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全民健身接地气 群众健身好方便

四川日报 2013-12-04 14:27 大字

11月29日晚,内江市市中区凌家镇潘家坝村,踢毽子、打羽毛球、跳坝坝舞……不少村民聚集在村里的“康乐屋”锻炼身体。今年初,内江市体育局在潘家坝村建成该市第一个“全民健身康乐屋”,这是内江市群众体育向农村的延伸。

自2005年开始,内江市以“周末快乐体育”为品牌,利用周末及节假日,通过各级体育组织集中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助推全民健身。

“经过8年推广,该活动已成为囊括各年龄段、覆盖城乡的体育活动。”内江市体育局副局长曾佳秀说。

□田映丽 本报记者 张明海

“快乐周末”

示范引领群众体育

时间回到2005年,内江市体育局的一次调研活动。当时,缺资金、缺设施、缺人手,内江体育事业一度踌躇不前、陷入低谷……同时,各县区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部门因机构改革先后重组合并,导致人少活多事杂,场馆设施建设“大饥荒”,体育人才大量流失,群众体育活动寥寥无几。

如何改变?

内江市体育局在研讨中,发现体育锻炼中存在“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短板就在中青年这一块——在办公室久坐不动,锻炼的时间比较少,亚健康状态比较严重。

“通过调研达成共识:周末时间要充裕一些,便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周末快乐体育\’。”曾佳秀介绍,以“周末快乐体育”为群众体育的突破口,实施品牌化打造,力求通过品牌活动的示范引领来影响和激励全民健身在各年龄段人群和城乡之间广泛开展。

盘活资源

社会体育社会办

如何解决体育设施严重短缺?曾佳秀说:“内江的做法是盘活现有资源,以此推动群众体育。”2012年开始,内江市体育中心将全民健身活动器材补助金30万元全部用于梅家山体育场的灯光安装工程,并在体育场内的四个方位安装专业照明灯,共24盏,解决了市民晨练、夜间业余训练照明不足的问题,每天晨练时间,以及每周五、周六夜间向市民免费开放。

同时,结合“周末快乐体育”活动,在场内开展健身跑、健身舞蹈、腰鼓、秧歌、太极拳、太极剑等体育项目。仅2012年,内江市体育局的场地对外开放,前来参加活动的人次全年达110多万。此外,还鼓励开放校园体育场馆及单位自建体育场所,实现共赢。

“为解决体育管办难分的矛盾和难题,我们坚持社会体育社会办,将多数市级群体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交由单项体协承办。”曾佳秀介绍说,2012年,仅该市直体协承办的市级以上体育赛事活动就达30余场次。

以点带面

推动全民健身热

每月末,只要登录内江本地媒体及市体育局官方网站,该市市民都能见到下月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周末快乐体育活动安排表》——活动不仅包括了乒乓球、篮球、象棋等传统项目,狮灯、牛灯舞、踢毽子等民俗活动,还有骑游、徒步、长跑等户外活动,以及各类比赛和运动会。

在内江,“快乐周末体育”已经成为市民的重要活动。截至目前,内江市老年体育人口比例已达62%,远超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中青年体育人口比例亦上升至43%。“周末快乐体育”品牌化后,迅速产生了“发酵效应”,以点带面撬动全民健身——“石头、剪刀、布”趣味体育比赛已成为内江市民年度活动;市中区的“钟鼓楼杯”篮球赛和“汉安腰鼓”、东兴区的永东“火龙”,隆昌县正月初八的“竞技舞龙”、资中县的“资中之春”文体活动、威远县越溪的“牛灯舞”已成为当地的特色文体品牌……

新闻推荐

威远唱响“石坪山歌”

提起山歌,人们会想起“刘三姐”及壮族山歌,而威远的“石坪山歌”却鲜为人知。这一拥有200多年历史、纯正的原生态民歌,在威远、仁寿等县20余个乡镇盛行,传唱人口近300万。据威远县文广新局副局长倪鹏...

威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威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