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婆城寻“真经”——威远县三位民间史志爱好者的故事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自古以来,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地方志作为“一方之全史”,除系统地记载城市发展盛世外,更承载着传承地方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
■ 在威远,一批民间史志爱好者也加入到了修编队伍中,研究和撰写威远史志,整理挖掘历史真相,传承婆城文化。近日,记者采访了其中的三位史志爱好者,听他们讲述收集史料、验证历史的故事……
◇本报记者 徐静 文/图
陈廷德:
找寻断档历史,补佚《威远县志》
穹隆古砦遗址群修筑年代、县内文物古迹保护和重要历史人物挖掘,是陈廷德研究的主攻方向。
威远境内,90余座古砦依山而建,其规模和历史堪称华夏第一古砦群。这些古砦总是带着几分自然、几分淳朴、几分神秘,给人无限遐想。每到闲暇时刻,陈廷德总爱去这些古砦,研究历史人文景观。其中,最大的成果就是在大老君山、铧头砦、杨家砦等古砦上,找到了断代的石刻证据。
铧头砦位于庆卫镇,站在砦顶向外眺望,穹隆美景尽收眼底。可县内关于铧头砦的记录却很少,陈廷德细查清朝三部《威远县志》,也没有铧头砦文字记载。在一九九四版《威远县志》中,对铧头砦的表述也没有认定其具体的修筑年代。
这让陈廷德有些疑惑,他三次攀上铧头砦,在斑驳的砦顶池壁石刻中找到了尘封已久的真实记忆。
“这些石刻上,有飘带、如意、毛笔、葫芦图纹,以及长刀、长枪、棍、剑、箭矢等兵器,还有头戴官帽身着官服的人物。这个手摇折扇的坐姿人物石刻,其官帽左右有长长的帽翅,这是宋朝官帽的独有特征。另外,天下太平旗帜纹石刻,表达了筑砦守砦人的渴望。”因此,从古砦炮台遗迹,到军官、兵器石刻,均反映出铧头砦具有军事防御特点,且修筑于宋代末年。并且,这种砦堡只能由当朝地方官员组织军民修筑完成。
在大老君山和杨家砦等古砦上,陈廷德找到了清晰的历史印记。他考察后认为:威远大老君山古称荣德山,其山砦砦门等修筑于唐,砦顶有老君祠,崖壁上留有唐开元时凿刻的荣州刺史薛高邱立摩崖碑,还有南宋末年刻立的‘绍熙判府曹公老君山保守记碑\’,表明老君山砦在南宋末年是绍熙府(荣州)的抗元指挥部。陈廷德认为,穹窿古砦群遗址,大部分修筑于南宋,属余玠抗元山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纠正了一九九四版《威远县志》中认为这些古砦是清代修筑的错误记载。如今,这一调研成果已应用到了《威远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穹隆古砦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等项目中,威远旅游部门已表明,威远穹隆古砦遗址群大部分应修筑于南宋末年。
清朝乾隆三十年(1765),五十六岁的李南晖出任威远知县,治县十四载,乾隆四十四年(1779)卸任回乡。李南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县民爱戴,任内修城修志、修桥筑堤、政绩卓著,创立青峰书院、办学育人,且著有多部学术书籍。在威远,关于李南晖的记忆很浓。陈廷德说:“李南晖是威远文化的一张名片”。
新场镇红豆村19组清风砦砦顶青峰寺(庙),是清末祭祀李南晖的场所。陈廷德多次考察清风砦,寻找碑刻记载和传闻李公著有《青囊》、《心法》、《活人》、《活兽》著作遗存,并对李南晖人物史料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寻找到威远人怀念李南晖知县的记忆,促进了李南晖《活兽慈舟》等学术文化交流,以及威远和李南晖家乡——甘肃通渭两县的交流。
李宇时:
地名中的历史记忆
李宇时从小喜欢历史文化。参加工作以后,买的书籍大多是历史文化方面的。但对于地方历史文化的关注,则源于父亲的一个“命令”。
2010年,年迈的父亲再次提起家谱的事情,说有空让李宇时寻找家谱,并给他讲了一些家族人物的故事。为了完成父亲的愿望,李宇时用了两年的时间找到了自家在镇西镇临江寺高嘴山的李氏族谱,在阅读研究的过程中却产生了一些疑问。
为解开这些疑问,李宇时开始查阅地方文史资料,发现威远的历史文化资料颇丰,遗存不少,价值也高。但由于历史原因,某些方面的文史资料缺失,有的历史真相难以求证。以谱牒为例,明清乃至民国时期编修的家谱(族谱)毁损非常严重,留存极少。随着时间流逝,高龄老人离世,有的文史资料可能成为永远的遗憾。
痛心于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文史资料,李宇时开始奔走于乡野中,寻找历史记忆。
镇西镇临江寺高嘴山的李氏武术过去是颇有名气的,《四川武术大全》也收录了高嘴山李家拳。除了零星史料外,再也无法找到更多的文献资料。李宇时获知后,曾多方寻找其家族传人,但最终找到这户人家时,这位高嘴山李氏武术的最后一位家族传人却已离世。关于高嘴山李氏武术的许多故事再也无从知晓,这让他遗憾不已。
地名,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承载着不少的历史文化因素。在威远一些颇为有趣的地名背后,往往蕴藏着一段故事。有的地名则直接或间接记录了一些历史事件,如招抚僚人、明清移民、张献忠入川、李蓝起义、石油大会战等。随着历史变迁,地名也在不断演变,但历史资料中并没记载变更原因。为了寻找在这些遗失的历史记忆,李宇时开始研究地名,搜寻那些遗失掉的“历史记忆”。
工业,承载着威远的光荣和梦想。李宇时最先搜寻的便是威远地名中的产业记忆。他将1981年地名普查成果《威远地名录》中的2800多个地名通读、分类,挑出与产业相关的地名,进一步梳理、分析,被威远史志办存档收集。李宇时表示,他将继续收集威远地名的更多资料,让青年一代能从地名中熟知这座城市的历史和辉煌!
如今,李宇时又担任咨询顾问,帮助复审威远单位地名和群众自治组织的地名来历和地名的历史沿革,就地名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一一梳理……
李东:
走村串巷,收集家谱
百度百科显示,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在县政府负责安保工作的李东痴迷于家谱的收集整理。李东听自己的阿公(爷爷)说,威远的客家人(广东人)很多。其中,李姓也是客家第一大姓,加上自己也姓李,他特别想弄清楚“李家是从哪里来的?”
通过查阅本族《族谱》,李东得知家族由广东省嘉应州长乐县迁至威远,但网上却查不到“嘉应州长乐县”这个地名。后去远在广东省宝安区福永镇打工的弟弟处,在图书馆查到文史资料,嘉应州长乐县已更名为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后于2007年去信祖籍地五华县福陂镇,得到某村李姓人回复,上祖在安流镇福陂村,而且看到祖籍地新编《五华李氏族谱》与《威远斑竹林李氏族谱》中上系祖宗世系年代存在问题,特别想搞清楚问题出在哪里?便投入到族谱研究中。
后又在网上看到广东李氏论坛讨论贴吧,抄了一小部分家族资料打上去,恰好碰上广东本族80多岁的老人李镜章前辈,请李东一同参加修编族谱,由此走上了专业的寻谱之路。
为了搞清楚威远李氏人物的宗族支系,李东开始到处寻访威远李氏资料,听说某处有一支李氏就前去探访。李东说,在乡走访寻问也是一门小学问,问老人旧地名时,要用威远当地土话,不然也许就在眼前都问不到!譬如“韩家寺”,就得问音为“韩阿司”、李家山,就得问音“李呀山”。
在探访中,李东的身份和意图常常被质疑、被拒绝,但李东坚持下来了。他说,族谱,是传承中华民族美德、激励后人前进的书籍。
如今,除了对李氏家族的研究外,李东对各个姓氏都开始了解、收集、整理和录入。他表示,由于文化大革命时“破四旧”毁了很多旧书籍,如药书、族谱等。今天要见到旧《族谱》相当困难,太少了,而且即使有,有些人也不愿拿出来。他们收集族谱,也是在抢救族谱,抢救文化。把收到的旧族谱复印、电子扫描存档,以免毁坏找不到了。如果持谱人家的族谱烧了、没了,县上还可以找到族谱资料。族谱可以补充地方志(县志)中不完善的资料,对当地历史文化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族谱入志,作为参考,古今都在用,在以后新编县志史料中,还可以新加《氏族志》内容,如“湖广填川”移民史的研究,世系来源、家族祖籍、名人出处等等,填补充实威远的史料,所以收集族谱相当重要。
威远县史志办主任冷国文表示,史志记载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必须言之有据,否则其史料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要让更多热爱历史文化的威远人加入史志工作行列,才能弥补研究力量的不足。因此,威远在全市首开先河,聘用16名业余史志研究员,他们大多是史志爱好者,或是曾经从事过相关工作的退休人员,这批特聘史志研究员热爱威远,潜心研究,近几年出了不少研究成果,为发掘威远历史文化资源、弘扬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采访过程中,三位史志爱好者都提到,在寻找历史资源的时候,看到了不少历史文化遗迹因人们的无知与贪婪而遭到破坏,更有人因轻信字库塔下有宝贝,便将其炸毁。他们都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文化遗迹的保护,留住地方独有的历史印记……
新闻推荐
市人大常委会评议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工作小组进行实地调查以“四个最严”标准抓实抓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
(全媒体记者黄彬鹏实习生邵雪洋)9月14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秦金保率评议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工作小组成员,对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工作进行实地调查。评议组一行先后来到市中区玉溪街道食品药品监...
威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