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退出了贫困,他依然坚守在村里 记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唐忠学
坭河村村貌
唐忠学(左)到村民林祥(右)家中走访
40年前,唐忠学拜师学艺,做了一名兽医,从此在威远县黄荆沟镇扎下了根。4年前,在黄荆沟镇畜牧站工作的他被派往该镇偏僻的坭河村担任农技员。4年来,唐忠学兢兢业业为村民服务,与帮扶人员和村上干部一起,引进产业,带动村子发展。在村子退出贫困后,他依然没有停下脚步,决心为村子继续贡献力量。
在近日四川省委、省政府表扬2018年度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名单中,唐忠学名列其中。
◇全媒体记者 袁亮 文/图
扎根农村40年,
他的膝盖落下病根
干练的寸头,身穿陈旧的黑色体恤和七分短裤,脚上是一双沾满灰尘的板鞋——8月27日,记者见到了57岁的唐忠学,他给人的印象朴素而精神饱满。再过三年,他就要退休了。对此,他有些感慨:“时间一晃,就过去40年了。”
从17岁开始,唐忠学就跟着老师学习兽医技术,当时物资匮乏,没有学习资料,更没有互联网,所有的知识只能通过老师口头教授和自己动手摸索。每当老师口头教导自己时,唐忠学就拿着笔记本认真地记录,三四年下来,笔记本装满了两大箱。
认真努力的唐忠学很快就成长了起来,能够独当一面,1980年便开始进入黄荆沟镇畜牧站上班。“作为农业技术人员,自己不是在乡村,就是在去乡村的路上。”唐忠学说,在畜牧站上班十分辛苦,当时没有交通工具,一些地方甚至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因此,他每天都是天未亮就离开单位下乡,一年下来要磨坏七八双鞋,而整个黄荆沟镇,谁家有几头猪、几头牛,他都清清楚楚,镇上的村民也大都认识他。
对于村民来说,一头猪、一头牛或许就是全家人一整年辛苦劳动的成果,也是一年到头的期盼,家里的牲畜一生病,一家人都会担心。每每这时,唐忠学一刻也不敢耽搁,哪里有需要,招呼一声便马不停蹄地赶去。“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拿着手电筒就出门了。”唐忠学说。
奔走在乡村,唐忠学常常累到筋疲力尽。长年累月,膝关节也落下了病根,稍微走一段路就会痛。但是,每当看到自己治好的牲畜后,所有的疲劳也都烟消云散了。
在黄荆沟镇一待就是40年,这里的每一条道路、每一处地名,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尽管曾有机会到更好的地方工作,但他还是选择继续留在这个小镇。
走上扶贫战场,
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
8月27日,唐忠学一到村民林祥家,便一头钻进鸡圈,了解鸡鸭的生长情况,“脱贫战中,鸡圈猪圈就是自己的主战场。”
2015年,根据组织的安排,唐忠学以农技员的身份入驻黄荆沟镇坭河村参与扶贫工作。当时,唐忠学的爱人正在住院,他只好请亲戚帮忙照顾,不过妻子通情达理,并没有责怪他,但因为这件事情,唐忠学一直心存愧疚。
来到村里后,由于有着30多年基层工作经验,而且村民也都熟悉他,因此工作算是无缝衔接,但并不代表工作一帆风顺。
10组贫困户兰淑芬,和儿媳生活在一起,因缺乏劳动力,婆媳俩一直靠种地为生,一年下来只有2000元左右收入。唐忠学鼓励两人养些鸡鸭,增加收入,但由于家庭贫困,兰淑芬担心亏本,不愿意养。为此,唐忠学反复到兰淑芬家做思想工作,跑了四五次,这才说服了她。
兰淑芬搞起养殖后,唐忠学自掏腰包买来一些消毒药水和养殖工具送给她,并经常到她家中指导。
一天下午,天已经快黑了,唐忠学刚回到威远县城的家,就接到了兰淑芬的电话,说是有几只鸡精神不好,唐忠学听到消息后立马乘车过去,等处理完情况回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
在唐忠学的帮助下,兰淑芬家靠着发展养殖,加上种植获得的收入,在第二年便脱了贫。到现在,她家的养殖规模已经达到120只鸡、50只鸭,同时还养了两只羊,连续三年收入在1万元左右。“亏了有唐技术员鼓励和指导,我们才有今天的日子。”兰淑芬说。
如今,只要一来到村里,唐忠学就要到兰淑芬家去看一看家禽的生长情况。
像兰淑芬这样,在唐忠学的鼓励下搞起产业的村民还有很多。13组村民董华江在唐忠学的建议和指导下,发展起山羊养殖,并把规模从两只扩大到了30余只,不仅顺利脱贫,还成为了致富榜样。此外,还有1组的谭建清、6组的罗桂银……
停不下的脚步,
要将余热献给坭河村
坭河村地理位置偏僻,全村地处半山腰,站在村里地势较高的位置放眼望去,村辖区内满山遍野都是果树,这是村里目前最大的产业。
下一步,村两委决定围绕水果种植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同时,村里还有一个大型的黑猪养殖场,规模达到1300头,已经做好了规模再扩大一倍的准备。水果种植和黑猪养殖产业是坭河村未来的希望,唐忠学在其中倾注了心血。
黑猪养殖场的业主是金良山专合社,其实最初,由于村里的地形欠佳,交通水利不方便,业主对于产业落户坭河村一直持观望态度。为了留住业主,唐忠学和村两委走遍村里大大小小的地方,经过三周不间断的挑选,最终选出了最合适的位置,留住了业主。
在建设厂房时,因为要考虑到环保,需要经过一些程序,唐忠学又帮忙四处跑部门,然后加班加点地整理出相关材料。厂房投入生产后,他又免费“打工”,帮着给厂房消毒,搞养殖管理,有时候连续几天都在厂房里忙前忙后,还细心地给业主制作了一个管理流程表。
村里发展果树种植,唐忠学也是如此,隔三岔五地往园区跑,随时关注果树的生长情况。
为了让村民掌握技术,跟上集体产业发展步伐,唐忠学还承担着农民夜校常驻讲师的重任。课堂上,他讲理论,课下又带着学员到村民的鸡圈或夜校实训基地,手把手地教学。教学内容也十分丰富,养兔、养羊、养鸡、种柑橘、种李树……各种养殖技术,丰富又实用。
在坭河村“第一书记”郑人戈眼里,唐忠学工作踏实,村里的产业种类多,他的技术储备也十分全面。4年下来,他不仅为村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村民有了其他困难,他也尽心尽力去解决。
虽然坭河村已退出贫困,唐忠学依然坚守在乡村,组织要求,农技员每月驻村不低于5天,而他每个月驻村的时间都在半个月左右。为此,他还在汽车站办了月票,方便自己随时从威远县城乘车赶往村里。
现在,昔日偏僻的“山坡村”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努力下,各方面发展向好,产业前景更是一片光明,唐忠学说,自己也会继续努力,将自己的余热挥洒在坭河村的土地上。
新闻推荐
(陈明刚殷学良)日前,威远县政协召开十届第十五次常委会议,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兴旺”开展专题协商议政。会上,委员...
威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威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