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威远系列报道之保障和改善民生篇: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内江日报 2019-08-28 06:41 大字

威远县人力资源市场周五招聘会现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威远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着力解决好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18年以来,全县累计新增就业2.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86%以内;全县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平均达到86.7%和76.71%;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敬老院等养老机构有25家,养老床位增至3483张……全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全媒体记者 刘科志 罗艺 文/图

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威远县始终坚持底线思维,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大病失业工伤等保险制度,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

社保待遇水平继续提升。今年,全县各项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达109.88万人次,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保的目标。连续15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目前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956元;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不低于520元,全县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平均达到86.7%和76.71%;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最高达到每月1320元;工伤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基本建立,人均伤残津贴达到每月2755元。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扎实推进。加快接入异地就医国家平台,减少参保群众两地奔波报销费用的麻烦。截至今年5月,2家医院实现跨省联网结算,即时结算5人次,统筹支付2.03万元;6家医院实现省内联网结算,即时结算185人次,统筹支付78.89万元;省外异地就医即时结算6972人次,统筹支付4490.35万元。

为有效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落实医保扶贫政策,对贫困人口申报特殊病种,年度内享受门诊特殊病种费用最高限额1700元;对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后,剩余住院医疗费用由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政策给予报销,个人医疗费用支出均控制在10%以内。落实大病保险倾斜性支付政策,对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大病保险分段报销比例提高了5个百分点,起付线由7500元降至3750元。

就业服务更加多元化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

8月15日,急于找工作的李光瑶看微信朋友圈时,发现一个标题为《找工作的人看过来,这里有上百个岗位虚位以待!千万别犹豫!》的消息。她激动不已,立即点开,发现有平面设计、工程管理、酒店管理、电子信息等多个岗位的招聘需求,涉及会计专业的岗位有七八个。

这个招聘信息是威远县就业服务管理局发布的,微信公众号“威远就业”是该局创新就业服务方式的具体体现。“我们推进信息化建设,依托农民工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威远就业’等,每周发布岗位需求、政策解读、就业咨询、创业培训等信息,大大提高了就业服务水平。”威远县就业服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威远县委、县政府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鼓励创业与促进就业相结合,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

鼓励创业。一方面,落实财政支持、金融服务、园区建设等优惠政策,实施返乡创业带动就业。今年1~7月吸引156人返乡创业,实现投资3.47亿元,新增登记创办企业21户,带动就业583人。另一方面,打造创业咖啡吧、严陵工业园区省级大学生孵化园等创新创业平台,组建专家指导团,落实创业补贴、担保贷款等政策。1~8月,发放创业补贴44万元、创业担保贷款1342万元,创业带动就业356人。

促进就业。建立威远籍高校毕业生实名制档案,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强化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就业成功率超过98%。实施专场招聘、服务上门、维权援助、人文关怀、平安返乡等“八大行动”,全力开展农民工就业服务保障工作。

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今年1~8月,开展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88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培训252人、劳务品牌培训220人、农民工等人员创业培训281人。

救助体系更加健全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特殊困难群体谁来管?

威远着力构建大救助格局,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弱有所扶。

让老有所养成为现实。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敬老院“公办民营”改革,改造养老机构适老化床位295张,新增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4个、民营养老机构3个。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2018年以来累计为27925名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让留守儿童拥有快乐童年。扎实做好关爱工作,投入2万元让全县120名学生(包括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孤儿)参加研学旅行活动。开设31个“家长课堂”, 动员全县“五老”人员开展困境儿童“老少牵手行动”;在“扶弱助困、老少牵手”行动中,扎实开展“一帮一结对子”等活动;组织50名困境、留守儿童参加2018年“筑梦新时代·争做好少年”四川省万名青少年夏令营内江分营活动。

对生活无着落人员,积极开展救助管理工作。一方面,规范站外托养工作,开展流浪、乞讨人员站外托养机构摸底排查。另一方面,督促指导救助管理机构把滞留人员的信息都录入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并推送至全国救助寻亲网;同时,报请公安机关采集DNA血样。2018年以来,威远县救助管理站帮助11人寻找到亲人。

提高救助保障水平。连续5年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到510元/月和320元/月;农村特困人员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500元/月、400元/月;一、二级残疾人(特困供养人员除外)重度残疾护理补贴标准达到一级80元/月、二级50元/月,低保对象中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达到每人80元/月。

回望过去,一项项惠民政策接连出台,一笔笔民生支出相继落实。展望未来,威远县清醒地认识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威远县将继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发展首位、贯穿改革始终,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努力使全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新闻推荐

高于法定标准的丧葬费,要不要退?

◇本报记者高波车祸发生后,肇事方与遇难者家属就丧葬费事宜签订了赔偿协议并已履行,而在案件进入诉讼理赔阶段时,肇事方却提...

威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