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棚里“流”出的诗行——记资中县打工诗人周英德
◇全媒体记者 李沛润 文/图
“母亲的等待穿过我心上/那一头连着故乡/行囊压弯了岁月的痕迹/那一刻/我两眼泣满泪花/日子总是翻来翻去
在时光中揉搓/母亲远望的叮咛/刺痛我身上/回家的票根/在口袋里哀伤/弯曲的路/让我的思念漫长……”
——周英德《离回家的日子很近了》
周英德,资中县明心寺镇新糖坊村一名普通村民。和村里众多青壮年劳动力一样,他常年在外打工。和很多农民工不一样的是,打工之余,他喜欢写诗。多年来,他一边打工,一边用诗歌写下自己的所见、成感、所悟。多年来,他写下了近首诗歌,近年来,他的诗歌不断在各类刊物发表,引起了各级媒体的关注。
一本诗歌小册子
开启诗歌生涯
“我是一个半路出家的诗人。”周英德说,自己和很多诗人不同,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也没什么天赋,读书时,语文成绩并不好。
周英德与诗歌结缘,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时,他已经离开了校园。一天,周英德在外地读中专的同学回家了,听到消息后,他立马来到同学家,和同学一叙久别之情。同学带了一本学校的诗歌册子回家,那是他在读中专诗社成员的诗歌合集。
周英德好奇地翻开来看,发现里面有一些诗句很美,长短句相互结合,读起来让人愉悦,那时,他才感受到诗歌的美妙。当他知道这些诗歌的作者就是同龄人时,有些惊讶,也有些羡慕,对诗歌也有了更多的期待。“就是从那时起,我喜欢上了诗歌。”周英德说。
看了同学带回来的诗歌小册子,周英德心想,写诗不就是写短句吗?这也不算什么难事,自己也可以做到。在没有老师指点、没有诗歌专业书籍参阅的前提下,周英德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写作。
失恋后,
他写下了人生的第一首诗
凡事总有开始,写诗也不例外,回忆起自己写的第一首诗,周英德还有些羞涩,他告诉记者,他的第一首诗是失恋后写的。
当时,周英德刚满岁,从老家到城里学裁缝,和他一起学习的还有一个姑娘。每天生活学习在同一屋檐下,渐渐地,周英德对那姑娘产生了爱慕之意。经过不懈追求,姑娘答应了他。但是,由于家庭条件以及其他一些客观原因,他们的感情最终画上了句号。
失恋让周英德很痛苦,为了发泄心中的情感,他写出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歌:“汽笛的呼唤在一次次靠近/你站在月台上送我/四周的寂静/只听见你我的呼吸/风在那里哆嗦我每一根神经/语言锁住喉咙/递给我手中的日记开始发黄/我数着来时的步伐/却忘记你离别的消息。”这首诗歌,题目叫《离别》。
周英德说,当时并不知道写诗有很多讲究,写作时没有断句,而是用斜线划开的,就是简单的句子分段那样,他不知道究竟算不算是诗歌。“那算是我的尝试吧!”他说。
外出打工,
诗歌是最好的陪伴
为了养家糊口,周英德不得不和村里的同龄人一起外出打工,但在行李中,他总会带上几个笔记本和几支圆珠笔,在空闲时间把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写下来。这个习惯,一直沿袭到现在。
白天在工地忙碌,到了晚上,诗歌成为劳累一天之后的最好调剂品。路边的工棚里,很多工友都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周英德却从行李中找出纸笔,借着路灯的光线写下一天的打工感触,或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手里的纸笔成为他最亲近的朋友,圆珠笔在笔记本上写下歪歪斜斜的字,让他忘记了一天的劳累。他将白天看到、听到、想到的东西写下来,最开始都是一些零散的句子,有时来了灵感,他便将一个个零散的句子凝聚成诗。
打工的空闲时间,工友们喜欢打牌娱乐,周英德对那些不感兴趣,他通过写诗打发空闲时间。在工友的眼里,农民工就该干农民工的事情,写什么诗啊?周英德写诗,在工友们看来,是一件很另类的事情。工友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但周英德不在乎,他觉得自己就是喜欢写诗,不必管旁人的看法。
这些年里,他利用打工的业余时间,共写了多首诗歌,但因为不断奔波迁徙,只保留下多首。周英德坦诚,自己身边没有可以一起交、分享诗歌的朋友,工友们并不爱好文学,很多时候,周英德只有“自娱自乐”。他说,有时工友们看到他写诗,还会调侃他一番。但在关键时候,工友们会发现有个会写诗的同事作用很大。有几次,年轻的工友谈恋爱,想写几句情诗送给女朋友,但又写不出来,就请周英德帮忙“指点指点”。“在这方面,我确实比他们更有优势,帮了他们几次了,看到他们讨得女孩的欢心,我也很高兴。”周英德笑道。
回到家里,周英德一边忙农活,一边坚持写诗,和工友们一样,家人对他的诗歌也不怎么感兴趣,觉得能够挣钱养家才是王道。只有女儿是他的小“粉丝”,会骄傲地告诉同学,自己的爸爸是个诗人。虽然孩子还不清楚诗歌对于父亲的意义,但能得到孩子的认可,周英德写诗也更加有动力。
偶遇伯乐,
周英德的诗“登堂入室”
多年来,周英德写诗只是自娱自乐,并没想过投稿,也没有和其他诗人交流过。他说,自己只是享受诗歌带来的乐趣,也是为了将来老了有所怀念。
年,他为了拓宽自己的眼界,订阅了《星星诗刊》,这份刊物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通过《星星诗刊》上的联系方式,周英德认识了一位泸县的诗人,这位诗人向他推荐了内江诗人魏光武,让他有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与机会。通过QQ联系方式,周英德把自己写的诗歌传了一部分给魏光武,竟然得到了对方的肯定和鼓励,这让他信心倍增,写诗的激情更加高涨。年2月日,内江日报副刊“太白楼”首次刊发了他的诗《春天来了》,之后,周英德尝试着将自己的诗歌投递给各类媒体,不少诗作被媒体采用刊发,这更加激发了他写作的热情。
年上半年,资中县第七届康式昭文学奖结果揭晓,周英德荣获三等奖,他感受到了诗歌带给自己的荣誉和快乐。“在枯燥的打工生活中,我学会了用诗意的方式表达人生。”在周英德看来,诗歌是自己内心的倾诉,这样的倾诉方式能获得认可,他觉得很欣慰。
除了写作,学习也是必要的。年月,四川青年诗人诗歌创作培训班在成都河畔康城酒店召开,来自全省的个学员欢聚一堂,周英德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三天的学习让他进一步领悟了诗歌的内涵、诗人的情怀,让他进一步学习了在诗歌的海洋里挖掘事物的本质。
在培训班上,周英德系统地学习现代诗歌的写作,老师说的每一句话他都细心地记下,课后细细回味。培训期间,周英德如饥似渴地学习,希望用最大努力弥补以前欠下的诗歌知识。他告诉记者,过去自己写诗太过随意,有些天马行空,通过这些学习,他希望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希望有一天,自己的诗歌能刊发在《星星诗刊》上。“这是我最大的愿望和目标,我会一直为此努力。”周英德说。
新闻推荐
雁江区五小四年级1班陈奕竹夜深了,我昏昏沉沉倒在床上……睡梦中,我来到了森林里,眼前一根根参差不齐的树桩让人触目惊心。周围一片沉寂,我心里嘀咕着:动物们都到哪儿去了?这时,一只小猴子神出鬼没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