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旗帜上的光荣与梦想
◇本报实习生 王丽 记者 李仁胜 文/图
他是81岁的退休老人,尽管年事已高,他却依然在为身边的老老少少、为家乡更美更繁荣不停忙碌;
他是48岁的县城管局局长,他将生活融入工作,城市是他挚爱的家,他希望通过努力,把城市变得更美好;
他是31岁的村党支部书记,舍弃高薪工作,扎根家乡建设家乡,一心致力于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
他们是内江市17万余名共产党员的缩影,他们无私奉献、一心为民,为内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过上富裕美好的生活而尽职尽责。在“七一”来临之际,笔者走近我们身边的共产党员,记录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个又一个平凡而感人的事迹——
银发丹心映晚霞
人物档案:吴忠扬,男,81岁,中共党员,党龄56年,资中县老年大学校长、县关工委执行主任。
81岁,是在家中安然静养?是和重孙子逗乐?吴忠扬老人给了笔者另一种答案:实现中国梦,老年当自强。
满头银发、双眼睿智、面容慈祥,6月27日,笔者在资中县见到吴忠扬时,几乎不敢相信这位老人已是耄耋之年。20多年前,是他一手创办了资中县老年大学;20多年后的他依然身挑重担。
“百岁笑眯眯,九十古来稀,八十多来兮,七十小弟弟,六十还在摇篮里……”吴忠扬非常健谈,“人到老年,心态乐观很重要。我们常常用这首诗打趣年龄小的。”实际上,吴忠扬所说的年龄小,至少已是年近60。
“退休是人生第二个春天的开始。”尚未退休之前,吴忠扬便十分关心老年人的生活。为了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1988年,经资中县委批准,从县政协主席岗位上退居二线的吴忠扬一手创办了资中县老年大学,成为第一任校长,一干就是25年。
为了让学员们有个真正的“家”,吴忠扬为修建费用四处奔走,最终在县城中心争取到一块地,建成了一座两楼一底、设备齐全的老年大学。2008年初,他又争取到县政府拨款全面装修、增添设备,让老年大学焕然一新。吴忠扬还亲自上阵,给学员们教起了养生课。
在吴忠扬带领下,学校积极探索老年教育规律,在丰富教育形式、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教育理念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学员从最初的83名发展到现在的近800名。2010年4月,学校被评为全省第一所县级“全国先进老年大学”。
吴忠扬不仅一肩担着老年大学校长的重担,还担着资中县关工委执行主任的重担,可谓是上管老、下管小。
资中县贫困学生较多,这成了吴忠扬的心病。配合县扶贫办,吴忠扬积极争取帮扶项目。2007年夏天,吴忠扬冒着酷暑,三上成都,使“栋梁工程”落户资中。6年来,“栋梁工程”共资助了6260名贫困学生上大学,资助金额达721多万元。
吴忠扬不仅关心大孩子上大学,还关心小孩子的健康成长。他参与建设青少年爱国基地,开展法制教育,开办家长学校帮教失足少年。13年来,吴忠扬带领县关工委各工作团先后到150多所中小学校开展宣讲、老少联谊、书画笔会等关爱活动,受众达40余万人次。
辛苦的付出换来丰硕的成果。县关工委成立13年来,多次被评为全国、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吴忠扬也多次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作为一个党龄50多年的老同志,吴忠扬还结合资中经济发展情况,先后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向工业园区提供优质政策环境”、“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多条建议,受到高度重视。他几十次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召开论证研讨会,不断挖掘资中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冰心曾经说过,生命从八十岁开始。”吴忠扬说,他现在才81岁,“在有生的岁月里,我希望能继续为党分忧、为国尽职、为民服务,当然,还有一条,为自己增寿。因为人只有活着,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老百姓的贴心“管家”
人物档案:江廷书,男,48岁,中共党员,党龄21年,隆昌县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江局长,这是隆桥路夜市一条街的方案,您看看,有没有什么意见?”一位工作人员问江廷书说。
6月26日,笔者到隆昌县采访江廷书,刚坐下,江廷书就向笔者展示隆昌县隆桥路新规划的夜市一条街的方案和效果图——由商家赞助的“啤酒广场”圆拱门美观大方,入驻夜市一条街的摊贩将采用商家赞助的统一设备出摊。这意味着隆桥路的夜市将更加规范美观。
48岁的江廷书于2010年9月初到隆昌县从事城管工作。在此之前,他是隆昌县胡家镇的镇长,彼时的江廷书常常往乡下跑,与老百姓零距离接触。隆昌县城管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前一日,胡家镇还有一村民因孩子上学的事来请江廷书拿主意。
对城管而言,最大的难题便是如何管理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流动小摊小贩。但在隆昌县,城管与小摊小贩却非常和谐——
在隆昌县文庙坝,“着装”一致的水果摊呈两排整齐排列;
在隆昌县隆桥路,“手机配件一条街”清爽整洁,间或有城管人员从此处走过,摊主们友好地打着招呼……
“任何工作,都要带着感情干,把老百姓当自己的兄弟姐妹,就不会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说起工作,江廷书以一言概之。“就说小摊小贩,如果有能力生活得更好,谁也不会出来摆摊。我们要管好他们,但在管之前,要把服务放在前面,以宣传教育引导为主。”江廷书说。
正是本着这样的想法,江廷书带领城管局的干部职工转变执法理念,变管理为服务,对小摊小贩进行合理规范。在保持城市整洁美观的大前提下,尽可能地为小摊小贩保留摊位;通过商家赞助等形式,对摊区进行规范美化……
但隆昌县的城管执法也并不都是顺势而为的“软”,也有雷打不动的“硬”。“在未经规划的区域,说不能摆就不能摆,我们会通过死守死盯,以达到坚决取缔的目的。摊贩的生存不能建立在牺牲公众环境之上。”
提起摊区规范管理,在文庙坝卖水果的摊主李永兰等连声叫好:“以前一边卖水果,一边瞅城管人员,看到城管人员就开跑,简直又累又怕。现在我们光明正大做生意,收入也比以前高。”现在,李永兰和同伴的水果摊已成为文庙坝的一道靓丽风景。
不仅小摊小贩听招呼讲规矩了,隆昌县的各个旮旯也越来越整洁干净,商家不再越门占道经营,汽车从街上开过,也没有灰尘扬起。
正是换位思考,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到第一位,隆昌县的城管工作正步入良好的工作态势。有一次,几位社区居民来到江廷书办公室,向他反映小区化粪池溢粪问题。江廷书当即督促环卫所实地勘察,当了解到周围居民大多为低收入人群后,他立即多方协调,积极筹措资金5000元对化粪池进行了清掏排污。
而自从进入城管局工作,江廷书还养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早上、中午都会较上班时间提前半个多小时进行全城巡查,晚饭后同样也有几十分钟的全城巡查。“对江局长来说,这既是工作,也是生活。看隆昌县城是否干净整洁,就像一些人看家里是否干净整洁,是一个道理”。隆昌县城管局执法股股长张挺告诉笔者,在巡查过程中,江廷书发现什么问题,要么亲自处理,要么打电话给相关人员处理。
“城管工作是动态性的,没有终点。”江廷书说,“我的梦想便是通过努力,为市民创造一个优美、整洁、有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年轻村支书的赤子情
人物档案:高波,男,31岁,中共党员,党龄5年。东兴区白合镇杨林村党支部书记。
“魏大哥,过几天我把专家给你请来,你好好学一学嫁接技术,以后还得教全村的村民。”6月28日,天气酷热,在东兴区白合镇杨林村2组村民魏长富的核桃林里,村党支部书记高波与魏长富正在商量核桃树嫁接的事。
31岁的高波是一名大学生村官,驻杨林村已有5年。而在5年前,他曾做过体育老师、武术教练、房地产老板私人助理。之所以要回到生他养他的白合镇做一名村官,是缘于他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做志愿者时受到的触动。“废墟之间飘扬的五星红旗,能让人热泪盈眶。”
“‘5.12’后,我一直想,应该为家乡人民做点什么。刚好当年白合镇就在招考村官,我考上了。”然而,杨林村的现状让高波感叹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太远——整个杨林村没有一条水泥路;老化的电网线路连电风扇也拖不起;部分村民的房屋破旧不堪;为了生活,有的村民还在节衣缩食。
为改变村里用电难的状况,高波数次到镇电管所和镇、区两级政府申请,终于为村里新增2台变压器;杨林村6组石拱桥被洪水冲毁多年未修缮,为了这座桥,高波多次找相关部门,经过不懈努力,政府和相关部门在了解情况后,投入40万元资金建新桥。
“我一定要改变村民晴天灰雨天泥的日子!”2011年9月,高波在杨林村党支部换届中掷地有声,满票当选村支书的他承诺用两年时间改变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他提出以“争项目+引资+投资投劳”为模式的多渠道筹资修路方式,成立以村两委班子为首的“化缘队”,积极联系杨林村在外的知名人士,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
高波记得,有一次“化缘队”走到贵州,找到了外出知名人士邓良贵(户口已外迁),看着高波一行疲惫的身影,邓良贵竟然哭了:“杨林村那些路,我早就走伤了,没想到你们会为了这路来找我。”邓良贵当时就捐10万元。同时,邓良贵提出了唯一条件:村上集资修路,他要再占一份。
“化缘队”外出“化缘”,并非都是遇上“邓良贵”。高波等人还吃了不少闭门羹,更被不理解的人扫地出门过,但他们从末退缩。“再多的辛苦与再大的委屈,和村民能改善生活条件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
现在,杨林村的两座桥已是全新面貌,已修建的4公里水泥路直达部分村民家门口,村里的用电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到今年底,我们村里可以实现组组通水泥路了!”高波高兴地告诉笔者。
基础设施的问题解决了,高波开始思考村民致富之路。经过调查、收集村民想法以及相关专业部门论证后,高波向上争取到了发展核桃产业的致富项目,“杨林村的土壤适合种核桃,再加上核桃价格高,易储存,以后的杨林村将是核桃之村,核桃树将是我们的致富法宝。”
“现在杨林村的人均纯收入是6700元/年,种植核桃后,如不出意外,可实现人均纯收入翻番。以后,我们还可以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为让村民实干巧干,高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法子,让村民接受专业培训,将魏长富等种核桃的先锋当重点培养。
高波很认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采访结束时,他告诉笔者,他希望通过实实在在地干,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让大家的腰包都鼓起来,家家都住小洋楼、开小汽车。
新闻推荐
本报实习生王丽文/图人物简介怀揣公平正义的梦想,根植忠诚为民的理念,10年来,她200多次站在公诉席上,维护正义、坚守法律,用青春书写公诉席上的忠诚。她就是内江市人民检察院的一名女检察...
资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