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有条“西南华尔街”
□ 罗平
宜宾东街为明代老街,名以处于市中区大什字以东,且为城市主干道,故名曰:“东街”。它东西走向,东起丁字口,西至大什字口。明代东街曾建有雕花石牌坊六座,清代建有一座,惜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因拓宽东街道路时拆除。
■ 抗战时期的“西南华尔街”
清代中后期,东街逐渐发展成为宜宾的商业中心,开设有钱庄、票号行、银楼、瓷器、绸缎、饮食、茶旅、照相等业务。民国时期,东街成为宜宾的金融中心,共设有十八家银行,国民政府的四大银行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也设在此街。抗战后期又建有多家银行,如四川省银行、上海银行、聚兴诚银行、川康平民商业银行、云南兴文银行、川盐银行、重庆银行、信用合作联合社等,故东街时有“西南华尔街”之称。
清末,宜宾东街曾设“叙州银元局”,铸造铜元。民国初年,东街出现了银楼、打金房,铸造金银首饰,锤制金箔、锡箔,生产“佛金”与金粉。
东街地处繁华,上世纪四十年代,宜宾著名百货商号“美纶”百货公司、“光大商号”,宜宾著名理发店“长生堂”,宜宾以京菜、面点闻名的“魁顺饭店”“陶园餐厅”“兰香斋”“笃祜茶店”“合叙茶社”等及各大法律律师事务所林立东街,各占一隅,共同构筑东街繁华。
当年享誊川南的著名中药铺“天成堂”“皮仁堂”等也在东街设店,生产的“安宫牛黄丸”“六神丸”等中成药畅销川南及远销外地。
东街夜市兴起于清代末年,至今百余年,民国初期有三五小摊,卖点小吃、面条,或卖点针头线布。由于流动人口日渐增多,商业渐旺,至民国中期摊位不下三十余家,是云贵客商及“背帮”、“挑夫”日日光顾的地方,其后渐成今日百年东街夜市,繁华至今不衰。
■ 宜宾文化兴盛于东街
宜宾文化产业的兴盛也起源于东街,清末至民国晚期,东街的文化书店盛极一时。叙府书店是全市第一家合股民营的书店,民国十六年(1927年)四川威远县人姚吉锋等人合股创办,销售教科书、图书,兼营文具用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短暂停业,复业后改名“育华书店”。建国初,与“介文书局”“复文书局”合并组成“合益联营书店”,1954年转办宜宾市凉姜沟陶瓷厂,书店停业。东街另有数家书店,如“合众书店”“岷江书局”“宜新书局”“建新书局”等等。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宜宾人涂兴益、王茂熙在东街合资创办“新时代照相馆”。1956年公私合营,1978年改为国营,更名"新长征照像馆",占地160平方米,有棕竹外景场地。
■ 曾易名“中正路”“胜利路”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蒋介石到宜宾,从洋码头下船后坐轿行进时,还曾专门在天府银楼旁下轿步行,经此街到府堂坝。东街一度改名“中正路”,因当时百姓对时局不满,后曾有某君出对联以讽蒋。联语云:“方碑里,实欠方,更无碑,方碑何在?中正路,既非中,又不正,中正何存?”
1952年,东街改为胜利路,1979年宜宾地名普查后又恢复为“东街”。
■ 老宜宾的东街美食记忆
在老宜宾人的美食记忆中,最著名的是东街的“岷江餐厅”。“岷江餐厅”是宜宾市政府1959年根据市场需要,经上级部门决定筹建的大型高级餐厅。选址东街大什字口,总投资人民币三万元,用于购买设备和修整房屋,宋文壁任首任经理。岷江餐厅于1960年元旦开始营业,主要承办高级筵席和接待外宾(指当时苏联建桥专家和缅甸造纸实习生)。1966年改名为“红旗餐厅”,后又恢复“岷江餐厅”。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岷江餐厅”除继续承办高级筵席外,也对普通市民供应。由于餐厅名厨汇聚,美食精良,所以餐厅常年生意兴隆,当时的宜宾人都能以在“岷江餐厅”消费而引以为荣。
东街著名美食还有“兰香斋”,专卖熏肉、卤牛肉。清光绪年间,成都什邡人叶兰亭来到宜宾,因其精湛的肉干加工技艺创办肉干加工作坊,因有评价其熏肉、卤牛肉是“如入芝兰之室,而满屋生香”故而得名。“兰香斋”的熏肉是一绝,标准的一公分一坨,半肥半瘦,金黄透亮的,闻到喷香,咬起化渣,味道鲜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兰香斋”生产的产品荣获“四川商业学会优秀奖”自此远销成都、重庆、昆明、汉口和上海等城市,鼎盛时期技工逾百人。
宜宾工商史料曾记载其销售盛况:“每日上市,瞬即一空,稍迟一步,向隅之感”。
建国后,东街建设有东风旅馆,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宜宾全市主要服装布匹批发市场。当时宜宾的主要银行几乎都集中在东街,东街还开设有科技新华书店等。
新闻推荐
内江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2016年12月公共资源交易月报
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完成进场交易项目个(宗),实现交易总额.万元。其中:市本级政府采购完成进场交易项目8个,预算金额.万元,实际采购金额.万元。其中市本级政府集中采购项目6个,采购预算金额.万元,实际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