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转土地 规模种植 无花果变“幸福果”
3月30日,威远。气温攀升,让人有点进入夏天的感觉。
28岁的威远县文丰村村民王强,正在给自己管护的无花果施肥、修剪树形。“我和爷爷管护的无花果有160多亩,一年下来仅管护费就能收5万元,这可比在外打工强多了。”他笑着说,虽然天气比较热,却适合无花果生长。
文丰村所在的贡威路新农村示范片是无花果集中发展区,有2.2万亩的规模,而整个威远县无花果种植面积则达到5.3万亩。
□本报记者 张啸
请来洋教授 产业要变“高大上”
4天时间,让国际园艺协会无花果分会主席、以色列农科院摩西教授喜欢上了威远县这片土地。
在查看气象资料后,摩西教授认为威远非常适合发展无花果产业:“日照时间长、常年气温高,而且这么大规模的种植很少见。”
但威远无花果产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仍面临着瓶颈问题:种植品种单一、栽培标准化和技术集成不够。“威远目前种植的无花果大部分是从山东引进的品种——布朗瑞克。该品种成熟后保鲜期只有1天左右,不利于长时间运输,在品相上也不好看。”威远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这限制了无花果鲜食产业的发展。“公司流转了3000亩土地,一年的无花果产量60万吨,其中90%用于深加工,只有10%用于鲜食。”金四方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游勇介绍,近年来,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无花果鲜食需求越来越大,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而目前,威远产的新鲜无花果只能在成都、重庆一带销售。
为此,威远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立教授工作站,并准备引进5个新品种共600株实地种植。“新品种都是中国农大从国外引进并改良的,色泽鲜艳、果型大、口感好,成熟后保鲜期为4天,能运到很远的地方销售。”该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威远还聘请摩西教授为无花果产业发展顾问,每年至少来两次,示范指导宽行密植技术、树体综合整形技术,降低无花果种植成本。
探索“农业BOT”保障农民收益
农业看天吃饭,发展规模化种植前期巨大的资金投入对农民或者流转土地的业主来说都是“拦路虎”。
为此,威远探索推广“农业BOT”模式,替农民和业主减压。其核心内容是:业主流转土地、有限年限经营、政府部分补助、无偿移交农民或专合组织并签订收购订单。“干田一亩租金600元、土400元、山地230元,以我们公司流转3000亩计算,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尤其在无花果挂果前,资金压力很大。”游勇说。
有了“农业BOT”模式,前3年政府按照100%、80%、60%的比例给予业主土地租金补助。对栽植后的前两年培育管护费,按每年每亩200元标准进行补助。流转期满,无偿移交给农民或专合组织后,在种苗、加工、鲜销等方面给予优惠。
据统计,威远已在流转土地租金、苗木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财政资金超过3000万元。与政府资金投入同比增长的,是该县流转土地种植无花果的规模。2012年,该县流转了1000亩土地种植无花果,而2013年和2014年,流转规模都超过了4000亩。
家住新店镇凤翔村2组的刘琴,往年在外打工,见到家乡种植的无花果越来越多,萌生了回家的念头。如今,她承担了金四方公司50多亩无花果的管护任务,仅一年的管护费就有16000元。“除了管护费,还可以在果树之间套种花生、紫薯、大头菜等,收益都归自己。无花果成熟时还有采摘费,忙不过来还要当个小老板请人帮忙呢。”刘琴笑着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雨)为促进便民工作进一步落实。近日,威远县政务服务中心将该县各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代办点的工作情况纳入全县“依法行政优质服务”年度绩效考核范畴,且结合该县实际,制定了详细的考...
威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威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