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个“全国土地日” 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让土地永葆生命力 写在第30个“全国土地日”之际
内江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建设
◇罗洪平本报记者李乐文/图
今日之内江,是时代之内江、奋进之内江。尤其在内江市坚决打赢“两场硬仗”,奋力夺取双胜利的关键时期,面对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内自同城化发展等一系列发展机遇,珍惜并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成为内江市完成蝶变、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也是改善环境、优化生态功能的现实需要。
越是寸土寸金,越要守土有责。2019年以来,内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严格落实“清单制+责任制”要求,把耕地保护作为全局的中心工作来抓,切实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积极破解用地难题,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坚定不移地向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开刀……一项项精心的部署,一个个有力举措,更体现了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共同构建人地和谐国土空间格局的生动实践。
■珍惜土地资源严格耕地保护
耕地是最为宝贵的土地资源,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关系到地方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严格保护耕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充分体现了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的重要性。
6月19日,走进市中区永安镇枷担湾村,放眼绿油油的田野,一块块方田整齐平坦,一株株水稻随风摇曳,农田边竖立的基本农田保护标牌格外醒目。
“基本农田就是我们全村老百姓的‘饭碗田’。”枷担湾村村主任钟俊明表示,该村一方面按照区、镇的安排设立好永久基本农田标志牌、界桩,另一方面通过召开院坝会、村村响、入户宣传等形式,有效地提高了村民的耕地保护和自觉遵守土地管理法规的意识。
建立监测机制,加强巡查力度,则是包括枷担湾村在内的永安镇各村保护基本农田守住“生命线”的又一有力举措。市中区永安镇国土所所长曾昀表示,每年年初永安镇都会与各村签订责任书,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将耕地保护落实到具体地块,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同时,严格执行动态巡查制度,安排专人进行日常巡查,一旦发现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立即制止并上报。
一直以来,内江市始终把保护耕地作为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全面履行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努力探索创新耕地保护制度,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积极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严把补充耕地质量数量关,确保全市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2017年6月,内江市完成了永久基本农田全面划定,实现了上图入库、落到实地,全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达211352公顷,足额完成了省级下达的划定任务。2019年8月,内江市又完成了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的阶段性工作,划定面积8190.2367公顷,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用地保障。
■节约集约用地促高效高质发展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关键是如何科学地配置土地资源要素,实现土地效应的最大化。
步入内江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里面水泥硬化的道路宽敞平坦,一栋栋现代气息十足的标准化厂房让人眼前一亮。
新材料产业园是内江高新区白马园区试验园,也是内江高新区经济的一大增长点,新材料产业园是高新区布局在白马园区的首个项目。
据内江高新区白马园区办副主任李先德介绍,新材料产业园一期建设占地145亩,于2018年3月动工,总建筑面积约10.5万平方米,其中标准化厂房建筑面积就达到6.8万平方米。
据悉,在产业园建设中,内江高新区坚持把引进科技含量高、投入资金大、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高科技大项目作为主攻方向和招商重点,大力引进占用土地少、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高科技项目,逐步实现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
在招大引强的同时,不供地只提供标准厂房的节地模式,也让新材料产业园在土地资源要素紧缺的状况下,为发展留出了空间。
“为解决园区中企业的用地问题,高新区白马园区根据新材料产业园的产业特点、发展方向,积极谋划集中建设一批标准化厂房 ,有效防止土地粗放利用。” 李先德表示,通过集中建设标准化厂房,一方面节约用地效果明显,既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空间问题,又降低了企业用地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产业集聚程度,更让企业实现了“拎包入住”,达到了招商引资项目快落地、快投产、快收益的目的,可以说是实现了节地增效“双赢”。
不仅仅是在园区建设,在各类省市级项目建设中,节约集约用地已蔚然成风。
近年来,内江市坚持土地供应服从、服务于经济发展和土地市场需求,以供应引导需求,严格控制增量,努力盘活存量,推动土地利用规范、节约、集约、高效发展,为“双百”城市和幸福美丽内江建设提供用地保障。
■实施土地整理让荒山变沃土
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发展的先决条件。
然而,威远县高石镇童家村由于水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村民“看天等雨、靠天吃饭”的现象始终没有得到改变。
“我们村8组这片地,大概200多亩,在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撂荒的土地就有140多亩。”该村8组小组长唐春泽告诉记者,由于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又距水源地较远,农作物的灌溉成为了困扰村民多年的问题,“仅有的栽种有农作物的土地,村民都是从自家自来水龙头上牵了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水管来灌溉的,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增加了种植成本。”
2019年10月,威远县高石镇启动实施土地整理项目。
据悉,该项目涉及高石镇童家村、大湾村、禾丰村,重点实施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等工程。
威远县土地统征和开发整理中心副主任林波说,该项目完成坡改梯865.22亩、格田整理559.65亩、旱地整理3224.38亩、水田整理2040.3亩、地力培肥6689.55亩、新建蓄水池10口、整治山坪塘10座、新建囤水田1292米、整治3.5米宽田间道8459米、整治1.0米宽生产路4372米……
一项项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童家村的生产条件,尤其是灌溉与排水工程的实施使村民彻底摆脱了靠天吃饭的窘境。
如今,在项目区,昔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被整治建设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曾经的小块田地被开辟为大块沃野;废弃地和多年的撂荒地平整改良了,曾经睡眠的土地迸发出了新活力;过去广种薄收的坡地,现在成了丰产丰收的水平梯田;特色林果产业培育发展起来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也更足了。
据悉,自2019年以来,内江市先后实施土地整理项目9个,总建设面积87100余亩,新增耕地面积6900余亩,惠及群众10余万人。
“这一年多来,通过土地整理,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农村经济也快速发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科科长张学昌表示,随着土地整理项目的大力推进,不少村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进行规模化种植,提升了土地的利用效益,推动农业生产逐渐向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使农村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脚下5386平方公里的这片热土,承载着内江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寄托着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自然资源规划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将围绕着“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的主题,切实强化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绿色发展意识,深入推进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断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内江市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最坚强的土地保障!
新闻推荐
“威远石板河 踩水好安逸” 威远县石板河旅游区将于7月2日正式开园
本报讯(记者陈燕利)“威远石板河,踩水好安逸。”昨(23)日,内江市威远县在石板河旅游区游客中心举行了石板河旅游区开园新闻发布...
威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威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