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新驱动“新三农”发展 打造内江农业农村实践方案升级版

内江日报 2017-02-23 11:28 大字

◇本报记者 张小丽

刚刚过去的2016年,注定在内江“三农”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目标,以绿色发展为重要取向,加快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农村,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经济指标均高于或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这不仅使全市“三农”工作实现“十三五”开门红,也开创了内江农业经济、农民收入、粮食产量连续十年较快增长的良好局面。

2017年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年。

站在新起点上,全市各级农口部门按照市第七次党代会为“三农”工作指明的方向,坚持把“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作为主线,全面启动“12345”现代农业产业提升行动,加速推动全市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打造内江农业农村实践方案升级版。

稳中求进

农业经济、农民收入增速实现“十连快”

2016年,“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力促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难点在农村,“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如何稳?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面对新形势下,内江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短板日益凸显,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全市各级农口部门迎难而上,抢抓内江市“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大力发展通道经济,加快建设长江上游重要城市群和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的川南发展格局及脱贫攻坚战役全面打响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力促农业生产稳中向好、农村经济稳中有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在“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2016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经受住了考验。

据了解,2016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207.99亿元,同比增速达到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491元,同比增长9.3%,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三五”的开门红。

记者了解到,这是内江市农业经济连续10年以3.5%以上的增速发展,实现了农业经济的“十连快”。与此同时,农民收入以及全年粮食产量也都实现了连续十年较快增长的良好局面。

回眸2016年,内江“三农”工作交上了一份成果丰硕的成绩单——

2016年,全市脱贫攻坚打赢首战,63个贫困村退出,2.44万人脱贫;

全市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全面迈开步伐,万亩产业示范片建设全面实施,传统畜牧产业得到提升优化,渔业产业全省领先,科研水平名列全省前茅;

新兴产业跨界融合,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农业电商异军突起,农村改革探索推进,农村产权“多权同确”走在全省前列;

农博会成果丰硕,迎春展销会购售两旺,本土企业纷纷搭建产学研平台,与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更加密切……

2017年1月22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上,市中区被评为2016年度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区),市政府副市长、市中区区委书记蒋学东上台领奖牌,并以《深化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大会书面交流发言;资中县被评为2016年度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

生态先行

建设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农村

去年,市第七次党代会将推进绿色发展作为六大重点任务之一,吹响了让内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基本建成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的嘹亮号角。

作为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的重点组成部分,新农村是生态建设的重要战场。市委农工委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创建“四好村”为抓手,加快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2016年,全市5个县区全部完成至少一个省级新村示范片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新村示范项目县区全覆盖。全市采取跨乡镇、跨村规划布局,整合项目、连片推进,建成了覆盖9个乡镇54个行政村4个示范片建设,形成了规模效应,示范作用明显。同时,新村示范片注重村落民居优势产业联动发展,注重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产村一体,不断进行改革创新,走出了一些“内江经验”,隆昌县的“三自一引”、威远县的农业“BOT”模式、市中区的“三化模式”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内江市顺利完成市中区黄河湖,东兴区高梁镇,资中县公民镇、银山镇,威远县连界镇,5个新村重点片建设。

2016年,全市新建成幸福美丽新村300个,较上年同期实现了数量翻番,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585个,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新村示范片全覆盖。按照统一建设标准,推进以“三建四改”和“绿化、净化、美化”为重点的院落整治,制定入户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对古村落、老院落等进行改造提升,保留乡愁记忆。同时实施农村生活垃圾长效治理工程,着力解决农村垃圾乱扔、污水乱排问题,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目前,全市已有319个村实现“建改保”全覆盖、改造农户78997户,建成“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397个;32个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四好村”。

房前屋后,瓜果梨桃,鸟语花香;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坚持绿色发展引领,生态优先的理念下,一批生态文明村,正加速向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农村迈进。

创新引擎

实施“12345”现代农业产业提升行动

送走硕果累累的2016年,迎来充满期待的2017年。

站在新起点上,全市各级农口部门将按照市第七次党代会、市委七届二次全会以及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作为主线,以脱贫攻坚作为首要任务,以农民增收作为核心目标,以绿色发展作为重要取向,统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四好村”创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快建成成渝经济区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

市委农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推动全市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内江市已全面启动“12345”现代农业产业提升行动。

按照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12345”现代农业产业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未来内江市将坚持“绿色生态、统筹发展、市场导向、融合发展、连片推进”五项原则,做响“甜城味”市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做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镇西食品加工园区,培育2万公顷稻田综合种养、百万头内江黑猪、百里休闲农业三个产业带,建设优质粮油、精品农业、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四大功能示范区,提升市中区的柑橘、东兴区的蚕桑、资中县的血橙、隆昌县的木本油料、威远县的无花果5个万亩以上产业示范片。到2020年,“12345”项目实施区域内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50%以上,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农民收入达到17000元以上,总体形成以大千故里优质农产品“甜城味”公用品牌为引领、以两个园区为驱动、以三条产业带为牵引、以四大功能区和五个万亩产业示范片为支撑的特色优势产业经济,成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埋头苦干,争创一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这一目标,一个内江农业农村实践方案升级版,正不断从蓝图走向实践。 (图片均由市委农工委提供)

新闻推荐

威远县供电公司:整治线路跨鱼塘隐患124处

农网线路跨鱼塘存在安全隐患,这些隐患严重威胁钓鱼者的人身安全。2015年初,国网威远县供电公司就把农网线路跨鱼塘隐患整治工作列入年度工作重点,多次召开农网运维工作会,进行专题研究。有关...

威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威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