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学行高洁的“道德夫子”——记教育家魏永声

内江日报 2014-01-12 03:54 大字

◇叶自明 甘德明 黄德平

隆昌县档案馆保存着一张隆昌清朝光绪癸卯恩科举人魏永声的照片,是他在宣统二年(1910)吏部签分陕西布政大使时所拍摄,当年43岁。在新旧时代的交替之时,魏永声这一幅着清代官服的照片,就显得尤为珍贵,对研究举人魏永声及清代服饰具有较高价值。

魏永声,原名永家,字建廷、建言,号音树,隆昌县南郊人,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光绪二十九年(1903),应四川乡试,以策论《苏武留匈奴常持汉节论》中举,名列62。次年赴礼部会试落第,由吏部“注册拣选知县”。宣统二年(1910年)春再参加庚戌科礼部会试(拔萃考试)名列二等。同年吏部签分陕西布政司大使,8月抵陕西省城报到。次年,辛亥革命爆发,故未实授。

早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隆昌县莲峰书院改建为隆昌县官立高等小学堂,魏永声任堂长兼教员。不久,小学堂附设简易师范科,魏永声由堂长改称监督。

魏永声长于经史,达时务,能顺应新潮,学校规模全赖擘划。1912年至1926年,魏永声在隆昌县立中学讲授国文。他因出身清寒,深知青年学生读书不易,对教学特别认真,常说:“我不教懂学生,便觉内心不安。”他常常揣摸课文,总想悟出些道理来讲给学生,每册课文至少讲完百分之八十,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他讲课特别重视文章意气,认为只讲字义不讲意气,学生收获甚微。也主张文章必须熟读,说:“读名家文章如进山探宝,不熟背,是见宝也得不到。”又说:“好文章总是波澜壮阔,跌宕有致,收尾时点气不漏(指逻辑严密),读起来也令人气振,在读上下足功夫,文章才会变成你的。”他改作文至少要改两遍,第一遍用铅笔初改,只作记号,第二遍用毛笔正楷修改,有时还用朱砂。批语则有眉批、旁批、总评。他说:“改文章如补烂巴巴,要符合学生本色。”为改学生作文,魏永声常思考到深夜。因而,一时俊秀,都出自于他的门下。

其后,魏永声还离校辗转于各地设塾讲学,专讲古典文学。他特别注重教材的选用,反对当时一般塾师采用的宋人吕祖谦的《东莱左氏博议》。他劝带有此书的学生最好拿去烧了,说这样的书读多了反而做不出文章来。他更认为《古文观止》中方孝孺的《豫让论》、唐顺之的《信陵君救赵论》、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等俱空发议论,虽未离题,但称翻来覆去地说一个论点,似村妪话家常,拖沓乏味。他推崇《古文集评》和《昭明文选》,教材多选自这些书。他认为汉文最好,于汉则推崇马、班、贾;唐宋则尚韩、苏。他对《孟子》和《左传》中的一些篇章也非常赞赏。总之,他对选用教材与评论文章有自己的见解,非一般墨守的学究可比。他还善朗诵,把朗诵文章发展成了一种完美的教学艺术。他说:“能读文就能做文”“读得好就能做得好”。对朗诵提出推、揽、摇、扬四法。“推”则轻则平,“揽”则收则紧,“摇”则舒则缓,“扬”则高则昂。每讲一段后,则明声朗诵,顿挫合节,抑扬适度,音韵悠扬,经久乃绝。学生听后,进一步领会到文章的内容和意境,效果良好。在讲授中,他除教授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外,还着重引导学生读史,以历代兴亡、民族盛衰史实,启发学生爱国的民族意识。因而,县境内专修古典文学的青年从之如云。在此期间,魏永声曾应泸县及威远县之聘,外出讲学,蜚声异县。

1936年,魏永声任县志编纂委员会常务委员,主持《隆昌县志》继修工作。历时三载,定稿成书,地方史乘,赖以保存。1938年冬,魏永声在隆昌县病逝。

魏永声学行高洁,一生以教书为业,常以“读书明理”“读书立品”教导学生,为人敦厚耿直,敢于仗义执言。每逢元春及四月庙会,县人请魏永声撰联贴于城隍庙山门。魏永声信笔挥洒,对军阀、污吏和土劣丑行进行鞭挞,为百姓吐气,县人以争睹为快。县人称魏永声“魏颟子”,形贬而实褒。魏永声对有关人民疾苦的慈善事业如万国红十字会隆昌分会长期热心支持,故又被世人称为“道德夫子”。

新闻推荐

两河镇“四举措”力促“走基层”落实处

(曹艺钟)威远县两河镇党委、政府采取四项措施,确保“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落到实处。集中走访听民意。镇党委、政府组织广大大党员干部深入村(社区),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开展大走访...

威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威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