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突破农副产品销售“瓶颈”“果香”不怕巷子深

内江日报 2016-01-05 23:17 大字

丰收本该伴随喜悦,然而在威远县小河镇小河村,几万斤血橙却因销售无门,让许多村民感到无比焦虑。

农副产品销售,历来是“三农”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对于偏远农村来说,如果不解决销售问题,村民一年的辛苦就等于打了“水漂”。

那么,农副产品销售都有哪些困难,各级党委、政府又该如何帮助村民破解销售瓶颈?连日来,记者深入农村,通过实地采访,收集到一些成功经验——

◇本报记者 易平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姜晓凤 文/图

数万斤血橙遭遇销售难

困境

威远县小河镇山清水秀,素有“茶叶之乡”美誉。小河村8、9组地处场镇边上,湧溪河环绕,水泥公路“小大路”穿境而过。经过近十年的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两组已形成了塔罗科血橙种植规模效应,每年生产塔罗科血橙数十万斤,成为当地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据小河村村主任姜德才介绍,由于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2015年11月、12月期间,有超过10万斤的塔罗科血橙遭遇销售难。后来经过内江日报、内江晚报、内江新闻网等媒体宣传报道后,已销售了一部分出去。

“截至目前,两组还有四五万斤塔罗科血橙滞销,村民希望通过更多渠道将其销售出去。”小河镇政府工作人员说,目前镇政府正在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各种渠道帮助果农扩大销路,最大限度地减少村民经济损失。

据了解,塔罗科血橙于12月至次年1-2月成熟。威远县小河村的塔罗科血橙果形整齐端庄,色泽鲜丽,果大皮薄,肉质脆嫩化渣,汁多味浓,含有天然维生素P和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可溶性纤维素,是含糖分较少的水果,不但营养丰富,还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具色、香、味于一果,堪称“南果一绝”。

“由于小河镇是威远县乃至内江市最僻远的乡镇之一,销售渠道存在一定瓶颈,我们需要广开门路,解决当地的农副产品销售问题。而塔罗科血橙只是农副产品之一。”威远县农业局工作人员说,目前有些成功经验值得果农学习和借鉴。

经验1

新技术 塔罗科血橙“女王”的“保鲜术”

资中县龙结镇是全国闻名的“塔罗科之乡”,而让该镇享此盛誉的是现年46岁的米粮村党支部副书记陈秀英。

1995年,陈秀英一边当水果代办员,一边转行引进培植塔罗科血橙苗子18万株,青见苗育苗15万株。2000年挂果成熟后,利用自己搭建的水果销售网络销售,水果供不应求。当年每亩产量达5000斤,一亩纯收入达七八千元。2006年,她承包110亩荒地,种植了80多亩塔罗科血橙,另外30多亩种植了“青见”、“春见”、“不知火”等,每年产值共30多万元。

据介绍,早在2007年,陈秀英与丈夫共同研究出塔罗科血橙“留树保鲜”技术,延长了自然保鲜时间,提高了水果的延时“附加值”,当血橙进入淡季后,他们的“保鲜水果”才上市,能卖一个好价钱。目前,这一“保鲜水果”技术已在全镇推广普及。

在陈秀英的带动和影响下,目前龙结镇种植塔罗科血橙12000多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塔罗科血橙年产值6000多万元,约占全镇农业年产值的百分之七十。

“果农要想提高塔罗科血橙的附加值,需要掌握一些新技术,这样才能做到种植产量、销售渠道两不误。如果产量上去了,卖不出去,烂在树上和地里,我们就白干了一年。”陈秀英实话实说。

经验2

多推广 高楼镇考察学习促销售

2002年,资中县高楼镇开始种植不知火,种植之初只有500亩,如今整个高楼镇不知火的种植面积已达20000余亩。

由于靠近321国道,高楼镇不知火的销售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这条道路。然而仅仅是交通的便利,并不能成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外出学习、参加农产品展销会等,才是不知火销售成功的重要因素。

2008年,资中不知火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19户农户成为合作社的成员,如今合作社的农户已经超过200户。合作社向农户提供技术扶持,帮助村民进行生产资料包括种苗、化肥、低残留农药等的采购,以此打造品牌。

2011年,由于销路不畅,没有大的订单,上百万斤果子烂在了地里。

后来,合作社带领村民主动“走出去”,到成都、重庆、北京、上海等地学习考察,还多次参加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展销会,将资中不知火推广到全国各地。

现在不知火的销售问题早已不用村民操心,年底成熟的果子,5月份就开始有了订单,曾经烂在地里的不知火如今是供不应求。

2011年6月,资中不知火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功注册商标“贝富尔”,资中县高楼镇不知火有了自己的品牌,现在“贝富尔”不知火产品远销重庆、上海、武汉、昆明、南京、西安等全国大中城市。

经验3

多元化 威远无花果产品走俏市场

在内江甚至在全国各地,威远县的无花果可谓是名气不小。然而,成功之前,威远无花果依然经历了许多困难。

威远县向义镇四方村,从2001年就开始种植无花果。2003年金四方果业有限公司进驻向义镇并成立专业合作社,为当地村民无花果的种植和销售提供一系列的服务。

种植之初,由于经验不足,村民的专业知识不够,采摘过程中导致很多无花果受伤,影响果实品质和卖相,加上无花果本身保质期短(正常情况下保质期不超过40小时)等原因,无花果的销售受到了很大影响。

后来,公司一方面通过到各地参加展销会、农博会寻找客商,到各地的特产店、超市进行实地推广,为无花果的销售打通渠道。另一方面,加强对种植户的采摘培训、告诉农户采摘的时效性,提高采购价格等,使农户增加信心,对无花果的销售又是一剂强有力的保障。

目前,当地无花果的销售形式可谓多种多样:果实上市的当季鲜销、专供特产实体店、批发市场、中药材市场、以及各大超市的专柜……当然,渠道的多元也是因为产品的多元,无花果被加工成果干、果脯、果茶、炖汤料等,加之对无花果进行功效性的宣传灌输,使越来越多的人更加了解无花果的药用价值,这样,具有食用药用双重功能的无花果自然更受市场欢迎。

经验4

三产融合 网上卖产品,线下搞旅游

“我们的电商销售模式可以说是不可复制的,‘三产融合\’为村民带来了很大的好处,通过观光旅游带动一系列的农产品销售。”市中区永安镇石板村村支部书记李君莲介绍说,莲花节的超高人气为石板村带来了许多游客,给当地村民带来了经济收入,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举办莲花节时,不少游客到村民的果树上采摘水果,购买农产品,李君莲便得到启发,三产融合发展,以乡村旅游带动农产品销售的路子被打开。

此外,网络也成为石板村销售农产品的重要平台。微信群供村里农户之间的交流,QQ群供村民进行农产品展示——石板村拥有自己的微信公众服务号,定期推送石板村的相关信息,再通过村民的随手转发,实现了村民自发的宣传。

莲花节上,莲花、荷叶销量不小;时间后移,莲蓬、莲子再成销售宠儿。而石板村的销售形式也是相当“新潮”,微店、网店、特产店成为他们销售农产品的主要渠道。石板村的莲子不仅有自己的品牌,村里人还自己设计包装礼品盒,加上有专业合作社,再通过村民们上网,销售完全不成问题。

如今,三产融合已初有成效,农业、深加工、旅游业三者的完美结合,村民的土鸡、鸡蛋、菜油、粮食鱼等一系列农产品,都得到各地游客和买主的青睐。

破题 打通农副产品销售瓶颈“五要领”

在内江市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乡镇,往往由于交通的限制,许多农副产品销售受到影响。除此之外,信息不畅、缺乏经验技术、生产经营观念等因素也导致农产品销售存在诸多问题。

如何突破农产品销售的瓶颈呢?市农业局产业发展与市场经济信息科负责人说,农产品销售确实存在许多困难,村民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对市场很多情况也不熟悉,加上交通、经验、资金等一系列问题,农村地区的农产品销售问题也就成为很多村民的焦虑所在。

这名负责人告诉记者,要突破农产品的销售瓶颈,一般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改善交通、水利等农村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产品销售提供运输通道以及生产需求;第二,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使每个农户都懂得农产品生产、管理的技术知识,为更好地销售打好基础;第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使农产品生产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第四,修建冷藏冷链农产品加工设施,增强农产品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并能够在供与求的转换中正确反应;第五,对农产品进行粗加工或深加工,增加农产品产业链。

除此之外,信息宣传、积极参加展销会、打造品牌等也是促进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方式。

新闻推荐

威远县供电公司:情系老人 冬日送暖

(赖贻波)去年12月16日,国网威远县供电公司领导带领相关人员前往铺子湾镇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为老人们送去了电热毯和公司的关怀。在敬老院,供电人与老人们嘘寒问暖,亲切交谈,详细了解老人们的...

威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威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