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从城市“流”向田野
今年两会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2014年全市将解决13.54万农村人口和2.6万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的惠民任务。
为做好这一民生实事,真正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内江市积极探索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思路,创新构建全域供水、全域安全饮水、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民生水利体系。
近日,记者深入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现场、走进农家小院,探寻“水龙头”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李仁胜
实习生 胡信柯 文/图
从井水到自来水,村民用上放心水
3月24日上午11点,小雨。
隆昌县响石镇群乐村村民李代全走进厨房,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啦啦”地流到菜盆里。李代全一边洗菜一边感慨:“有了自来水真方便!以前,刮风下雨都得出门挑水喝。”
马年正月初八,李代全家正式通了自来水,从此告别了挑水喝和抽水喝的日子。“我今年65岁了,没想到在有生之年还能喝上自来水。家里也安装了天然气,热水器水龙头一开,热水就出来了,全家六口人洗澡都很方便。”
“如果是在村里打水井,仅人工费就要4000多元,再加上采购水泵、线管等的费用,成本很高,多的达六七千元。现在有了政府补贴,每家每户基本上只需出100多元的管道成本费就可以把自来水引到家了。”群乐村村委会主任张胜利介绍,目前全村已有50多户村民家里通了自来水,预计今年底还有200多户村民会用上自来水。
从“分散”到“集中”,毗邻乡镇“抱团止渴”
在国道321线椑木镇四合村地界内,工人们正在焊接、铺设自来水送水管道。这些管道起于新扩建的椑木集中供水站,长度近20公里,在今年5月底全面竣工后,送水区域将覆盖小河口镇、椑木镇、椑南乡和中山乡,沿途村民的生活饮用水和企业的生产用水都将得到保障。
“而在以前,这四个乡镇分别由三个水厂单独供水,无论是供水量还是水质,都不能满足群众的用水需求。”东兴区水务局工作人员邱向东介绍,今年6月初,新建的供水系统将试运行,届时四个乡镇形成供水环线,将改善20万人口的饮水环境,而沿途村民的家里也将陆续接上自来水管道。
从“单线”到“联网”,构建城乡一体“大供水”网络
内江缺水。
据统计,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86毫米,水资源总量11.31亿立方米。全市多年人均水资源量351立方米,仅占全省多年人均值2916立方米的12.03%,位居全省市州的第20位;占全国多年人均值2200立方米的15.95%,是全国108个最严重缺水城市之一。
“内江境内没有大型水库,仅有的9座中型水库年均蓄水总量仅1.86亿立方米,加起来比简阳三岔湖水库的蓄水量还少0.43亿立方米,农村饮水资源尤其紧缺。”邱向东说。
如何把城里的自来水引向乡镇和广大农村,成为保障内江饮水安全的一个重要课题。
2010年以来,全市按照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思路,成功探索出市中区“两厂供水”、东兴区“两河两库八厂八区域”、资中县“一厂五线三片区”、隆昌县“一湖一库三厂六线”和威远县“九厂十线”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思路,努力构建全域供水、全域安全饮水、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民生水利体系。
以隆昌县为例,隆昌二水厂从水源地古宇湖取水净化后,管道直通圣灯镇、胡家镇、响石镇等8个乡镇(未来将增至14个乡镇),与县一水厂和规划中的三水厂,构建全新农村饮用水大供水网络,惠及人口将达30余万人。主管道铺设安装后,供水网络沿线的场镇、农村通过管网“嫁接”,将为村民家里送去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据了解,自2005年国家启动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以来,内江市已建成农村供水工程30815处,其中集中供水工程247处,解决了105.3万农村人口和8.65万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
目前,一篇更大更好的“水文章”,正在甜城广大农村谱写。
新闻推荐
建立“留守学生之家”“同事们,快来给山区的孩子们献爱心……”4月3日上午,笔者见到钟林峰时,他正拿着一个自制的“募捐箱”在单位办公室进行募捐,同事们纷纷慷慨解囊。一位素不相识、从乡镇...
威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威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