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风雨500年:威远老城墙旧事

内江日报 2015-06-14 00:37 大字

威远县老城墙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原城墙周长约1280米,高6米,按东南西北方向各设大门。500年来,城墙屡建、屡毁、屡扩、屡修,现存840余米城墙及部分门楼,2012年被列入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的城墙根下,形形色色的人们在此川流不息。传统剃头匠、中医艾灸、百货杂铺……混合着人力三轮车“丁丁当当”的响声,俨然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本报实习生 黄小梅

■ 老城墙的历史

威远老城墙一共设有东南西北四个大门,从北街直行,穿过条石砌成的拱形大门,就是保存比较完好的北门。面对清溪河的大门正中间,横书三个大字“北拱宸”,城门上面是一座双层三开间、形制极为完整的古楼。

据《威远县志》记载,明正德七年(1512),威远动工修建城墙。当时修建的城墙周长384丈(约1280米),高1.8丈(约6米)。城墙共设四门,上覆以平楼,嘉州刺史胡赞宗题写四门扁额:东宾阳、南来熏、西庆成、北拱宸。次年,典史侯璧又在城西筑护城台。明万历八年(1580),威远知县邹凤仪将城墙加高三尺,增设雉堞,用石砌马道,并改题四门匾额:东望白、南文明、西崇嘉、北拱成。

经历100多年风雨之后,至清雍正七年(1729),威远重新置县时,老城墙已仅存基址,四门也只有一洞。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县王樗芳倡筑土墙,但没有维持多久就倾倒了。到了乾隆三十三年(1768),知县李南晖议请建石质城墙,于乾隆三十五年三月动工,次年三月竣工,四门仍建城楼,楼上各有题额:东门名景春,题额为“青阳侯国”;南门名寿昌,题额为“文明成化”;西门名望嘉,题额为“帝子遗封”;北门名拱宸,题额为“清流环带”。城门名与题额皆由知县李南晖所题并书写部分。

威远县史志办工作人员冷国文告诉笔者,威远老城墙于嘉庆十二年(1817)、咸丰十年(1860)、光绪十二年(1887)作过小修补。民国时曾开小西门,民国三十三年七月,城南门内侧墙有局部坍塌。直到1949年,整个城墙都基本完好。1953年后,为建设需要,南门、小西门和西门以及三门间的城墙陆续被拆除。至今仅存北门和东门,其中北门城楼基本完好。

另外,据威远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徐超介绍,威远老城墙作为至今川南保留较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它的包围面积达225784平方米,具有鲜明的明代特色,其总体布局摒弃了方整规矩的古城形制,大胆采用自由式布局,利用丘岗、山峦筑城墙,利用河流为护城河,形成了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城垣风光。

现存威远老城墙840余米,城墙墙体、女墙、垛口、城楼、角楼、城门和护城河保存完整,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 老城墙下的老行当

沿着斑驳的城墙,行走在黄桷树绿荫大道下。突然,一缕草药燃烧后散发出来的香味吸引了笔者,循着这个味道,笔者在人群中见到了正在给病人做艾灸的钟世安夫妇。

钟世安出生在中医世家,从小就跟父亲学习中医的相关理论知识。忙的时候,还要跟随父亲一起上山采药,“那个时候的条件差,我们都是自己到山上找草药给病人治病,哪像现在这样方便哦。”钟世安不紧不慢地说道。

钟世安左手拿着一个装有艾草的白色塑料小瓶,用食指轻轻从瓶里抠一粒花生米大小的艾团,轻按在患者的穴位上。经过香的引燃,艾草散发出特有的香味,在热气与药理的共同作用下,以达到祛除病痛的功效,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艾灸。

由于长期搓艾团,钟世安的大拇指和食指已经染上了黑色的印迹。钟世安说, 艾灸是传统中医疗法,他家世代为中医,他自然而然传承了这门手艺,在城墙下行医已19年。钟世安的妻子花了三四年的时间,跟丈夫学会了艾灸,夫妇俩表示,老城墙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一个无声的见证者,默默地陪伴着他们把传统中医传承下去。

除了艾灸,在威远老城墙下,还保留着传统修面理发、掏耳朵、卖麻糖、老式照相等老行当。

■ 老城墙的陈年旧事

威远老城墙就像一个忠厚的卫士,静静守候着城里人几百年的生活。关于它的记忆,附近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能说出个一二。

“这个城墙的历史已经有好几百年了,李南晖当‘县长\’时重新修建的。”被问及城墙的历史时,威远老居民——87岁的周世全打开了话匣子。他记得,在他小时候,城墙下面有打铁的铺子,整日都有敲打铁块的声音,甚是热闹。从东门往前走二三十米,有一个很陡的斜坡,斜坡下面便是清溪河,当时河面宽阔,来往船只很多。而在码头旁边,不知何时自发形成了一个“人事部”,许多人都去那里“写活路”。

周世全说,农忙时节,他也曾到码头“写活路”,主要是帮大地主种庄稼,种一季庄稼,能领到为数不多的工钱。但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能挣点“盐巴钱”已属不易。

家住东门旁边的老居民谭淑华说起老城墙也是滔滔不绝。儿时的她,经常跟小伙伴一起到河坝头耍,抓螃蟹、踢毽子、跑猫儿。到了冬天,河面会结冰,小伙伴们都喜欢到河边耍。

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早年清溪河涨大水,河水漫到城墙脚下,都没有把城门冲垮。那时,调皮的她同几个小伙伴一起坐在城墙上洗脚。一些大人还拿起钓鱼竿,站在城墙上面钓鱼。“我记得家里被水淹过,有人事先就在广播里喊‘要涨水了,大家注意到\’,还组织人员给我们搬家。”她指着面前的东门津津乐道。现如今,东门被填平一大半,原来100多级的石阶被填后只剩下十多级。

笔者走进一看,东门四周的石头已经风化,在拱形门顶处,有一块二三十厘米厚的木条,据谭淑华介绍,这木条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以前用来关闭城门用的。在她印象中,城墙的四个大门到了晚上就要关闭,解放前有专门的打更匠打更。到了夏天的夜晚,大家都搬床凉席躺在城墙边吹河风纳凉,顺便扯一把旁边的野草驱蚊,效果还非常好。

■ 老城墙下的“慢生活”

以城墙为边界修建的滨河公园,是威远县城最热闹的地方。吃完午饭,一些老年人就慢悠悠地散步来到河边,通常他们都会自带一副“戳牌”(川牌),约上两三个人,就可以围上一桌。其中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爷爷告诉笔者,他们都是素不相识的人,大家在一起打牌只是娱乐,从不打钱。

放眼望去,滨河公园人气很旺,每个亭子里都坐满了老人,其中一个亭子里的氛围非常浓,一个约摸60岁的老人声音洪亮地讲着乾隆皇帝的故事,旁边围了一圈听众,讲到激动处,他还要站起来比划一番。

笔者还以为他是个讲评书的,向周围人打听才知道,他只是一个懂点历史、喜欢摆龙门阵的市民而已。不过,看他讲话的“阵势”,以及听得津津有味的听众,就知道他的龙门阵很吸引人。

顺着东门往北门走,人群中一个老人坐在花坛边,正拿着笔在速写本上勾勒一张人物肖像。这位老人名叫黄树华,2008年开始自学绘画,黄树华介绍,他喜欢带着装有各种颜料的铁盒子,到滨河公园作画。“我喜欢在老城墙脚下画画,这里的氛围能让人静下来。” 他说。

到了下午五六点钟,老城墙下的人更多了,娱乐活动也更加丰富多彩,唱歌跳舞的、下象棋的、喝茶聊天的,混合着城墙脚下卖杂货的各种吆喝声,整个场景犹如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新闻推荐

王世清李思云坐落在威远县严陵镇园丁街号的房屋即所有

王世清、李思云坐落在威远县严陵镇园丁街137号的房屋,即所有权证号为威远县房权证严陵镇字第201204183号的《房屋所有权证》,宣布作废。特此公告威远县房地产管理局2015年6...

威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威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