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村公路:要建 更要“养”

内江日报 2015-07-22 00:22 大字

◇本报记者 易平 唐璜 实习生 姜晓凤 文/图

今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内江市按照 “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原则,进一步提高了村道服务能力和运行水平,为沿线村民提供了增收、致富、奔小康、可持续发展的渠道,为扶贫工作奠定了基础。

但是,部分村道养护不到位、破损严重,一些地方还存在“断头路”。

“要想富,先修路”、“建好乡村路,快速奔小康”、“管好村道,发家致富”……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顺口溜,生动道出了顺畅的交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乡村公路

农民致富“康庄道”

威远县新店镇金莲村到镇西镇场镇,相距约16公里的路程。过去由于村道凹凸不平,坑坑洼洼,即便是坐车,两地之间也需要两三个小时。自从修好了水泥公路,实现了“村村通”后,两地往来仅需半小时,给村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7月17日上午,记者从新店镇场镇出发前往金莲村。只见沿途平整的水泥公路两边,到处堆放着水泥、河沙、红砖和条石等,村民们修房造屋、修建鱼塘,干劲十足。

村民付文安等介绍说:“从新店镇到镇西镇约16公里,沿途有10个村,村民三四万人。过去穷得叮当响,原因是公路两边的山很高,中间矮,路太烂,农产品卖不出去,相当一部分烂在地里。”

“自从这条村道修好了,通过国家项目投资修建了鱼塘发展养殖业,产权归属村委会,村民可承包堰塘养鱼和抗旱,大春期间栽秧子,一塘多用。”村民李金辉告诉记者,仅去年,他家通过这条村道运输出去交易的水稻、玉米、大头菜等就获得上万元收入。

东兴区柳桥乡龟山村至顺河镇场镇的公路是今年春节前竣工的村级水泥公路,全长约15公里,途经五六个村,受益人口近2万。

记者日前到顺河镇白花村采访时,看到5组村民张银良在地里采摘海椒,他说:“今年我种了1亩海椒,前两天有几位城里人自驾游,一下子就买了几十斤。如果没有修好村道,我只能像过去一样,背着几十斤海椒到五六公里外的场镇上销售,很辛苦。”

“村道是今年春节通车的,这条线路比较偏僻,空气好,水质好,陆续有一些城市里人来这里徒步、钓鱼、照相。”同组67岁村民徐东琴说,“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留下老年人留守。前段时间好些在外打工的村民都说想回来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这都是村道修好了的结果。”

连通城乡

美丽田园迎客来

对市中区靖民镇长安村的村民来说,两三年前如果想逛一趟内江城区,那是相当不容易。仅坐班车就需近一个小时,遇到下雨天车速慢,花费时间就更久。而现在仅十来分钟,内江经开区的幢幢高楼大厦就出现在了眼前。

7月16日,记者来到长安村,看到交错纵横的村道犹如蜘蛛网,四通八达。“前些年可不是这样,村上是泥巴路,出村进城要绕很大一个圈子。后来通过新农村建设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国家投资修建了四五条水泥路,实现了村村通、组组通、户户通,村民的生活一下子向前迈了好几大步。”几位受访村民乐呵呵地说。

“村道直通城市干道,一下子就缩短了城乡距离。” 热心村民谢力过去在外地打工,曾干过导游。回到家乡后,他发现家乡的交通日趋便利,吸引了不少城里人来此游玩。于是他与亲戚朋友商定,修建了一个相当有规模的“农家乐”,生意还不错。“吸引城里人来这里玩耍的不仅是岩石树根、独特菜肴,更重要的是村道来去方便,即使徒步也不过一个多小时。”谢力感慨说,“建好乡村路,快速奔小康”这句话真是一点不假。

“这一两年,资中县公民镇修建和改造了不少村道,水泥路四通八达,现在村民出门方便多了。”7月16日,记者来到公民镇感应庵村7组采访,聊起水泥路带来的变化,村民们赞不绝口。

感应庵村山清水秀,民风纯朴。新修建的村道 “广高路”路面干净整洁,一边是碧波荡漾的荷花池,一边是清澈的水库,水面上有白色的鸭群欢快地嬉戏,与远处的民房和翠绿山坡,在蓝天白云下,共同构成一幅美好的田园风光图。

村民黄国民说:“我们这里相对比较偏避,以前交通不便,一条泥巴路制约了村民的生活,大家都穷怕了,青壮年全部都外出打工了,家里只留下老人、妇女和儿童。现在村道修好了,偶尔也有城里人来此徒步,钓鱼。我们这里有山,有水,有果园,种出来的庄稼和水果特别好吃,如果有人来投资修建‘农家乐\’,生意应该会不错,因为有城里人把这里的风景称为‘小三峡\’,我们也觉得有这个味道。”

交通会战

建村道快马加鞭

近来年,内江市农村公路建设如火如荼,广袤乡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据内江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蒋宏介绍,内江市是农业大市,历史上农村公路建设欠账较多。而近年来,内江市通过“三年交通大会战”、“五年公路攻坚战”、“新农村建设”、“农村扶贫工程”等,农村公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村道的建设与改造,走在了全省前列。

如2014年,全市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10.09亿元,占总投资的252%;建成农村公路改善工程247.6公里,建成安保工程422公里,建成渡改公路桥3座,分别占目标任务的103%、 132%、 300%。目前,全市村道共有6258条,总里程达6040.506公里。

今年内江市农村公路建设预计总投资4亿多元,其中:投资12600万元,完成农村通村水泥路210公里;投资11064万元,完成农村重要乡镇连接线92.2公里;投资16364万元,完成农村公路改善工程124.8公里;投资720万元,完成新农村示范片公路14.4公里;投资7545万元,完成农村公路渡改公路桥7座。截至6月中旬,全市已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3.08亿元,占计划建设总投资的63.8%;计划建设里程441.4公里,实际开工建设里程514.1公里,开工率为116.5%,完成建设里程298.4公里,完工率67.6%。

据了解,内江市各县(区)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通组公路和“户户通”道路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正在实施农村通组公路和“户户通”道路建设试点工作,全市确定了8个示范乡(镇)、83个试点村的通组公路和“户户通”道路建设,需建通村公路102.08公里、通组公路147.44公里、入户道路189.17公里,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进内江市农村公路建设深化发展。

任重道远

修好还须管护好

村道,对推动内江市偏远山区扶贫工作,帮助和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可以说是功不可没,有目共睹。但是,通过国家项目投入巨资修建的村道,如今却面临监管方面的尴尬。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村道一般比较窄,比较薄,无法承载大型货车,不少地段的村道用“障碍桩”进行限制,但有许多“障碍桩”却被人为拆除,导致一些村道被压烂压坏,无法通车甚至无法行走;村道日常养护经费缺口大,部分县、乡、村已出现欠账养护现象,导致部分村道失养;一些村道存在使用安全隐患,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村客货运输发展。此外,部分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较为淡薄,摩托车、非客运三轮车搭人超载,小型货车客货混装、超载运输等安全问题十分突出。

蒋宏介绍,目前全市农村公路列养率已达到100%,经常性养护率县道从99%提高到了100%,乡道从65%提高到了75%,村道从40%提高到了60%。“也就是说,村道的养护率才60%,还有较大的提升管理空间,特别是一些边远村道,精细化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蒋宏分析,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农村公路养护不到位。

一是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体制不完善。内江市2007年成立的内江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公室,机构设在市公路局,但是至今仍为临时机构,无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工作开展较困难。(县)区、乡(镇)两级管理体系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一套人马几块牌子”的现象依然严重,管理职能职责未落实到位。

二是对通组公路建设政策不明确。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深入、路网覆盖广度的提升以及农民群众对出行要求的进一步提高,通组公路的建设已提上议事日程。但根据国家相关交通建设的规范要求,通组公路的含义、建设程序、建设标准、筹资方式、质量监管、补助政策等还不确定,目前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运行还不统一规范。

三是建设技术标准偏低。“十一五”时期和“十二五”初期建成的通村水泥(油)路,路面宽度大都为3.5米左右,达不到四级路技术标准,有些乡道路面宽度也只有4.5米,达不到双车道通行条件。大部分县乡道路面结构层也只是采用在一层基层之上铺筑一层面层的“单基单面”结构形式,承受行车荷载和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四是现有公路网络化程度低。内江市县乡骨干道路和重要通道等已基本完成,不过主要乡(镇)缺乏高等级公路连接,交通干线普遍分布不均,主、次、支配搭不合理,干线不突出,部分镇与镇、镇与村、村与村、村与组的连接线和出境通道尚未贯通,还存在一些断头路或断头桥;农村产业园区公路密度较小,农村公路网络化程度低,导致路网结构失衡的问题较为突出,对国省干线的分流能力和农村公路的汇聚能力不足,无法较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公路的要求,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足,“十三五”规划中,需要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新闻推荐

威远县供电公司:成立应急救援抢险队

(钟信)7月14日,国网威远县供电公司应急救援抢险队正式成立。一直以来,威远县供电公司高度重视电网安全应急抢险工作,及时落实上级应急管理工作规定和应急物资、装备、队伍管理的具体要求。...

威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威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