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聚焦内江市麻竹产业:种“竹”铺出致富路

内江日报 2015-06-17 00:36 大字

内江市自1998年以来,充分利用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契机,大力培育和种植优质笋材两用麻竹。

17年,弹指一挥间。内江市麻竹产业从无到有,已发展壮大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市场化运作体系,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走出了一条生态和经济双赢的产业良性发展道路。

麻竹,这种曾经不起眼的植物,现在给我们带来了一连串的增值效应:昔日荒山如今变成竹海旅游景区,麻竹成为丰富的环保资源,竹笋作为绿色食品丰富餐桌延年益寿,竹林改善生态环境调节空气带来鸟语花香,农民增收喜笑颜开……

◇本报记者 易平 唐璜 文/图

1

内江市多处现“竹海”

市民休闲好去处

今年底,“成渝高铁”即将通车,隆昌县界市站附近有一片竹海,市民称它“内江的小竹海”。

去过那里观光的游客,大多会认为这片美丽的竹海是原始风景。其实不然。17年前,这里还是荒山或坡地,经过当地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才形成了现在这种自然风景区。

据隆昌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界石竹海也叫隆昌竹海,它是内江最大的、种植麻竹最多的地方,目前栽植成林近万亩,其中竹海核心地段有一条长约15公里的小路,浏览一圈要花去一天的时间。

6月13日,记者从321国道经普润乡至界市镇的公路中段,到达石佛村后,有一块路牌指示右转进入村道水泥路,经过蔡家寺小学后左转,进入包家山村,这里与重庆市涂家桥村相连接。

记者沿着这条小路行走,两边竹林映入眼帘,茂盛如绿色海洋:一望无际的竹林枝繁叶茂,各显丰姿;进入竹海深处,更见绿烟霭霭、清气飘浮。清风徐来,群竹婆娑起舞,摇曳荡漾,身临绿色的竹海,俨然置身天然氧吧,使人身心得到宁静。

记者站在高坡上看竹林,景色更壮观,四周竹波荡漾,竹子密集又粗壮,翡翠般的竹林遮天蔽日,更显翠绿幽深。

一位叫宋彪的中年男子坐在竹林里的一块石头上玩手机,他的老婆在不远处放羊,他说:“我和老婆都是西昌人,10年前来到这里,一直居住在亲戚家中。我们发现这里的空气特好,所以也就不想离开了。”

记者注意到,通往竹海的路上有一口山泉,出水口摆放了一二十个桶,三四个村民正在等待接水,“竹海流出来的水是真正的纯净水。”现年65岁的肖富和是重庆市涂家桥村的村民,他说:“麻竹的作用太大了,既美化了环境,又净化了空气,纯洁了地下水,随便怎么喝都不会拉肚子。”

记者试着喝了几口,感觉与一般的瓶装矿泉水不一样,其口感爽口而微甜。

6月14日,记者来到东兴区杨家镇石盘村、观音井村,这里山峦起伏,竹林参天,空气清新,峡谷幽静,麻竹成林,内江驴友称这个竹海世界为“忘忧谷”。

这里除了当地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几乎没有外人来此游玩,非常宁静,走入其间,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忘忧谷”不虚此名。村民雷孝海说:“这片竹海是10多年前栽种的,现在已经成片了。”

其实,界市竹海、杨家竹海只是内江市众多竹海的代表,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小竹海,共同构筑了内江一道独特的自然风景,为内江市开放和打造乡村旅游、农家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13万亩麻竹扎根乡镇

成农村支柱产业

6月15日,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目前,全市共栽植麻竹13.54万亩,涉及全市108个乡镇,其中栽植面积在2000亩以上的乡镇15个,1500~2000亩的乡镇13个,1000~1500亩的乡镇14个, 500~1000亩的乡镇24个,500亩以下的乡镇42个。

据该局造林科科长余国民介绍,内江人多地少,干旱频繁,是典型的川中丘陵农区。由于历史的原因,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森林覆盖率低,林业经济占农村经济的比重微不足道。

17年来,内江市全面发展麻竹产业,“到2014年,全市以麻竹为主的笋用竹林基地约15万亩,年产麻竹等竹笋25万吨,年产干鲜笋系列产品10万吨。”市委、市政府已决定把麻竹产业作为农村支柱产业来加以发展。

3

改善生态环境

竹林调节空气是能手

记者走进内江市多处竹海,不时听到鸟儿欢快的叫声,令人心情舒畅。

“内江市选择和推动麻竹产业,生产发展了,农民增收了,生态改善了,家园更美了,保护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余国民科长说。

据测算,麻竹产业对内江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如2006年大旱期间,市中区森林覆盖率最高的龚家乡(40%)的林业生态在调节气温、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方面都明显优于森林覆盖率最低的乡(10%)。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多年未见踪迹的一些禽鸟类,现在也回来了。据调查,仅落脚隆昌县的新增野生禽鸟类就有20多种,初步展现出了野禽留恋忘返,人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观。

当前,内江市生态旅游业发展得如火如荼,“看一眼,带不走,能赚钱”的生态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如依托东兴区双才镇麻竹基地创办的巨森农家乐,以及隆昌县的古宇湖、云顶寨等旅游区,都是借助退耕还林政策,带动了以农家乐为主的休闲旅游。

4

经济效益好

竹笋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来哟,这是沱江乡的麻竹笋,味道好得很,凉拌、熬汤、煎炒都可以,味道鲜嫩清香,价格不贵,有大有小,快来买哦……”6月12日上午,记者在邱家嘴农贸市场看到,一竹笋摊位前挤满了市民。

记者看到,竹笋因大小不同,每斤价格 3.5~5元。这位叫李桂仙的中年妇女很会推销竹笋,她说她家十年前种植了2亩麻竹,第三年开始到现在,每年都要收获数百斤竹笋。“今年竹笋又丰收,我在邱家嘴、桂湖街、临江小区等菜市转着卖,估计这个季节可卖千元左右。”李桂仙高兴地说。

威远县龙会镇坝上村村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0年前种植麻竹,每年每亩国家补助230元,肥料钱就够了。管理得好的话,可产竹笋2吨以上,至少有800元的纯收入。

该村通过改造老竹林和“四旁”土地种竹400多亩,全村麻竹种植面积达1219亩,90%以上的农户种上了麻竹,村民们都说种麻竹比种地更划算。

不仅如此,麻竹产业还带动了种养循环增产壮大,很多村民利用林间或空地养羊、养兔、养鸡,利用产生的农家肥育竹,实现了养殖增收、竹笋增产。

隆昌县界市镇林间养羊2000只以上,年可增收20万元,大户许自城种了170亩麻竹,一年仅林间养鸡就赚了三四千元;龙会镇坝上村村民林间养鸡、养兔分别上万只,年可增收40多万元。

5

深加工造纸

丰富的生态原料

6月11日上午,夏季的太阳已十分毒辣,可在东兴区白合镇白合村12组,有10多位村民在一个空旷的土坝前,有的扛麻竹,有的在用机器加工竹子。刚才还是长长的竹子,瞬间被机器切割成竹片,通过机器带往一辆大型的载重车上,准备销往成都、重庆造纸。

据现场负责人吴贵介绍,10多年前,这个片区的白合、杨家、顺河等乡镇种植了上万亩麻竹,前些年就开始利用麻竹深加工,主要用作造纸的原料,麻竹是丰富的环保生态原料。

“一根麻竹从发芽出竹笋,到长成竹子,一般需要三四年时间,生长极快。”吴贵说,竹子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一般情况下,每亩可产成竹15吨左右,仅麻竹加工打碎一项,每亩就有万元左右的收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内江市各乡镇的麻竹产地,大都有这样的加工打碎场。初步估算,全市每年加工麻竹数十万吨,成为竹农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6 竹笋富含纤维素 成市民餐桌“常客”

“我过去就是厨师,竹笋是绿色食品,夏天吃最好,可清热解渴,对咳嗽、小便不利等很有好处。竹笋可用来炒菜、煮汤、煮粥,老年人常吃能延年益寿。” 6月15日上午,家住市中区民族路、现年72岁的林大爷在桂湖街农贸市场购买了5根竹笋后说。

有很多市民在购买竹笋,那么,常吃竹笋对身体有何好处呢?

中医医生周德君说,竹笋一年四季皆有,春笋、冬笋味道最佳。烹调时无论是凉拌、煎炒还是熬汤,均鲜嫩清香,是人们喜欢的佳肴之一。竹笋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本身可吸附大量的油脂来增加味道。竹笋富含纤维素,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消除积食、防止便秘,故有一定的预防消化道肿瘤的功效。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竹笋性味甘寒,具有滋阴凉血、清热化痰、解渴除烦、利尿通便、养肝明目的功效。

周医生说:“由于竹笋中含有较多的草酸,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儿童正在长身体阶段,不宜多食;有尿路结石者也不宜食用。有些人对竹笋过敏,则应忌吃。”

新闻推荐

威远县界牌镇开展“送安全知识到操作手”活动

(李秋)近日,威远县界牌镇政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送安全知识到操做手”活动。参加活动的有镇安委会领导、镇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负责人以及相关企业负责人、企业员工。此次活动由镇分管领导带...

威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威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