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桑—菜套作 省了土地鼓了腰包

四川农村日报 2015-09-17 00:16 大字

桑树间套作辣椒等矮秆作物。

□本报记者 刘佳特约通讯员 唐兆权 文/图

大头菜是威远县向义镇的传统作物,但今年大头菜的市场行情低迷,给全镇农户增收带来较大压力。而另一方面,随着农旅融合发展,果桑的市场价值近年来逐渐得到人们认可,走进了向义镇的不少村落。

面对日益紧张的用地难题,威远县一家果业公司的负责人王国友尝试在向义镇大冲村果桑种植园里套种大头菜。目前“桑—菜”套作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效,将成为当地村民的又一个增收利器。

大头菜跌价土地吃紧如何化解双重压力

近日,记者走进向义镇大冲村,看到农户的地里刚收完玉米,不少土地空出来。大冲村村支书吴金容说,这些空地是准备用来种大头菜的。

“大头菜一般从每年9月初开始播种,10月移栽,次年1月采收。10月份以后,全村每个角落都会种上大头菜,场面相当壮观。”吴金容告诉记者,全村共有1800多亩耕地,到了栽种大头菜的时节,村民会在荒山、空田、河坝边等地方种上大头菜,能栽一个算一个。这样种下来,每年该村能种大头菜2550亩,每亩产量能上6000斤。另外,大冲村还带动周边村落种植大头菜4.5万亩。

在村公路旁,一辆大货车停在路边,村民张琦正同几名帮手,忙着将腌制好的大头菜叶装车。他们说,今年大头菜的价格很便宜,每斤卖七八角钱以上,才稍微有点赚头。眼下马上又要开始种大头菜了,为了清仓,农户们便以每吨700至800元的价格,将腌制的大头菜叶卖掉。

“村里外出务工的少,家庭收入除了靠就近务工,就是靠农户自产自销大头菜了。”吴金容介绍,“不过,目前大头菜产业面临危机,前年鲜大头菜1元一斤,今年跌到了六角一斤,这种情况很挫伤村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因为在家种大头菜的农户较多,村里土地也十分紧张。”

怎样才能既节约土地,又提高效益呢?大冲村为此想了许多办法,去年村里引进一家果业公司,流转110多亩土地发展果桑园,既美化村落,又吸引游客观光采果。公司负责人王国友采取“桑—菜”套作模式,同意农户在果桑园里种植大头菜、花生、大豆、辣椒等矮秆作物。

桑园里套种矮秆作物巧安排一举多得

记者在果桑园里看到,园里的果桑约有1个半成年人那么高,行间套种着花生、大豆、辣椒等,即将迎来丰收。

王国友介绍,把果桑与大头菜等蔬菜套作,其实是打了一个时间差:大头菜1月采收,此时桑树已经落叶;在3—4月,桑葚迎来采收,采收后要对桑树进行修枝,然后种花生、辣椒等;到8月桑树叶子很繁盛的时候,就该采收花生、辣椒了;到秋冬时节桑叶掉落后,地里又可种大头菜。

套作会不会让蔬菜减产呢?大冲村的杨泽彪去年流转给王国友3亩地,在其中套种了大头菜,产量几乎不受影响。“去年种植大头菜时正值冬季,桑叶已被果业公司摘去做茶,不影响大头菜的生长。”杨泽彪说。

记者观察发现,王国友去年种下的都是成树,这是为什么呢?“从小树苗到挂果期,需要三年时间。如果使用小树苗,不仅多两年流转费和人工费,而且在三年里看不到果桑园的效益,容易打击村民积极性。而采用成树不仅能绿化乡村,还能提前进入盛产期,让每亩桑葚产量达到2吨,效益更加明显。”王国友说。

目前,“桑—菜”套作模式已在向义镇大冲村、解放村推广,种植面积共400亩。“选择这种模式是三方受益:我收桑葚作原料,政府有了打造旅游的风景,老百姓来打工,还有土地流转收入,另外农户仍旧可以在地头种植庄稼赚钱。当然,这些作物必须是矮秆作物,比如花生、魔芋、黄豆、青椒、大头菜等,像玉米这样的高秆作物就不行。”王国友说。

对于这一套作模式,内江市农业局蚕业站站长骆文认为,由于桑树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土壤肥力不会受影响,可以常年这样套种下去,而且这个桑树品种属于果叶兼用型,村民将来还可以用桑叶喂蚕增加收入。

新闻推荐

柠檬树怕冷 冬管措施宜简单

王宗慎在进行柠檬冬管。□特约通讯员唐兆权文/图果园冬季管理,一般都少不了清园、修剪、施肥、刷干、打药治虫防病等一系列的措施。可近日,笔者在威远县龙会镇水库村,请柠檬种植大户王宗慎介绍柠檬...

威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