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资中县推进新农合工作纪实

内江日报 2015-01-05 01:36 大字

◇本报记者孙国丞 文/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2014年,资中县通过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简化补偿程序、落实分级转诊等一系列具体措施,使全县新农合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参合率稳定在较高水平,参合农民补偿水平进一步提高,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

■加大宣传力度

资中县马鞍镇黄石坝村,组织了10余名农民围坐在一起召开院坝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向农民讲解新农合相关政策,以便提高农民知晓率。

在马鞍镇,为了提高农民对新农合政策的理解程度,除了召开院坝会议,还采取了利用广播、专栏以及进村入户宣传等形式,宣传力度大幅提高,各个村的农民几乎人人都知道新农合是怎么一回事。

在新农合政策的宣传力度上,马鞍镇仅是资中县的一个缩影。

2014年,资中县在过去印制宣传单、制作政策公示栏的基础上,和县文体广新局签订了新农合宣传合同,制作了大量相关专题进行报道。

在此基础上,资中县又进一步和通信公司合作,通过短信平台向各级干部和群众宣传新农合政策,全年累计达3万余条。

通过一系列宣传,越来越多的农民关注新农合的相关政策。新农合办主任何晖告诉记者,在县新农合办的办公室内设置有一部电话,主要是用于接听咨询政策的农民来电:“上班时间,只要是电话响了,就必须接听。”

除了县新农合办,全县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均设置有咨询电话,按照相关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对来电咨询的参合农民耐心细致地宣传解释政策。

据统计,全县接受新农合政策电话咨询、面对面咨询高达13万余人(次),“这个数据也说明我们的宣传起到了效果”何晖说。

■简化补偿程序

农民李泽民患病,因在外地打工,无法回到资中县就医,只能在工作所在地就医。

虽然参加了新农合,但在外地就医时,治疗医院并不予以报销,4000多元的医疗费,对于李泽民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李泽民回到了资中县,找到当地的医院咨询是否能补偿外地就医的医疗费。

在得知能够补偿后,李泽民带齐住院总发票、清单等资料,到医院报销。仅仅几分钟的时间,李泽民便拿到了1100余元报销款。而同样的补偿流程,在2014年以前,快则数十分钟,慢则数十天。

李泽民并非个案。一直以来,外地住院补偿审核时间长,参合农民不能及时领取新农合补偿款的问题,困扰着不少参合农民。该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简化补偿流程,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何晖告诉记者,2014年,资中县在补偿流程上进行了大胆改革。对县外就医回乡补偿的参合病人进行审核时,不再逐项剔除自费费用,而是按总费用减起付费后降低5%的比例进行补偿;将发函核实住院真实性,改为电话核实;采取先统计拨付资金,在审核扣减的方式,保证了医疗机构申报的补偿金在7个工作日内拨付到位。

何晖说,上述措施的实施,不但解决了病人领取补偿金等待时间长的问题,还杜绝了新农合经办人员因自由裁量权大而出现违规的问题。

■政策得到落实

“大医院的医疗条件好,不管大病小病,有病就去大医院”的思想,在群众当中根深蒂固,其直接结果便是导致了大医院就诊压力大,而基层医疗机构鲜有人问津的尴尬局面。

2014年,随着分级转诊及备案登记制度的实施,尴尬局面逐步得到化解。资中县按照“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疑难病不出县”的原则,一方面加大对分级转诊及备案登记制度宣传力度,并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引导参合农民规范就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新农合的“杠杆”作用,在执行分级诊疗、转诊转院政策时,考虑到政策宣传存在盲区,对确实不知情、未按规定办的参合病人给予了酌情处理。

政策的落实,带来最明显的变化便是基层医疗机构病人数逐步增加。

公民镇中心卫生院的练玉平深有感触,自从实施分级转诊及备案登记制度后,前来医院就诊的病人数量开始呈增长趋势。

基层医疗机构病人数增加,那么相应的,大医院的病人数开始减少。何晖说:“现在大医院已经开始感受到病人减少的压力,说明政策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据统计,2014年1~11月,资中县新农合参合人数1065291人,参合率达99.86%;全县新农合住院补偿109647人次,人均住院补偿额2032.53元。

新闻推荐

“新农合”和“城乡居保”如何购买?

网友“张金海”:我父母是资中县农村人,50多岁,未购买任何“政府保险”。现在想购买新农村的养老保险(城乡居保)或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请问分别有什么标准,每年什么时候能购买,需要办什么银行卡,在...

资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资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