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变身“上班族”
◇本报实习生 朱怡雨
记者 马越 文/图
记者近日走进资中县金李井镇。由于当天电力部门检修电路而停电,但村民李昌元等人还是闲不住,正在厂里忙着检修机械设备、查看原材料。李昌元等人所在的工厂是一家装饰材料生产企业,主要生产装饰用石材。目前,他们已经从普通的农民变身为“上班族”,凭着自己的手艺挣钱养家。
57岁的李昌元是世和村5组村民。他家离工厂很近,也就两三分钟的路程。“一直希望能在家乡就业,没想到工作的地方就在家门口,真是福气。”虽然李昌元在厂里主要从事体力活,但最让他满意的是,他的工资能拿到每月近3000元,这些钱足够他一家人的开销。他告诉记者,他曾经在青海等地开车,从“握盘子”到“抬板子”,不仅少了些危险,收入还多了不少。“回乡就业,赚钱、顾家、带孙子,全都兼顾了。”李昌元笑出了声来。
冉和章是碾盘村村民,也是厂里的“元老级”人物,他每天要走7公里的路来厂里上班。他戏称自己是“两栖农民”。“现在厂里的生意很好,每天都要卖出一卡车的货,我们也要赶生产进度。”冉和章是一名石匠,主要负责石材的初加工。对于63岁的他来说,能在当地找到一份工作,还能天天回家就已经足够了,但没想到却受到了厂里的重用。
“冉师傅可能对其他高科技不懂,但是面对这些石头,他就是‘专家\’。”该厂负责人李虎认为,在农村开工厂,与其说是帮助乡亲就业,不如说是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凭自己的手艺挣钱养家。
25岁的小伙子郑立轩大学毕业后没找到满意的工作,最后也加入到这家石材加工厂,成为这里的“上班族”。
为什么不报考公务员,而是选择进入农村企业?面对记者的问题,郑立轩虽然很腼腆,但也爽快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在于它的吸引力。目前,我只工作了半年,但收获很多,这里是一个锻炼和学习的地方,不仅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还养成了耐心细致、独立完成工作的好习惯。”
当然,郑立轩也为当地的“上班族”带去了年轻活力和专业精神。工友们说,从郑立轩身上看到了年轻人对工作的激情,他的专业雕刻技术也让人折服。记者了解到,每天午休或吃饭时间,工人们都会欣赏刚雕刻出来的作品,相互切磋、询问、指导,工作变得有滋有味。
目前,该厂已解决了30多位农民的就业问题。李虎说,他们准备再开办一家工厂,让更多的村民发挥特长,有钱可挣。
新闻推荐
资中县平安寨新农村综合体——内江市目前体量较大的新农村建设项目经过一年的快速推进,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一个产业支撑发展有力、基础设施建设配套齐全、公共服务功能完善、组织建设和社会管...
资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资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