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接地气,才能写出好曲子——记作曲家邓建平

内江日报 2015-01-18 01:32 大字

人物简介:

邓建平,男,1953年12月出生,四川威远人,国家二级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音协理事,内江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

主要获奖情况:

2001年,歌曲《大山里的妹子》获四川省政府三等奖。

2006年,歌曲《百姓爱好官》获四川省廉政歌曲大赛三等奖。

2008年,歌曲《四川永远铭记》在感动中国全国第二届新创歌曲大赛中获三等奖。

2012年,歌曲《那一抹军绿》在第二届“民族之声”全国声乐器乐创作作品大赛中获金奖。

2013年,歌曲《人间大爱》在“唱响心中的歌”——感动中国第七届全国新创词曲选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2014年,《乡巴佬的故事》在香港举行的“亚洲国际音乐节”歌曲作品征评中荣获金奖;《牧歌伴着酒香飘》在世界华人音乐联盟、世界华人音乐家协会等主办的比赛中荣获银奖。

◇唐兆权文/图

一把8元钱的二胡

因为母亲是音乐教师,邓建平从小耳濡目染,六七岁能识谱。邓建平的二叔也是个音乐迷,一有时间就拉二胡和小提琴,邓建平一听到二叔拉琴就跑去听。他也很想有一把琴,可家里没钱买。

邓建平14岁时,外婆带他上街路过一家寄卖店,邓建平看到里面挂着一把龙头二胡,虽然陈旧但很漂亮,邓建平挪不动步。外婆看懂了他的心思,上前一问,8元钱不讲价,外婆掏钱给他买了下来。

邓建平拿着那把二胡,说不出有多高兴。从此他一有时间就学拉二胡,向二叔学,到县宣传队去看曾德康老师拉小提琴,不仅看别人拉琴的手法,还虚心请教。

修好散架的小提琴

1969年,邓建平初中毕业后去学了木匠。1970年,二叔有把小提琴散了架,说:“建平,你学了木匠,干脆你把这小提琴拿去修好去用。”邓建平正愁没有钱买小提琴,他把散架的小提琴修复如初,算是又多了一样乐器。

买不起音乐书和乐谱,邓建平就向县宣传队的小提琴手曾德康借来五线谱练习,可书不能长时间借用,他便到学校借来钢板刻印,抄刻了两个多月,才把四本乐谱刻印完成。

1971年,邓建平下乡当了知青,更是琴不离手。每天早上天一亮,他就起床到河边练琴,晚上收工回家还要练习两三小时的琴。邓建平琴艺提高很快,县宣传队有什么活动也喜欢把他叫上。1970年,县广播站就录制了他的《子弟兵和老百姓》二胡演奏,经常播放。

在部队走上创作路

1974年,邓建平带上小提琴参军。部队成立宣传队时,把他排在了首位,并且让他负责音乐创作。

邓建平凭着平时对音乐的了解、掌握,挥笔搞起了音乐创作。他一边写曲子,一边向部队的行家请教。新疆气候恶劣、蚊子很多,他一边驱赶蚊子,一边写曲子,常常创作到凌晨三四点钟。

他每写出一首歌曲,都要唱给战士和领导们听,很多时候,听众只感觉到不完美,可又讲不出道理,他改起来很恼火。他只得一点点地改,反复唱给大家听,一直到没人挑剔为止。坚持了两个多月,他一共创作出了20多首曲子,其中《军民一家》《勇挑重担》还在新疆陆军六师文工团获了奖。

扎根生活才能写出好作品

1977年,邓建平复员到威远县质监部门工作。业余时间,他一如既往地进行歌曲创作,他认为,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创作出接地气、让百姓满意的优秀作品,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1984年,全省举行职工文艺汇演,县上要他创作作品参加。他深入一家煤矿,体验煤矿工人的工作状态,在井口边观察煤矿工人上班下班,到矿工家中体验生活。之后,他花了3天时间,写出了《矿井场上的花手巾》曲子,时长7分多钟,把矿工的阳刚之气、矿工家属温柔贤惠、矿工家庭的幸福美满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在省上获一等奖。

“5·12”地震后,邓建平到地震灾区目睹地震后的现场后,创作了十多首抗震救灾歌曲,制作了1000多张唱片送给灾区人民。成都歌剧院、四川电视台等多次编演和制作播放过他的作品。

邓建平创作了很多唱响全国的曲子,也获得了很多荣誉。他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他对作曲的热爱,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他将继续深入生活,扎根百姓,为人民群众写出更多更好的曲子。

新闻推荐

内江市开展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督查

(谭孝成记者李乐)1月14日至16日,以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林权为组长的市煤矿隐患排查治理行动第四督查组,对威远县开展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了督查。督查组通过听取汇报、交流座谈、查阅...

威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威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