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他让“穷”镇焕新颜——记资中县太平镇党委书记李彬

内江日报 2014-07-23 02:34 大字

◇本报实习生 胡信柯

曾经,这里没有产业,没有矿产资源,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镇域经济一穷二白……

现在,一条条水泥路“玉带”绕新村,一畦畦绿树繁花傍新居映蓝天,一套套基础设施让群众生产生活越来越方便……太平、和谐、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太平镇人民新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些变化,离不开深受当地干部群众尊敬、立志要让太平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太平镇党委书记,李彬。

“群众利益无小事,当干部就是要为民办实事”

把小事做实,主动服务群众,是李彬工作以来坚持的信念。

鲤鱼田村4组,79岁的老党员李维贵夫妇不住在自家房屋里,而住在房屋旁一个简陋凉棚里,原来李维贵的房屋千疮百孔、摇摇欲倒。凉棚里除了一张用木头捆绑的床,就什么也放不下了。李彬噙着眼泪问老人为什么不将困难告诉组织?李维贵乐观地说:“儿女常年在外,我们修房屋的想法就没有了,作为老党员,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李彬拉着李维贵的手说:“我们是党的干部,解决群众的困难和疾苦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他当即把李维贵作为自己的联系帮扶对象,并掏出500元钱让老人买米买油、解决燃眉之急,随后协调相关部门,筹资14600元为李维贵老人维修住房、添置彩电、家具,办了低保。现在,两位老人逢人便说:“李书记是个好人!这样的干部就是好!”

“再硬的骨头也要啃,退缩没有出路”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道路不畅通,老百姓埋怨多,是太平镇曾经的真实写照。

李彬知难而进,把村组公路黑化硬化的老大难问题摆进党委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他响亮地提出:“顶烈日、冒暴雨、走泥路、不休假,苦战15天,拿出全镇公路建设规划,争取及时立项。三年,让全镇公路建设大变样!”

在这15天里,李彬的母亲因天气酷热,旧病复发,新病增加,在成都华西医院确定为直肠癌晚期。因为工作繁忙、时间紧迫,这15天里,李彬没有自己送母亲去看病,也没有去成都看望母亲,只让妻子和弟弟一直陪着母亲。

但李彬的闯劲得到了母亲的谅解,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全镇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许多群众捐款修路,人均超过3000元,2010年以来,全镇老百姓筹资2000余万元,争取上级资金3000余万元,完成100余公里公路黑化硬化建设,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

“只有不断增加群众收入,才是促进了发展”

太平镇离资中县城较远,没有矿产资源、没有区位优势、没有大的工业支撑,曾经,“穷”成了这个农业乡镇抹不去的印记。

发展才是硬道理。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李彬坚持“一路、二水、三产业、四增收”的发展思路,在完善筑路治水的同时,狠抓产业优化,着力打造“万头生猪村、千亩蔬菜村、千亩水产村”,从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的农业中,走出一条富民之路。

优化产业的关键是培植产业大户。大青杠村养猪大户廖志刚缺少发展资金,李彬主动为其担保信用贷款10万元;岩鹰嘴村养鱼大户丁文军要扩大规模,李彬积极为其协调土地流转,庆荣村蔬菜种植大户毛正梅需要修建蓄水池,李彬主动向上级协调山坪塘建设项目……

而今,高寺村的生猪养殖、庆荣村的大棚蔬菜、岩鹰嘴村、大青杠村的淡水养鱼,“一村一品”的优势产业,推动着全镇生猪年出栏5万余头、小家禽年出栏40多万只,蔬菜年产量达到1万余吨,水果年产量达1680吨,水产品年产量达1182吨……

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工业被李彬视作强筋健骨的重要来源。全镇民营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去年规模工业总产值6512万元,增长13.85%;实现工业增加值3794.8万元,增长49.5%;全年实现利润总额651万元。

如今,太平人民正享受着太平和谐的新生活!2011年,太平镇党委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资中县委评为“四好班子先进集体”,2010年~2012年,太平镇连续三年获县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李彬个人连续三年被县委评为优秀公务员,记三等功一次,先后荣获“四川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个人”、“内江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等10余项殊荣。

新闻推荐

资中县供电公司:负荷屡创新高 积极应对保安全

(周伯玲)7月以来,资中地区连续高温,致使电网日最大负荷不断刷新,当月最大负荷达到20.9万千瓦,同比增长22.48%,日电量38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8.81%,最高负荷和日电量均创下历史新高。面对夏季高峰负...

资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资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