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完成使命退出 小农户如何接盘促增收?
无花果种植基地。
干国强种植的无花果,底部闭合较好。
减少震损的鲜食无花果包装。
加工为主、鲜销滞后,无花果之乡亟待夯实底部支撑
□本报记者 吴平
7月31日,第五届中国(威远)无花果采摘节热闹开幕,而在远离舞台的展销中心坝子里,新店镇几个农民却在嘀咕:“净说好听的,眼瞅着一些农民把果树都砍了。”“今年雨水多,快到采摘期的时候,发生疫腐病,损耗太大。”
去年,政府补贴土地租金,企业承担种植管护的BOT模式到期,无花果基地无偿交给农
户自主经营。但交接过程中却产生一些动荡,部分村民不想接手,担心没技术、没劳力,卖得不好。要不要继续种无花果,这取决于它的比较效益。“亩均收入5000元以上,我们就愿意种。”新店镇村民表示。而这一数字,也是比照外出打工的收益,综合考虑留在家里务农是否划算。想要划算,则既要产出稳定,又要销售稳定。
过渡
BOT完成使命退出 农户接手挑战大
BOT 模式,具体是指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在威远无花果产业上,特指“初期由政府补助土地租金,前五年由业主管理经营,第六年无偿交给农户自主经营”。
威远县无花果研究所研究员李金平认为,BOT模式较好完成了使命,通过政府减免、补贴土地租金,业主建设基地,该县无花果面积短短几年从数千亩迅速增至5万余亩,成功打造了“中国无花果之乡”,并且正在申报举办2023年的世界无花果产业大会。
随着使命的初步达成,业主稳步退出种植,将资金更多用于加工等中下游产业链,农户重新承接种植,也可获得更多发展空间。
为了鼓励农户“接手”,县政府给予承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年每亩300元的管护费补助,补助期限3年;引导保险公司对无花果种植业主进行政策性保险,县财政补助每年每亩45元等。
威远县南强无花果家庭农场负责人曹加林,原本是久润泰公司种植基地的管理员,每月有3000元工资。从公司退出后,现年51岁的曹加林承包了七八个农户的共计30多亩果园。
原本流转费要520元,谈下来是300元/亩·年,此外,这些农户有70%的股份,也就是利润的70%要用来分红。曹加林介绍,人工等成本都加起来,一亩一年的投入近千元。好在他自认为技术是过关的,以腐熟发酵后的鸡粪等农家肥和有机肥为主,改良土壤,如果年景好,一亩能收3000斤到4000斤。
但小农户的发展仍然面临挑战。因为抗风险能力差,基础设施和现代农机设备等的投入有限,管理水平和产出质量参差不齐。威远县无花果研究所研究员李金平介绍,基地有机质含量不到2%,土壤偏酸;采摘不规范,从6分熟到8分熟的都在摘等问题还需解决。
今年雨水多,果子没等成熟就纷纷掉落。虽然有压力,曹加林还是打算继续做下去,因为有久润泰公司包收购,保底价2元一斤,这给他吃了定心丸。
问题
产量质量不稳定 露天栽培待升级
益乐家庭农场被评为县级示范农场、十大优秀家庭农场,但农场负责人曹德刚并没有十分满意。今年由于雨水多,果树得了疫病,由于临近采摘期,不敢打药,只能眼看着果子在树上腐坏、掉落。曹加林更是表示,打药也不管用。
相比较种植的麻烦和辛苦,10多万元的年收入并不能抵消一年的劳心费力。现在曹德刚有两个心思,一个是搞初加工,另外则是做设施农业、精品鲜果,前者的意愿更强一些。
之所以目前性价比不高,是因为鲜销量少,拉低了亩均收入。曹德刚说,他在县城农贸市场有摊位,有小区的家庭订购,有小贩来购货。但由于太容易损坏,不耐存、不耐运,市场半径不超出自贡、内江。走电商的话,卖家往往因为损坏而要求赔偿、打折扣,因此也卖得不理想。
西藏西普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干国强发现,成都一带种无花果的能赚钱的很少,由于鲜销价格低,极少数销售收入能上万元,挣的都是辛苦钱。这样算下来,还不如外出打工。
机遇
加工原料需求大 保底收购稳民心
正值无花果采摘期,曹德刚每天能接到来自威远无花果加工龙头企业金四方公司的几百斤订单。每天一大早,曹德刚便去田里采摘无花果,挑选出商品性最好的鲜销,剩下的拿到金四方加工厂。他的30亩农场,种了21亩“108B”品种,产量比“布朗瑞克”品种每亩多出一千斤,丰产期能达到三四千斤/亩,工厂收购价格是2元/斤,鲜销价格则是10元/斤。一年下来,刨去成本,纯收入有十多万元。
通过十多年稳扎稳打,威远金四方公司如今一天就能处理200吨,一年可用掉四五千吨无花果。“这款纤维棒50%-60%的成分是无花果,麦脆片则有30%。”公司总经理助理游斌说。
“我们每生产700斤液体,需要一吨无花果。”威远另一家加工龙头企业久润泰的相关负责人傅有良介绍说,“此外,有氮气冻库,保存期两年,还有鲜果打浆储存技术,村民有多少就能收多少。”
目前,威远处于丰产期的品种大多是“布朗瑞克”,一般亩产量为2000斤,下一步会陆续嫁接为高产的108B,按2元收购价来算,村民亩均收入可以达到5000-6000元。但露天栽培的产量和质量不稳定,收入也极不稳定。
解题
大力提升栽培技术 加强鲜销提效益
无花果鲜销的瓶颈该怎么解决?干国强介绍,2015年他在新津的30多亩大棚无花果挂果,做到了每颗果子的大小、形状都一致。刚开始,他一家家地向超市推荐,顾客试吃的损耗算自己头上,终于慢慢有了订单、回购,价格能比一般的“开口”无花果每斤至少多卖1.5元。2018年,一家开网店的老板找到他,要垄断他的货源,并且给的都是现金,因为“终于找到好货了”。
干国强说,他的大棚果子常温存放一周没问题,冷藏的话时间更长。他的秘诀就是严格品控,首先是重量,“波姬红”品种大的一颗能有200克,他控制在70克,这样皮更厚,另外控制水分占比,提高糖分占比,这样果实的闭合性更好,果实底部不易开口,就不易氧化发酵。
他认为,威远的黄皮“布朗瑞克”,单颗60克,由于土壤中磷、钾含量高,糖分可达24-26,是个不错的适合鲜销的品种。但是,做大棚果子也要看地势,有些地方不适合。如果能在栽培管理上从现在初级的标准化到更精细的标准化,亩产效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干国强正在拟订一份详实的技术规程,包括大棚种植和露天栽培两套,帮助威远无花果在基地管理上再上台阶。
北京果然果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陈俊苗介绍,该公司已经实现全年365天的新鲜无花果销售。她认为,在常规水果已是一片红海的情况下,无花果是潜力巨大的蓝海,值得在冷链运输、包装、品质等方面下功夫,提升鲜销比例。“我们秉持冷、快、轻、紧的原则,根据品种、果型、克重、运输方式的不同,选择不同包装盒。”陈俊苗说。
山东威海长寿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夏玉涵分享道,无花果的果皮容易破损,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来加以改善。
李金平表示,“下一步将树立加工、鲜销两个标杆,两个渠道一起抓。以示范效应,带动村民改进技术、提升品质的积极性。在鲜销上,加强分选力度等。”
后记
树立品牌 鲜销前景可期
三产融合 助推产业升级
“以前,有顾客看到青皮无花果,问道,你这大蒜怎么是绿色的啊?”陈俊苗说,如今,顾客会娴熟地打听,这是什么品种、产地哪里等等。她认为,市场已经走过了从教育消费到培育消费的阶段,无花果接受度更高,一颗卖10元的价格也在市场出现了。
鲜果的品牌不如加工品的品牌那么容易塑造,但如果有合作社、无花果协会愿意带头,其鲜销前景也是可期的。
在三产融合方面,威远县四方村有了全国第一个迷你的无花果主题陈列馆,但在科普教育资源上挖掘不足,亲子游、学生研学的支撑性资源和条件还不足够,可以在这些方面再做文章。从采摘观光,到更齐全的园区解说,再到无花果知识介绍乃至课程的构建,都是陈列馆可以考虑的内容。
农民从种植中不仅获得更高利润,也获得改良土壤生态、扮靓幸福家园的价值感,这也将助推乡村振兴积累内在的质的变化。(本版图片由受访者干国强提供)
新闻推荐
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钒深加工五氧化二钒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要求,现将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钒深加工五氧化二钒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
威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威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