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滨水宜居公园城市 代表委员为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中心城市建言献策
着力提升城市能级
代表建言
市人大代表岳光科:
建议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全力推进内江新区建设,加快城南新区开发,积极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城市生活环境,着力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中心城市。
加大公园绿地建设力度,加快建设七家滩、黄荆坝等湿地公园和50公里“甜城碧道”,推动实现“开窗见绿、出门见景”,着力打造公园中的城市、城市中的公园。
加快建设麻柳坝大桥、水心坝大桥,打通城市“断头路”,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提升城市交通舒适度。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四方块、河坝街片区等中心城区旧城改造,提升城市“颜值”,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等设施水平。持续巩固创文创卫成果,真正把内江建成一座来了总会有惊喜、走了还想再来的“甜蜜之城”。
市人大代表何欣:
城市发展应当以人为本,无论是新城建设还是旧城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需求,合理布局城市空间,有序拓展城市规模。
建议要更加注重城市品质提升和内涵挖掘,做好“甜蜜”文章,让内江“颜值”更高、“气质”更好。新城建设时,要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持续推进绿地建设,支撑未来人口发展需要和产业项目落地需求,提升片区综合承载力。在城市更新行动中,要积极探索老城区改造新路子,补齐短板弱项,支持有条件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让老城区焕发新的光彩。巧用“绣花”功夫,填充城市细节,稳步建设海绵城市、智慧城市。
委员献策
市政协委员杨云:
建议加快编制市、县(市、区)、镇三级国土空间规划,高标准完成各类详细规划,为内江新区建设提供支撑。邀请专家和市级相关部门(单位),高水平编制内江市重要专项规划,助力“三个内江”建设。
组建产业项目规划招商引资专班,全力配合完成内江招商引资“城市营销”工作。抓好沱江流域文化生态带、点、线、面发展与保护,完成内江会客厅项目(城市规展馆)改造建设。推动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国土空间“一张图”信息化建设,服务智慧城市,打造数字内江。
市政协委员舒其灵:
提升内江经济整体竞争力。大力培育和发展夜间经济、创意经济、共享经济、流量经济等城市经济新业态,增强经济活力和影响力。
提升内江城市综合承载力。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补齐优质资源分布不均短板,优化公共服务,不断夯实城市治理的基层基础。
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保留老城整体风貌和空间肌理,更新配套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注重文化传承、延续,重现内江人的记忆,重塑记忆中的内江。
提升内江城市软实力。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张大千、范长江、糖文化、状元文化等文化IP,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做大文旅产业,打响“文化内江”城市名片。
加快完善城市功能
代表建言
市人大代表蒋甜: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朝着滨水宜居公园城市不断迈进,这为内江人民勾勒出动人场景。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重大部署,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建议加快完善城市功能,以城市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市域环境综合整治为支撑、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核心,通过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档升级,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强化规划引领,坚持一流标准,紧扣群众需求,切实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不断增强百姓的获得感。
市人大代表潘宏图:
建议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居住、工作、交通、游憩、生态功能,增强城市“硬实力”,完善城市“硬环境”功能。
坚持生态优先,保护利用好现有的江河湖溪、山体林木、文物古迹,擦亮“生态名片”。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抓住“双碳”政策机遇,有序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招大引强新兴产业,统筹各类产业融合、均衡发展。
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进一步打造城市内畅外通的交通运输体系,不断提升城市运行效能和便捷舒适水平。
因势利导打造“成渝后花园”,开发建设“旅要快、游要慢”中短途旅游目的地。
委员献策
市政协委员朱宇:
完善城市功能要通过城市体检查短板,利用统计数据、遥感数据、大数据和问卷数据等,对城市现状进行综合评估、分析诊断,采用标准比对、横向比较、对标城市比对等方法,结合实地调研和社会满意度调查结果,对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共8个方面、65项基本指标以及17项特色指标进行逐项分析,发现内江城市发展中的特色和优势、短板和弱项,建立清单台账。
建议通过城市更新补短板,开展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完善城市路网,配套水电气、照明、停车等基础设施,提升养老托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物流配送、便民商超等供给水平,增强防灾应急功能,打造就近宜居生活圈。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推进符合条件的老旧建筑加装电梯,改善人居环境。
市政协委员廖洪:
建议在已建成滨水绿道基础上,按照“一环两轴九线”的总体布局,开展碧道建设、优化滨水环境、贯通水岸空间、完善便民设施、实施亲水文化塑造行动,打造“甜城碧道”品牌。
依托公园现有生态本底资源,对城市各类公园系统改造升级,建立完善的城市公园体系。加快推动城市绿化工程建设,高质量建设绿化景观工程,提升城市绿化总量。改造老旧社区绿景,提升街道绿视率,加强立体绿化建设。通过打造森林公园、乡镇增绿、庭院插绿、场地提绿、村周补绿等举措,加快推动乡村绿化工程建设,形成“流动风景”。发展特色林产业,实施农旅融合发展,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
健全县域城镇体系
代表建言
市人大代表任伟:
健全县域城镇体系,要坚持规划精描细绘、建设精雕细刻、管理精耕细作,重点是念好“准、优、新”三字诀。
找准县域定位。围绕内江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中心城市目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秉承错位发展思路, 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形成尊重特质、互利共生的县域发展共同体。
做优城镇布局。突出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一方面突出“新城拓展”与“旧城更新”双向发力,助推城市功能和品质“双提升”;另一方面着力打造县域副中心,以“省级百强中心镇”创建为抓手,建设一批中心镇、重点镇、特色镇。
创新管理模式。优化整合资源力量,协同推进城镇管理智慧化、精细化、规范化,探索市政基础设施、城市交通、防灾减灾等方面技术和场景应用的突破,分层分类攻克城市管理“堵点、痛点”,持续焕发城镇新貌,奋力打造成渝地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市人大代表黄焕然:
建议以规划为引领,谋深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作为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总牵引和主抓手,对接中央和省重大战略、重大项目落地;对接“十四五”发展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对接两项改革“后半篇”26个专项方案,推动重大布局、重点项目、重要改革全面落地,引领资源要素节约集约配置,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以片区划分成果为基础,构建县域发展格局。按照县域内片区划分成果,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配套协作、强化政策支撑。
委员献策
市政协委员马小飞: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坚持“双轮驱动”,坚持“改旧”与“立新”相结合,既要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又要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通过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产品换代以及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老树发新芽”。
瞄准科技创新的关键点,创新思路和技术,给传统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深化产学研用,推动企业焕发新活力,提升市场竞争力,擦亮“内江制造”产业品牌。
紧盯新兴产业的突破点,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威远县要培育页岩气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千亿产业集群、钒钛千亿产业集群和氢能产业集群。
市政协委员孙小杰:
建议规划先行,按片区编制规划,按规划优化布局,按布局配置资源,确保多规合一,落实规划时切实体现功能定位。
突出核心引领,高标准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县城。以县城为核心,培育打造实力较强、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中心镇,以中心镇辐射带动周边镇,形成“一核多片多点”城乡梯次发展格局。
加强督导考核,研究建立体现特色片区建设成果的监测指标体系,突出创新引领,科学制定考核办法和激励措施,激发干事热情,为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提供有力支撑。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静 姜晓凤 整理)
新闻推荐
内江市领导到威远督导调研林长制及节前安全工作精准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贺晨宸)2021年12月31日,副市长毕胜率队到威远县督导调研林长制及节前安全工作,并慰问一线工作人员。督导...
威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威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