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威远县农业工作纪实

内江日报 2014-02-17 03:40 大字

◇本报记者 唐国强 文/图

从威远县城一路向南,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

2月,向义镇的田野进入视野的是整块的墨绿,风一起,层层碧浪翻涌,绵延了一整片平野,自然的舒展与整齐的方正浑然天成,而这应归功于威远在向义镇创建了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正是这万亩设施蔬菜示范基地,带动全镇数万村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铺子湾万亩香葱示范基地;庆卫镇大红樱桃基地;东联镇柠檬基地……一道道产业,筑成了威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致富全县百姓的梦想。

“农业是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威远县委、县政府为发展和巩固农业,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基础条件等一系列加快农村、农业发展,加快农村经济转型的措施在全县铺开,“两翼齐飞,筑梦威远。”毫不含糊,逐梦的路上,威远县已把比较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威远农业工作成绩斐然,“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全国粮食大县”等荣誉称号名副其实,2013年,国家农业部农办农[2013]11号文件,还通报表彰了蔬菜产业工作考核排序前100名的县,威远县获此殊荣,四川省仅有11个县。

现代农业

帮助村民插上致富翅膀

威远,地处丘区,沟壑纵横,发展现代农业的起跑线上,就面临了无法回避的难题。

伴随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的转型和各地现代农业的崛起,威远要如何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补齐传统农业的短板,同时又要避开自然条件的限制?这是威远干部怀揣多年的梦想。

2013年初,连续的春旱,反而为向义镇四方村带来了机遇。该村的无公害蔬菜标准种植园种植的黄瓜,按照市场上批发价每公斤4元,亩平均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

“搞农业现代化,我们不再靠天吃饭。”一席话,道出了村民对威远发展现代农业的无限欣喜。

“问天借水”、“向天要晴”的日子,已经离威远百姓越来越远了。

记者在威远县向义镇四方村采访时,整齐的灰瓦白房前,众多的私家车是村民腰包鼓起来的最好见证。正如业主陈文忠所言,“搞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只要技术学到家,稳赚不赔!”如今,和陈文忠一样,四方村利用设施大棚种植蔬菜,不再担心何时晴天何时雨,且每亩的收入是传统种植油菜收入的数十倍以上。

据了解,威远县向义镇已被列为反季节蔬菜产业示范乡镇,目前基地建立了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区、对蔬菜田间实用技术进行了培训,建立蔬菜集中育苗场、推广蔬菜良种、完善菜地基础设施等。

而在威远,和向义镇一样,建立起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还有很多。不少乡镇都有自己的“主攻”产品:庆卫镇的大红樱桃、东联镇的清香柠檬、新店镇的七星椒……这些基地都逐步建立并逐渐形成规模,且拥有了品牌“标签”,“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在全县逐渐形成板块。

2月14日,记者从县农业局获悉,目前,威远以设施蔬菜、大头菜、白萝卜、七星椒、香葱等为主导产业,成功建成了5个万亩蔬菜产业示范基地、3个万亩柑橘(柠檬)产业基地、1个万亩茶叶产业基地,形成了“兴起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农民,富裕一方经济”的良好发展格局。

现代农业产业地位的大幅提升,为威远争取农业项目资金奠定了基础。2013年,威远争取国家和省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条件建设等项目资金共9867.36万元。

2013年初,四川省经济林协会经各地推荐和专家审查,威远县被命名为“威远县四川无花果之乡”,成为全省第一批22个“四川经济林之乡”之一。不仅可以促进威远经济林产业的发展,还将大力推动全县无花果产业化进程。

“巩固发展,强势推进”。下一步,威远将抓好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规模化布局农业产业基地,实现连片、集中、成带发展。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高的特色农产品,壮大无花果、蔬菜等特色产业规模,积极发展三季鲜食彩糯玉米、树莓等创汇农业和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猪—沼—果(蔬)”循环农业,加快现代畜牧示范园区和养殖小区建设。

“千万工程”

实现农业高产增收增效

时间回到2012年底,省编制的《四川省“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规划》中,威远县被列为全省40个“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重点县之一。

“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到底是咋回事?是指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通过优化种植规模、科技创新和产业链打造,建成达到亩产千斤粮万元钱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从威远被列为“千万工程”重点县至今,已近一年,而这亩产千斤粮,真能赚万元钱吗?昔日的疑问被层层破解。一年多来,威远大力实施“千万工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组传统农业耕种模式,在有限的耕地面积内实现了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升。

“还未搞‘千万工程\’前,我家的几亩地,都种植油菜,每年几千元的收入不仅要看天,还得看市场行情。今年收了几百斤白菜、几百斤芹菜还有上千斤黄瓜,收了再种、熟了再收,少说也能有好几万元的收入。”近日,四方村村民范淑芳见到记者后,说起了自己的致富经。

原来,范淑芳家的几亩地在收完白菜后,就种上芹菜,接着又是白菜又是芹菜,在县农技人员的细心指导下,采取“菜循环”模式,实现了田地的一年多丰收。

近年来,威远大力整合资金,加快推进“千万工程”示范区建设。工程项目包括农田整型改良、灌溉水渠修建、田间机耕道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大力推行轮种模式,充分挖掘田地的潜力,真正实现亩产“千斤粮”,赚“万元钱”。

“建设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不仅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还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生产水平。在土地利用率上,发挥复合种植的巨大优势。”县农业局局长钟政直言。

土地流转

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广袤的四川,历来是劳务输出大县,作为川中的威远也不例外。记者在威远走访发现,越溪镇、新场镇、观英滩镇、山王镇等不少乡镇的青壮年大部分在外地务工,情况严重的部分乡村,在家务农的青壮年不足10%。

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大片土地荒芜,粮食歉收。如何解决劳动力不足与提高农民收入之间的矛盾?如何破解难题,留住外出务工人员?

“劳动力的严重不足,搞土地流转成了必然”。威远干部齐心协力,积极破解矛盾和瓶颈,目前,不少乡村通过土地流转,各级干部积极带动村民发展新型产业,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近日,记者走进威远县东联镇金圣寺村,山平塘波光潋滟,成片的柠檬在这个昔日的旱山村显得尤其显眼。

“我们这里的土地,全部出租给了外地业主,现在不用出门就可以挣钱,再过两年,土地还是我们的。”说到土地流转,村民胡桂芳拉开了话匣子,将土地出租出去,解决了土地荒芜的问题,外出务工的村民可以留在家乡挣钱,也可以在外务工的同时,获得实在的经济收益。

土地流转,还多亏了政府政策资金扶持。政府对前三年的土地流转费和前两年的培育管护费分别按照一定的比例标准进行补助,通过这种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业主大户流转,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如今,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实现收益的例子在向义镇、界牌镇、新店镇比比皆是。向义镇村民徐跃贵,曾是一名面朝土地背朝天的普通农民,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在土地流转中,他已摇身变为一名产业工人,管理着100多亩无花果,再隔几年还将成为这100多亩无花果土地的主人。

农业工作,覆盖面广,但均系农民增收致富。在威远,紧扣农业,各线工作全县铺开的实例还有很多。新年,“建基地”、“重执法”、“助春耕”、“强管理”等一系列举措正如火如荼实施!

农民乐,天下和。威远,在农业发展上,走在了前列,将为威远加快县区发展振兴,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闻推荐

威远县现代林业产业重点县建设接受省年度考核

(李文慧)2月19日,由省发改委、财政厅、林业厅组成的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工作考核组,对威远县2013年度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工作进行年度考核。市林业局、威远县委县政府及县林业局领导陪同。...

威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