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莫“搞头”? 不妨专攻“内江猪”
◇本报记者 易平 文/图
■过去,农村有句顺口溜“猪多肥多,肥多粮多,粮多猪多”,还说“一头猪就是一个小化肥厂”。足可见那时“养猪”和“致富”之间的联系是何等紧密。
■然而时过境迁。近年来,生猪价格波动周期越来越短,从5年前的3年半一个周期,变化为近年的1年一个周期,多数生猪养殖者对剧烈波动的生猪行情无所适从,养猪亏损业主比比皆是。尤其今年春节过后,生猪价格更是持续下跌,养猪业已呈现大面积亏损状态,养殖户平均每出栏1头生猪亏损250元,严重影响了业主对生猪养殖前景的信心。
幸福村欠幸福
养猪户从400户降到10户
3月31日,记者来到交通乡幸福村8组,看到市中区畜禽养殖技术推广科技示范户、51岁的村民敖力和他51岁的老婆黄秀丽正在给一头小猪治病。
据敖力介绍,他家平均每年出栏180头左右,在幸福村不算多也不算少。2011年前后,年产值30万元左右,每头猪可赚五六百元;现在年产值仅6万元。“现在出栏1头生猪亏损250元,简称养猪户‘二百五\’,喂得越多亏得越多。”提起养猪这个事儿,敖力一脸无奈地说,他和老婆养了20年的猪,这些年猪价反复折腾,他早就不想喂猪了,但一时又找不到其他事来做。
幸福村曾是内江市出了名的养猪大村,2008年前后,全村有养猪户400多户。当时,养猪是幸福村人的骄傲,是村民们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几位受访的养猪户回忆:过去,幸福村有句顺口溜:“猪多肥多,肥多粮多,粮多猪多”,还说“一头猪就是一个小化肥厂”和“一人一猪,一亩一猪”,那时是“见母必留”,家家户户养肥猪,几年间村民们都住上了小洋楼,幸福村的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但2010年-2013年,受生猪价格剧烈波动、饲料价格暴涨的打击,全村养猪户猛减少至20多户,再到2014年-2015年,仅存10多户。“如果生猪价格不能回升,到年底可能还有几户退出。”敖力说。
其实,在市中区、经开区、东兴区有很多像幸福村这样的养猪大村,养殖业曾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但是近年来,生猪价格波动周期越来越短,从5年前的三年半一个周期,变化为近年的一年一个周期,多数生猪养殖者对剧烈波动的生猪行情无所适从,养猪亏损的业主比比皆是,“杀母清圈”,养猪户纷纷改行,或外出打工。
据了解,这两年,市中区、东兴区养猪业遭遇“龙卷风”式打击,两区养猪户急剧下降,现有养猪户每月所供应内江城区市场的猪肉仅几天,余下的20几天大部分是外地生猪,生猪源面临严重不足。
环保成本太高
养猪状元也喊“遭不住”
威远县新场镇四川任源牧业有限公司,自2008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6000多万,修建了一个占地数百亩,有母猪2700头,其中能繁母猪2300头,年出栏生猪5万多头的专业养猪场。虽然2014年营业额达到1亿元,但每出栏一头生猪就要亏损100元左右。
春节后,养猪散户每出栏一头生猪要亏损250元,为什么专业养猪大户只亏损100元呢?该公司负责人周虎解释:公司作为专业养殖企业,养猪数量多,且有一套比较完整、科学的管理办法,饲料批发价也比一般散户或一般规模养猪户便宜得多,单猪养殖成本明显低于一般养猪专业户和散户。此外,公司防疫治病水平明显高于普通养殖户,生猪成活率较高,“每头母猪每年产仔23-24头,其成活率达93%左右,每头能繁母猪每年可提供上市商品猪21-22头。”
又专业又有规模,怎么还是要亏损?周虎说,亏损有三个主要原因:在2013年的基础上,一是猪饲料上涨了20%,二是员工工资又上长涨了10%,第三是环保投入巨大。
“主要是环保成本太高了!公司投资粪便处置费用就高达1000多万元。”周虎认为,养猪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部分,本来就回报率底、周期长、疾病防御风险大,如果全部由农业企业和业主承担风险,其发展空间必然受限。周虎说,其实养猪与农民种地一样,农民有粮食直补、农机补贴、种子补贴等,期待养殖业也能够享受到一点国家的相关政府补贴,降低市场风险,“尤其在环保基础设施初期投入上,能有相应补贴”。
算算经济账
养猪“亏”在哪儿?
记者在市中区、东兴区等农贸市场了解到,猪肉价格一般在9-10元/斤。家住市中区民族路的市民刘大妈说:“现在的猪肉价格比较合适,下午四五点钟,8块5都能买到。”
猪肉价格低,对广大市民来说是一件好事,可对养猪户来说,却是一个坏消息。投入成本只高不下,让养猪和“亏”字划上了等号。
据了解,猪仔从生下来算起,160天左右可以出栏,经过屠宰被挂在农贸市场摊位上零售。那么其间到底经历了哪些环节,哪些成本被拉高了呢?
年出栏100头左右的养猪专业户一般都有母猪,通过自繁降低猪仔成本。“但省下的这点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敖力说,生猪成本比较高的一项是防疫治病。由于药价持续上涨,一头猪过去的防疫、治病费用是七八十元,现在需要170-180元,其中防疫费100元,治病费七八十元。另外,浓缩饲料也比2010年以前贵了许多。生猪出栏价每斤7元以上赚钱,低于每斤6.5元亏本,现在为每斤6.15-6.40元,不算劳动力,除去中间的各项成本和费用,每头生猪亏损约250元。
浓缩饲料为何居高不下?市中区史家镇、全安镇,东兴区柳桥乡、白合镇曾经都是养猪专业户较多的乡镇。但如今,“养猪户年年在减少,生意早就做不下去了,很多老板已改行。”几位经营浓缩饲料的业主介绍说,浓缩饲料贵的原因主要是饲料企业生产成本在增高,如工人工资上涨。另外饲料搬运工工资也在上涨,2010年前每吨搬运费为4元,现在“老搬运工”为每吨8元,一般的搬运工为每吨10-14元(根据搬运量定价)。浓缩饲料从每包250元涨到300元,成本太高,养猪的人自然就少了。
那么,猪肉零售摊贩赚钱了吗?几位不愿具名的摊贩业主说,一个摊位每天销售1-2头猪,除去摊位费、人工费、搬运费、运输费、防疫费等,每头猪的利润为100元,他们每天起早贪黑,辛苦一个月,也没赚几个钱。不过,据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摊贩说1头猪赚100元,可能打了“埋伏”,应该在200-300元。
价格进入“怪通道”
内江市生猪养殖缺什么?
整个生猪产业链条上的人都在“哭穷”,都喊“恼火”,问题出在哪儿呢?
市畜牧食品局生产科技科副科长雷利分析:一是内江市生猪生产总体水平不高。虽然全市生猪养殖规模比重达67%左右,但中小规模养殖比重达50%多,多数正处于传统养殖方式向现代养殖方式转型时期,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养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都不高,每头能繁母猪年提供商品猪的能力在15头左右,与国际先进水平比相差14头,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相差7~8头。
二是原料成本偏高。生猪养殖的主要原料是豆粕和玉米,但内江乃至四川都不是主产区,且由于气候湿润的原因,本地玉米的水分含量较高,易产生霉变,质量不如东北玉米,内江市养猪所用原料多数从外地购入,成本高于外地15%左右。
三是抗风险能力弱。一方面,多数中小散养户对动物疫病防控重要性认识不够,致使许多动物疫病综合防疫措施落实不到位,很容易造成一些动物疫病的发生;另一方面,虽然全市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总数较多,但多数专业合作社带动能力、开拓市场能力、整体实力都较弱,管理和运行都不规范,多数专业合作社的风险防范机制没有建立,遇到价格剧烈波动,养殖户便束手无策,非常被动。
四是市场分析能力弱。目前生猪散养户的从业者大多数是农村留守老人和妇女,养猪多为自食、增加农家肥,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关注度不高,不会对生猪价格的走势进行分析。中小规模养殖场(户)中,约87%的养殖户因缺乏知识、信息、能力等无法分析生猪价格走势,养猪仅跟着市场价格走,价格上涨时增加补栏,价格下跌时减少补栏。大型规模养殖场和少数中小规模养殖场(户)虽然有能力和团队分析生猪市场价格走势,但能准确预测生猪价格走势的养殖场(户)占养殖户总数的比例仍不足10%。此外,内江市生猪养殖户多数资金都比较欠缺,经不起市场波动。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生猪价格的波动也主要是由供求关系决定。雷利认为,影响这轮生猪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五个:
一是2014年上半年仔猪价格一直处于盈利,仔猪生产较为强势,多数养殖户对元旦、春节期间生猪价格走强抱有较高预期,导致多数规模养殖场(户)惜售压栏到元旦、春节出栏,使消费旺季的价格并未走强;二是外地生猪大量进入内江,进一步“绞杀”本地散户和小业主;三是标准化生产提高了生猪生产整体水平,生猪出栏周期大幅缩短,短期内出栏的生猪更多,“巨无霸”养殖户随时可以对市场“洗牌”;四是政府和有关部门、养殖场等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加强,减少了疫病对生猪生产的影响,大型养殖户能顶住市场的冲击力;五是春节后人们更加注重养生,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转向食草动物和低脂肪食品,猪肉市场不景气。
对策:
扶持本地“巨无霸”
发展“内江猪”以“土”抗“洋”
生猪养殖产业在内江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带动了一个大产业。当前由于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未来的养殖业必须走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的道路。有市人大代表提出,运到内江的生猪批发价每斤才5.7元~6元,而内江散养户、中小型养猪专业户的保本价是每斤6.5~6.7元,怎么可能与外地“洋猪”“抗衡”呢?所以,无论市场怎么变化,我们都要发展内江特色的生猪产业——养内江猪。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内江人的养生观念也在提升,内江城区各个农贸市场的风向标显示:只要标有“内江猪”、“土猪”的摊位,其价格虽然比其他摊位的猪肉略贵,但仍有许多市民购买,市场行情看好。因此有市政协委员也表示,以“土猪”抵抗“洋猪”,是未来内江养猪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外地猪价格便宜,但口感不如“内江猪”。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一致建议:内江市要大力发展“内江猪”,扶持本地养猪产业的“巨无霸”,避免被外地猪“淹没”。一是加大“内江猪”开发利用,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科技 ,全面提升“内江猪”的生产水平;二是大力发展“内江猪”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全面提升“内江猪”养殖者的组织化程度;三是构建多层次“内江猪”风险防范体系,全面提升“内江猪”价格调控能力;四是走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战略,降低“内江猪”饲养成本;五是出台一系列鼓励种养结合的扶持政策,将种植业的附产物加工成饲料,将养殖业的粪污加工成有机肥,实现循环发展,降低种养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新闻推荐
◇本报实习生包中强当汛期洪水来临时,河道防洪堤就是群众安全的“保护盾”。3月27日,春雨濛濛。当笔者来到隆昌县渔箭镇龙市河防洪治理工程现场,由于下雨,工人们并没有开工,数辆挖土机还...
威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