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路 夫妻踩出“绿色”致富路
他是甜城内江的耿直小伙,31岁!
她是山城重庆的爽快妹儿,28岁!
他们既是夫妇,也是农民,更是出色的管理者。
2009年,他们大学毕业后放弃城市生活,毅然来到资中县种起了血橙,当起了农民。如今,他们依靠科技种植“绿色”血橙,年产量达1500万斤,产值超2000万元,并将带有内江标志的绿色食品“塔罗科血橙”卖到了俄罗斯。
他们就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夫妻——王再生和周林丽。
◇本报记者兰萍文/图
又是收获的季节!
1月7日,在资中县银山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翠溪血橙专业合作社3800平方米的基地内,装满了黄橙橙的果子。此时,工人们正在清洗、选取、包装果子,十分忙碌……
“估计今年的产量能达到1500万斤,销售额有望突破2000万元。”周林丽笑呵呵地说,“我们去年卖了几十万斤到俄罗斯,反响不错,今年准备再卖到俄罗斯去!”
如今,周林丽和王再生已经完成了人生的重要转型。“2009年前,我根本想不到自己会回乡当农民种血橙。”周林丽感慨地说。
2008年,周林丽和王再生大学毕业,并在内江城里找了一份“旱涝保收”的工作,但两人并不满足。
周林丽说,在父亲劝说下,他们夫妻二人多次回乡考察血橙种植情况。“当时,我们就在想,或许回乡创业真能闯出一片天地!”
于是,夫妻二人于2009年辞职来到银山镇岗石村,承包了300亩土地种植塔罗科血橙,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
为何这两个毫无种植经验的回乡创业青年,会取得如此喜人的成绩?
“科技兴农。”周林丽给出了答案。
“资中血橙在春夏秋三季都可栽植,春季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过早或过晚成活率都较低……”谈起种植经验,周林丽和王再生如数家珍,从种植树苗到挂果收获,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科技。
其实,“科技兴农”的理念,缘于他们一次失败的经历。这次教训,让他们深刻地领悟到了科技的重要性。
2012年,经过前几年的育苗,塔罗科血橙终于到了挂果的时候。谁曾想,在果子生长期施药时,由于没有严格按照种植标准操作,导致所有的果子表面都长了斑点,根本卖不出去,只能一箱箱送给农户。
吃一堑长一智。
此后,二人在发展塔罗科血橙产业过程中,更加注重科技:大量运用杀虫灯、扑食螨等进行生物防控;灌溉、施药、包装等程序全部机械化;采用大棚种植,并对基地进行全域监控,实行现代化管理……
这一年,二人种植的塔罗科血橙喜获丰收,优质果达85%以上。由于运用了生物防控技术,他们种出的血橙被评为绿色食品,远销北京、牡丹江、哈尔滨,甚至卖到了俄罗斯。
周林丽和王再生夫妻二人种植的血橙远销俄罗斯的消息,传遍了周边村镇,不少农户都想加入他们组建的专业合作社,共同种植血橙。
“大家富了,才算富。”周林丽和王再生欣然答应了村民的请求。“一起发展,才能有更大的规模,才能形成产业化、影响力。”周林丽如是说。
据统计,目前,周林丽和王再生组建的翠溪血橙农民合作社已有正式社员300多户,遍布资中的各个乡镇,并带动周边2000余户村民种植血橙。
“我以前也是种血橙的,但最高产量也只有100多万斤。如今,儿女们有这样的成就,还是年轻人懂技术有本事啊!”周林丽的父亲不禁感叹。
“今年,我们又承包了200亩土地,准备种植晚熟血橙。”周林丽指着远处的大棚向记者述说着他们的“未来”……
内江是农业大市,农产品资源丰富。内江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并提出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目标。同时,内江市还制定出台了各种奖励扶持政策,鼓励各类人才和资金参与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记者从内江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获悉,目前,园区已形成了地标果品、名优家畜、精品蔬菜、珍稀水产、品牌谷物五大拳头产品系列,核心区着力发展优质粮油、绿色蔬菜、资中血橙、内江黑猪等四大主导产业。其中,依托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和翠溪血橙等专业合作社,在核心区推广获得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计划、星火计划、省重点科技计划支持的资中血橙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建立示范片1万亩,辐射带动20万亩,打造中国血橙基地。
新闻推荐
深入开展“走基层”活动 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杨松柏深入企业调研并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群众
(记者田映丽)1月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松柏深入资中县重点企业和乡村开展“走基层”活动,实地调研指导企业发展和农村扶贫帮困工作,并慰问困难群众。杨松柏强调,要深入开展走基层活动,帮助群众...
资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中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