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绿色生活,在甜城蔚然成风——内江市推动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综述

内江日报 2016-08-15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 丁洁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内江,寂静的城市开始了一天的喧嚣。在甜城湖畔,在大千园,在谢家河湿地公园,人们开始了晨练——跑步、舞剑、打太极、跳健身操……

“推动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风尚。”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绿色发展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随着内江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业不断发展,甜城市民的生活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更加舒适的环境、更加幸福的生活。如今,内江市通过推进绿色发展,让广大市民享受到了更多的“绿色发展福利”……

道德建设 市民文明素质提升

8月6日,从新疆来内江参加朋友宴席的董治军一下高铁,就迷路了。在内江北站,这位皮肤黝黑的外地男子匆忙地上了一辆公交车。车上,董治军一开口问路,乘客们便以“椒盐”的普通话、地道的内江话,热情地向他介绍。一车厢的人,仿佛就是一群朋友。

董治军告诉记者,因为之前和朋友的约定时间有误,而他的手机又没电了,只能按照朋友说的地点摸索着去,“没想到内江有这么多热心人为我指路,我会记住这座城市。”董治军说。

漫步于城市中,在广场公园、公交站台、红绿灯LED显示屏上,你是否注意到了一幅幅主题鲜明、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公益广告?在扮靓大街小巷的同时,也春风化雨般浸润着市民的心灵。小行为大文明,已成为甜城市民的习惯养成。老旧小区停车位多了,环境更加整洁舒适了;大街小巷的纸屑、果皮、垃圾少了;社区邻里越来越和睦;公交车上,人们主动给老人让座,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做好事……

8月10日,记者从内江市文明办获悉,近年来,内江市坚持把身边好人选树活动作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的重要抓手,深入群众,面向基层,发现凡人善举,选树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道德榜样。4人荣登中国好人榜,50人荣登四川好人榜,4人被授予“四川省道德模范”称号,350余人被评为市、县(区)道德模范、文明市民、美德少年、优秀志愿者,为建设幸福美丽内江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除此之外,内江市还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此提升广大市民文明素质。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人争做文明市民·共创共享幸福生活”为主题,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公民道德宣传、讲文明树新风等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市民文明行为养成、道德滋养、礼貌礼仪、公益活动的宣传教育。重点实施了“公民道德提升行动”“文明餐桌行动”“文明交通行动” “文明旅游行动” “网络文明行动”五项行动,规范引导人们讲礼仪、尊道德、守道德,做文明人、说文明话、做文明事。依托道德讲堂、市民学校、青少年之家、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等基层阵地广泛开展市民素质大提升活动,加强了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学校师生、社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的文明素质培训。

就是这样,一粒粒文明的“种子”潜移默化地种进了每一位市民的心里,城市文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城市发展也更加有序。

志愿服务 亮出城市温暖名片

再过一段时间,今年参加高考的学子们就要进入心仪的大学了。他们当中,一定有人坐过今年高考期间的“爱心送考”车。

在这场“爱心送考”大型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中,内江市共875辆出租车、1700余名司机参与,参与人数历届最多,活动规模在全省最大。据不完全统计,此次爱心送考学生超过1万人次,活动带动了私家车主、社会公益组织等各界爱心人士的踊跃参与。

“爱心送考”志愿服务活动在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既服务莘莘学子,更感动了学生家长,感召了无数爱心市民自发参与,传递了文明之城乐于奉献的正能量,促进了内江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提升了城市文明指数和幸福指数,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

内江市的志愿服务活动注重全民参与,广泛开展了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引导、文明餐桌和网络文明传播等系列行动,推动良好社会风尚形成。

近年来,内江市着力健全完善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培育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多措并举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

由市文明委牵头,组织建立了市志愿服务总队;各县(区)组建了志愿服务支队,乡镇、街道和县(区)级有关行业、部门、文明单位组建了志愿服务大队。市文明办牵头,组建了内江市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支队和内江城区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支队;电力、通信、金融、天然气、供排水等窗口单位和市级各部门结合各自职能,组建了本系统、本单位的专业志愿服务支队。

不仅如此,内江市依托社区、乡镇志愿服务工作站,建立完善志愿者注册管理系统,搭建了志愿服务注册的网络平台,全面完成了全市志愿服务队伍的招募、注册、登记工作。每年一度的志愿服务组织、项目,优秀志愿者的评选表扬、展示交流广场活动,催生一批又一批志愿公益组织的诞生,一大批投身志愿服务公益项目的市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内江市还加强城区文明引导、爱心接力妈妈、家政服务、网络文明传播等志愿服务队、社区志愿服务站定期组织志愿者培训会,加强志愿服务基本技能培训,提升志愿者服务素质,增强志愿者服务本领,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

如今,志愿服务已经融入到内江市文明城市创建和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涉及到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方方面面。各项大型赛事,各类主题活动,志愿服务总是不可或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志愿者们热情服务、用心帮扶、灿烂微笑,在广大市民心中烙下了“携手圆梦·爱满甜城”的美丽印记。

乡村旅游 市民生活更加丰富

久居闹市,总会艳羡宁静而恬淡的田园乡村,越来越多的城里人,选择在周末节假日放空自己,或独自洒脱,或携带家眷,或三朋四友,无需太远,去田间地头赴一场美妙的闲暇之约——春夏赏花秋摘果,甜城人民的生活方式,不再仅仅只是局限于巴掌大的地方,而是有了更广阔的天地——

市中区尚腾新村以村民的“家园”、市民的“花园”、农民的“庄园”、游客的“乐园”为主题,打造成为“以旅促农、农旅结合、文旅融合”示范区;

在东兴区田家镇范长江文化旅游区,范长江生平事迹陈列馆和长江大课堂特色展区吸引了许多游客来参观;

在隆昌县普润镇汪家村的“普润田园花漫水乡”生态旅游休闲园区,科技大棚内比汽车轮胎还大的太空南瓜、金黄色的太空番茄……形状各异、颜色鲜艳的太空蔬菜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在资中县银山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玫瑰花、向日葵等花卉尽显风情。据相关统计显示,鲜花盛放期间,仅市农科院科研示范基地一期日均吸引游客3000人、节假日2万余人、“五一”小长假达15万余人。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上半年,东兴区实现乡村旅游收入3.2亿元,接待游客人数达78万人次;2016年1~5月,市中区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1.35亿元,接待游客70余万人次。

转型升级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过去,人们对于农业的印象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今,都市农业的兴起,让人们改变了这样的印象。从过去的靠天吃饭,到如今的靠产业吃饭,内江市以农带旅、以旅兴农,文化、旅游、农业互动融合发展的都市农业逐渐摸出了一条新路子,已成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与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等多重需求的有效载体。

今年4月初,威远庆卫镇利用桃李、庆丰、庆安3个村近万亩樱桃,举办樱桃采摘节。采摘节期间,共接待来自威远、内江及周边地市的游客9万人次,总收益达300万~400万元,农户人均增收4000元左右。

4月中旬,龙会镇举办桑葚采摘节,用“互联网+”的方式,突破以往以“摘”为主的形式,着力整合乡村资源,将采摘线路与红村石油遗址、新农村环线组合,让游客享受多种游玩体验。除了以采摘体验为主题的特色农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与之配套的如垂钓、野营、攀岩等特色项目,也让游客们玩得尽兴。

内江市在发展都市农业中,充分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民俗文化等特点,引导业主及农户发展农家农园、养生山庄、花果人家、生态鱼庄等不同模式和特色业态。村民不仅可以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还可以用好用足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源,提高资源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

如今,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内江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改变,幸福美丽的生活已经开启……

新闻推荐

为企业减负,内江打出精准“组合拳”——内江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综述

◇本报记者刘小玲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逐年升高,已成为众多企业面临的共性困扰。“降成本”,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之一。“降低企业成本就是雪中送炭”...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