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场镇上的百年串架房

内江日报 2015-04-19 00:59 大字

◇本报实习生晏治权文/图

在威远县新场镇的场镇上,有一座三层楼的串架房,这座房子有一百多年历史,但非常牢固,仍在发挥居住功能。

据当地人张前国介绍,新场镇以前是盐煤古道上的交通重镇,很多商人在此落脚住店,带动了新场镇的商业发展。同时,众多外地商人也来此驻扎经商,修建房屋。

张前国曾跟随当地的木匠世家——段氏学过木工。“我听一个师兄说过,师公(师傅的父亲)就是修这座房子的木匠。”他指着这座串架房说。他推测,一般人家只修两层的房子(一楼一底),这座三层串架房(二楼一底)的主人一定是比较富有的人家。该房屋的修建年代虽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但如今,张前国的师傅已经80多岁了,师傅的父亲应该有100多岁。“这座房屋至少有上百年历史。”张前国说。

2001年,42岁的阳淑银和丈夫花了4万多元买下串架房的四分之一产权,在底楼的门面中经营了一个副食店。旁边是一个羊肉汤馆,再旁边又是一个店铺。阳淑银告诉笔者,目前共有4户人家是这幢串架房的主人。

进入阳淑银的副食店,可从一段木制窄陡楼梯爬上二楼。二楼是阳淑银一家的卧室,地板由木板拼接而成,经多年踩踏,变得灰白而凹凸不平,踩在地板上,并没有太大声响。

阳淑银介绍,房屋除窗户破烂后经过修整外,其余均保持原样,“二楼、三楼都可以住人。”她说,“听说这幢串架房的窗户以前有雕花,可惜后来损毁了,但这幢房子很牢固,一直都有人住。”

阳淑银告诉笔者,这幢串架房不知道换了多少主人,她所知道的以前就有一户姓唐的和一户姓代的主人。现在这幢房屋里的住户,均是近十年才搬进来的,房屋产权多次易主。“房屋最开始的主人,恐怕没人晓得了。”阳淑银说。

新闻推荐

提高“精准度” 扶贫扶到点子上

◇本报记者易平文/图※我国第一次大规模扶贫开发政策的调整始于1986年。近三十年过去,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扶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推进***,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

威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