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甜城沱江边那片片的甘蔗林哟

内江日报 2014-11-02 02:00 大字

远山朦胧,三元塔、浮桥隐约可见,满载甘蔗的船只,在碧波荡漾的江水中前行。沱江边,是一片片茂密的甘蔗林,甘蔗茁壮挺拔……这是1956年刊登在人民画报上的一张照片,拍摄者(因年代久远无法考证)站在现西林大桥附近的河岸拍摄,呈现的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甜城沱江风光。照片刊登后,被内江市民张津剪下收藏,保留至今。

现在,在同样的地点,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另一番风景。但是,这并不能阻挡老内江人的记忆——

◇本报实习生 晏治权 黄小梅

■蔗船从浮桥闸口通过

当内江市民吴学中的眼光落到照片上那一刻,笔者看到,66岁的吴学中眼睛里似乎泛着光,他的思绪顿时飞回到上世纪50年代。

那时的吴学中还是一名孩童。他回忆,当时舅舅家在农村,每年都种很多甘蔗,甘蔗成熟时,他会去帮忙收。“收甘蔗需要经过两道工序,先剥叶子,收的时候再把甘蔗尖砍去……”吴学中说,“进蔗林剥叶子时,每人戴一顶草帽,袖口要用稻草捆扎起来,以免甘蔗叶子接触手臂,否则手臂的皮肤会被甘蔗叶子划伤。”

同样,让吴学中记忆深刻的还有甘蔗运输。当时的交通不发达,运输工具落后,大多蔗农均是采用水运。1956年,西南最大的机械化糖厂——内江糖厂建立,蔗农们要将甘蔗运到内江糖厂,就得从浮桥的闸口通过。蔗船成群结队到达浮桥,闸口边的两个船工就会打开闸口,船只依次通过,井然有序。

■那时,

内江漫山遍野都是甘蔗

看到照片上的甘蔗,市民李建友顿时想到了当时流行的谚语:三里一糖房,五里一漏棚。他将手一挥,激动地说:“那时,内江漫山遍野都是甘蔗,沱江边的河岸也大量种植……”据史料记载:“(内江县)到1940年,甘蔗种植面积由抗战初期的十一万一千零四十市亩恢复到十二万五千市亩,总产量达八百七十六万五千市担。糖产量也相应增加到七千四百八十六万八千七百五十市斤。”

“甘蔗用来做白砂糖,人人都晓得,它还衍生出好多副产品,就不是人人都晓得了。”李建友说。他掰开手指头,一个一个道来:比如榨糖后的“漏子水”(糖蜜)可以用来和凉糕,甘蔗渣可以用来做纸张,还可以在糖蜜里提取酒精。“可以说,甘蔗浑身都是宝。”

李建友说,内江糖业带动了酒精业发展, 当时,在日本的封锁下,完全依赖于外国进口的汽油无法引入,为了打破封锁,内江新兴了一批酒精产业。内江生产出的酒精不仅用作医疗、实验等方面,还成为了战时交通运输中必不可少的动力燃料。据《四川省统计年鉴》记载:当时酒精厂内江县11家,资中县6家,简阳县2家,威远县1家,合计20家,约占全省总数的24%。

■甘蔗运输方式多样

今年70岁的罗兆勇1985年转业到资中银山糖厂,直到2002年糖厂宣布破产。除了对糖厂的事务熟悉之外,他还对甘蔗的运输方式做过不少研究。

罗兆勇说,上世纪50年代,生活在甜城沱江流域的蔗农们的运输工具主要有几种:扛马马、架子车、独轮车和船。刚解放时,主要是蔗农自己将甘蔗运到糖厂,后来成立了人民公社,就以生产队为单位运送甘蔗。他回忆,上世纪50年代后期,糖厂成立了车队,有几台从苏联进口的旧货车,蔗农只需把甘蔗运到原料站,车队就把甘蔗拉回糖厂。

罗兆勇还记得,到了上世纪80年代,糖厂开始拥有真正的车队——20多辆载重七八吨的解放牌货车,提高了甘蔗运输能力。

采访手记

曾经的甜城,沱江两岸遍种甘蔗,江上蔗船往来。现在的甜城,沱江城区段变成了宽阔的甜城湖,两岸不再有甘蔗,取而代之的是休闲广场、高楼大厦、滨江步道、湿地公园等具有现代化元素的风景。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风景在变化,但不变的是内江人对这座城市的情怀。

新闻推荐

威远县高石镇:“三优先” 抓实抓好民生工程

(周麟林)威远县高石镇紧密结合发展实际,紧紧围绕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的目标不放松,加快经济发展转型,立足“三优先”抓实抓好各项民生工程。优先突出产业发展。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

威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威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