也希望这项技艺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不仅我的后代人传下去,以后其他的人也可以传承下去。”在非遗传承人口述史拍摄现场,马品荣这样说道。
另据介绍,此次拍摄的两个市级非遗项目——内江黄氏吹糖人和马氏酥枣兔都已在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中亮相。
拯救濒危非遗迫在眉睫
事实上,在此次拍摄之前,拍摄组工作人员已经对沱江船工号子传承人李远辉、板板桥油炸粑制作技艺传承人魏国常、万龙花瓶制作技艺传承人张怀山、王氏竹琴传承人王世君等进行了口述史拍摄。
由于拍摄的“非遗”项目比较分散,拍摄组工作人员的足迹遍布城市和乡村。令拍摄组成员杜佳佳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次在王氏竹琴传承人王世君家里拍摄的场景。当天他们沿着山路来到位于资中县水南镇坳泉村二组王世君的家。王世君虽已84岁高龄,但只要一抱起他心爱的竹琴,就可以马上开口演唱。当天,他演唱的是《包公怒铡陈世美》片段。更为难得的是,他唱的时候不用别人的本子,可以现编现唱,唱的内容还不会重复。一整天的拍摄过程忙碌而紧凑,中午,他们和王世君老人一起吃盒饭,吃完盒饭又继续拍摄。杜佳佳说,拍摄期间,王世君说了一句话让她印象深刻:“只要你们感兴趣,我就配合你们拍摄,尽可能地拍好、拍全,我现在已经80多岁了,也许你们下次来,就看不到我了。”
参与此次拍摄的四川新闻网工作人员温晓楠表示:“传承人对一个地方的历史变革、传统手艺以及一个地方的文化,都是比较了解的,所以,我们想进行一个抢救性的记录,因为一些传承人可能走了之后,就会出现文化的断代、手艺的流失,亟待我们把它记录下来,就算以后没人去从事这些技艺,最起码,我们可以通过记录的方式,把这些影像保存下来,以便以后的人们了解。”
采访时,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曹永胜还向记者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就在非遗传承人口述史拍摄启动之前,他们听到了一个噩耗,威远石坪山歌一位80多岁的省级传承人突然去世。“非常遗憾,这也充分证明了开展非遗传承人口述史拍摄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曹永胜说。
展示非遗让更多人知晓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许许多多非遗项目面临危机,很多艺人已经改行,非遗技艺面临失传,甚至没有留下任何音像资料便消失了。
内江是文化大市,非遗资源丰富。内江市通过联合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新网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对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非遗相关人物进行口述视频拍摄,以记录和挖掘非遗文化的精华,展示非遗传承人所不为人知的一面,体现非遗传承人在演绎、推广、保护和传承相关非遗项目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曹永胜说,“目前,内江市面临失传的非遗项目还是有好几项,有些项目面临青黄不接的情况。通过这种形式,我们对非遗进行一次梳理,尤其是对面临灭绝和消亡的非遗项目,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档案库,意义重大。”
今年3月,内江非遗传承人口述史拍摄刚一启动,就受到了新民网、中国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各级媒体的关注与报道。
拍摄组工作人员表示,非遗传承人口述史拍摄只是第一步。拍摄完成后,还将对非遗口述史进行整理、编辑,根据拍摄进度陆续上传到“记忆四川”网站以及内江市非遗传承人口述资源库“内江记忆”非遗主题网站。通过全面、系统、真实记录非遗项目传承情况,能够激发人们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与关注,更好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在采访中挖掘内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藏的故事,创作故事性、思想性、知识性兼备的文学作品。目前,身为中国作协会员的曹永胜已将自己创作的非遗题材的报告文学和散文发表在光明日报主办的微信公众号“阅读公社”和《四川日报》《读者报》等媒体上,用文学介入的方式,充分展示内江非遗的独特魅力。
“通过传承人口述史拍摄,达到记录、发现、挖掘、宣传内江非遗的作用。”曹永胜还透露,“我们把最近拍摄的6个传承人的记录片做了一个《守住遗产,留住记忆——四川省内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缩影》的短片,片长10分钟,非遗节期间已在内江展馆滚动播放。”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内江讯(记者毛春燕李弘文/图)近日,内江市资中县板栗桠镇天台村一块西瓜地里,64岁的熊成绿和村民们正忙着打侧芽。天台村是2017年计划退出的贫困村。全村共有383户,1324人,贫困户85户,贫困人...
资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