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把保护乡镇饮用水源进行到底

内江日报 2015-07-03 00:29 大字

4月16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十条35项”具体措施,把政府、企业、公众攥成一个拳头,向水污染宣战。聚焦内江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以下简称“水源地”),污染情况怎么样?保护措施落实了没有?喝了到底安不安全?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本报记者 韦小梅 文/图

启动“一源一档”

实现饮用水源管理常态化

姓名、年龄、家庭住址、是否是共产党员、从事什么工作、有没有受过什么奖励或处分……这些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个人档案。

全市96个“水源地”也不例外,今年9月1日前,都将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档案。

记者从内江市环境保护局农村生态科打探到,当前该局已经制发了《关于建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档案管理制度的通知》,从6月份起,分为整理归档、检查验收、完善提高三个阶段进行,将于年底前完成。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内江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监管,实现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管理常态化,有效预防和处置涉及饮用水源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档案中到底“藏”了哪些东西?这些东西对内江市加强“水源地”的环境监管有何意义?7月1日,记者与由市、区环境保护局工作人员组成的建档小分队一同前往位于市中区的重要“水源地”之一——黄河湖水库。

黄河湖水库,距城区14公里,属沱江二级支流乌龙河支流桂溪(泥河)。紧邻朝阳、凌家、永安、伏龙等乡镇,承担了为上万人供给饮用水的重任。

近年来,市区党委、政府,以及市区环保部门在加强黄河湖水库水污染治理上做了大量工作,如:取缔排污口,取缔库区网箱养鱼、肥水养鱼,取缔上游乌龙河网箱养鱼,在周边的凌家、朝阳、凤鸣等乡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但从当前的现状来看,该“水源地”环境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记者在现场看到,黄河湖水库周围存在村民随意倾倒垃圾的现象,发出阵阵恶臭;水库以及保护区并没有设置相应的隔离设施;一级保护区内距离取水点不到200米的水域,还有人在开展水上娱乐项目。

建档小分队到达后,一边开展调查一边开始建档,建档内容涉及水源地名称、水源地编码、水源地类型、取水口的经纬度、监测项目指标、监测时间、水质类别、主要超标因子、富营养化程度等方面的情况。

“这只是《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信息表》,”内江市环境保护局农村生态科负责人周世雄说,档案还包括《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表》、《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信息表》、《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日常巡查及整治情况记录表》、《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风险源信息表》等,实行的是“一源一档”。

而且这些档案不是“死”的,“水源地”最新状况如何,水质怎么样,档案都将“说”得清清楚楚。“水源地”存在什么问题,从哪些方面寻找解决措施和方案,建成后的档案也能在第一时间提供最权威、最科学的依据。

据介绍,建档案只是第一步,以后内江市环境保护局将联合各县区环境保护局以及“水源地”所在乡镇,定期对“水源地”水质进行监测,加强日常巡查、监察,开展各项整治和保护,并且把每一项与“水源地”相关的信息都更新到档案中。

比如:今年下半年将在黄河水库一级保护区内建设1000余米围栏,在黄河湖湖面建4000平方米生态湖床,湖区修建标识标牌,在凤鸣、朝阳再建2个污水处理设施,这些新情况都将逐一登记到档案中,被进一步跟踪督察。

此外,还将把全市所有“水源地”档案会集在一起,形成“水源地”档案库,实现对“水源地”的常态化、科学化管理。

决心“消灭劣Ⅴ类”

努力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

饮水安全,关系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保障。尽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强力推进实施了“河长制”、集中式饮用水源污染专项整治、濛溪河饮用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等工作,在保障城市饮用水源环境安全方面取得了实效。

但农村饮水安全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数据显示,全市96个“水源地”中,达到Ⅲ类水质的仅有40个。

内江市环境保护局专业人士分析说,一是大多数“水源地”供给人数少,而且“水源地”数量多、分布分散,保护起来十分困难;二是“水源地”周边村民长期直排生活污水,还有不少业主利用“水源地”进行网箱养鱼、肥水养鱼,直接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和水环境质量下降。

■对策一: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

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是实施饮用水源环境监管的基础。早在2006年,内江市人民政府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分别出台了《内江市东兴区/市中区/资中县/威远县/隆昌县建制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规定》,对各县区建制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作了进一步明确,要求各县区按要求执行。

■对策二:完善各项考核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市人大通过了《关于加强全市城乡饮用水源保护管理的决定》,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沱江水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内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内江市“十二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江市“十二五”城乡总体规划》和《内江市“十二五”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中均有专章(节)对全市饮用水源保护作了具体规划部署。各县(区)政府也出台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相关文件,构建了责任目标考核机制,有力推进了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的开展。

■对策三:取缔7个劣等“水源地”

据了解,在2006年以前,全市的“水源地”有103个。随着饮用水源整治工作的推进,内江市先后取缔了位于市中区的靖民水库、八一水库、黄茂溪取水点,位于东兴区的太和村周家湾抽水站、双才水库,位于威远县的三岔河水库等,累计7个“水源地”。同时,积极与水务部门、自来水公司对接,在取缔的7个“水源地”内广泛铺设自来水管,让农村群众像城市居民一样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对策四:整治保护7个“水源地”

今年年初,内江市政府再度发力,投入资金5449万元,启动了对7个供给量在5000人以上且水质为劣Ⅴ类的“水源地”集中整治工作。

整治对象包括,黄河湖水库、八一水库、靖民水库、解放水库、工农水库、船石湖水库、曹家堰。截至目前,已有5个“水源地”动工,剩余的2个“水源地”将于8月动工,年底前完工。

其间,市区政府、市区环保部门将结合实际,采取集中供应自来水、设置(更新)标识标牌、采取隔离措施、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立“水源地”联席会议制度、开展“水源地”保护宣传教育、创新“水源地”管理机制等措施,决心“消灭劣Ⅴ类”,努力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

新闻推荐

“旗帜”的力量——记威远县向义镇大冲村党支部

◇本报记者李仁胜文/图威远县向义镇大冲村曾是有名的穷村,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如今,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538户1705人,耕地面积1638亩,村党支部现有党员...

威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威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