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贫困村民的“穷帽子”
3月13日,记者走进隆昌县迎祥镇薄刀村。
春天的阳光,总是让人感觉温暖。但让村民张光能感觉更温暖的是,住上了新房,发展了产业,稳定了收入。
张光能曾是薄刀村“有名”的贫困户。他的巨变,只是内江市实施***的一个缩影——
◇本报记者 兰萍 文/图
张光能曾经是薄刀村“有名”的贫困户,四世同堂的温馨家庭却因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而变得贫困,一年到头也没有存款,连厨房和圈舍都是用茅草搭建的。
2014年6月,内江市启动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薄刀村是首批***试点村。而张光能家则成了首先帮扶的对象。拆掉茅草棚,新建砖房,在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帮扶下,张光能很快住上了新房。
“为照顾生病的母亲,我一直没有出去打工,所以也没有什么收入,更别说修房子了。”张光能告诉记者,自从政府帮助扶贫后,他发展起了产业,种上了西瓜、辣椒,腰包里也有了存款。
走进张光能的屋子,一个装满了谷子的谷仓引人注意。他说这是去年的收成。“我相信只要勤劳就能致富。政府在帮助我,我自己也会努力,希望早日摘掉贫困帽子。”张光能信心满满地说。
与张光能一样,有着相同期盼的,还有薄刀村村民周厚奎。
当记者来到周厚奎家时,眼前一旧一新的两套住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你看,左边这个是我们以前住的房子,都是土坯房;右边这个是去年底政府帮助修建的新房。”周厚奎笑呵呵地说:“砖房是要比土房子住起来更舒服、更安全哦。”
薄刀村的耕地面积有1400亩,农户489户1282人,其中贫困户有57户228人,去年人均纯收入6404元,贫困发生率17.8%。道路不通、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特色产业,是制约薄刀村发展的主要原因。
自内江市实施***试点工作后,薄刀村改建了村道3.2公里,新建生产便道6.89公里,解决了群众出行难、运输难问题;为35户贫困户打井,为20户贫困群众改善了居住条件;建囤水田15块、砖砌化田坎2000米、蓄水池4口,干旱缺水的问题得以解决;发展核桃1350亩、林下蔬菜350亩,为贫困农户持续稳定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薄刀村的改变,是内江市实施***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市移民和扶贫局获悉,内江市首批***试点村有5个,包括市中区永安镇新房村、东兴区大治乡土主村、资中县银山镇金紫铺村、隆昌县迎祥镇薄刀村、威远县连界镇荣胜村。扶贫措施主要有: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内江市还创新***机制,实行了五个“到村到户”——
“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农村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
“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主要是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畅通美化、安全便捷的“小康路”等扶贫实事;
“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主要是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让困难农户真正受益;
“技能培训到村到户”: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训,着力培养贫困村农村特色产业示范带头人、科技种植能手;
“结对帮扶到村到户”:主要是强化扶贫责任,实现定点扶贫全覆盖,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与社会扶贫有机结合,形成扶贫攻坚合力。
新闻推荐
(记者徐静)日前,县委书记曾云忠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船石湖旅游小镇4A级景区、石板河4A级景区建设工作。县领导罗平、陶用波、王志文参加会议。会上,县外事侨务旅游局、连界镇、新连界建设...
威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威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