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成时尚 农民健身也“疯狂”
□本报记者 钱晞 文/图
“先要有健康,才能奔小康。”这是流行于四川农村地区的口号。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身居乡村的农民体育健身意识越发强化,主动健身也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农民健身群体多快乐
去年12月16日傍晚,内江市中区白马镇黄石村农民秧歌队的队员们在新建的健身广场上挥汗如雨地跳完秧歌后,就一起走到了队员王慧敏家,去的目的是帮她干农活。见记者一脸不解,王慧敏笑着解释:“大家都爱跳秧歌,干活和跳舞都不能耽误。白天我和大伙儿一块儿跳秧歌,晚上他们就都来帮我,就是农忙再忙也不耽误。”说着,她指了指不远处的队友:“那是2组的陈家瑛,去年秋收时正是准备秧歌比赛最紧张的时候,她为了不拖后腿,雇人收地,结果工钱就给了好几百,你说疯狂不疯狂。秧歌队的队员告诉记者,他们村村组组都有自己的秧歌队,镇里每年也要举办几次秧歌赛,真像过节一样热闹!”
白马镇黄石村农民迷秧歌,只是四川农村农民健身群体日常生活的一个缩影,在乡村丰富多彩的各类文体活动已成为农民的新追求。省体育局社体处副处长李培毅介绍说,现在仅全省社区、乡镇就活跃着7万多名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他们的带动下,农民朋友纷纷走向健身广场和文化中心户院落的健身活动站点,或打球,或跳健身舞,或扭大秧歌……多彩多姿的健身活动,使他们的身体得以强健,生活得以快乐。
【数据】四川是一个拥有近9000万人口的大省,其中农村人口占了总人口的一半以上。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四川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农民群众达到了总人口的35%,常居乡村的农民健身意识的提升,使四川省的体育人口基数增幅不小。
乡村体育场地贴近村民
双峰寺村是资中县顺河场镇的一个偏远小山村。这个小村,山清水秀,更有一片深受村民喜爱的健身小广场。记者来到位于村头的健身广场时,50多岁的农民蓝玉庆正和几位村民在健身路径上兴趣高昂地锻炼着,而广场那头,阵阵欢笑声传来,一群大妈、大婶正笑逐颜开地跳着“坝坝舞”,大伙的满足和快乐为小山村平添了一份生机。
蓝玉庆一边在太空漫步器上悠闲地“漫步”,一边说:“以前村里没有这些体育设施,那时大家主要是靠看电视、打麻将、吹牛打发时间,自打去年村里建好体育场地之后,每天忙完农活,就有许多村民到这里来活动活动。”
和双峰寺村一样,地处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兴隆镇的沈村,也通过农民健身工程的实施,将一块洼地平整之后建成了一块标准的水泥篮球场和乒乓球台。如今,这块体育场地已经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健身活动的热闹场所。
站在金马镇金泉社区翠华苑休闲体育广场上,镇社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苏长军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以前,这里的人想要打个乒乓球只能去四五公里外的金马中学,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打球了。除了乒乓球,还能打篮球、羽毛球。”
【数据】近年,四川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作为“十项体育惠民行动”的重点,新建的“农民健身工程”超过13000个。有了就近、就便的健身场地支撑,快乐健身成为广大农村民众休闲娱乐的重要选项。
记者手记
营造氛围消除认识误区
在一些边远地区,特别是山区农村,“体育健身”在村民心中还是陌生词汇,他们认为每日劳作就等于是健身了,不需要什么专门的健身。而这个认识上的误区在一定程度阻碍着乡村体育更快发展。
养就农村群众的健身习惯需要消除认识误区,培养村民们主动健身的意识应从营造氛围着手。农村群众通常重节庆,好热闹,地方政府部门可以牵头,利用春节、国庆等长假,组织娱乐性强的体育比赛,活跃乡村的文体娱乐氛围,白马镇黄石村就是如此,以至节日体育活动红火,乐于参加的村民也越来越多。
农民朋友,请积极健身
本报讯(记者 钱晞)日前,省体育局、省农业厅、省体育总会、省农民体育协会联合发出倡议,倡导全省农村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支持、大力配合,协助建设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齐心协力搭建农民健身活动大舞台。
倡议书倡导,充分利用8月8日“全民健身日”、传统节假日和农闲日开展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活动。将体育健身活动融入乡村旅游,在农家乐开设钓鱼、风筝、乒乓球、台球、棋牌等体育活动项目,大力开展乡村体育旅游活动。积极参加全国农民体育健身赛事活动,推动农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到2015年全省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达到50%。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星)4月26日,四川省养老事业基金会授牌仪式在成都市双流县太平镇前进村一个农家小院举行。今年117岁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最长寿老人付素清为基金会授牌。省养老事业基金会于去年成立,是专门...
资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资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