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传统产业再披霞光

内江日报 2013-11-17 04:15 大字

我国是蚕桑大国,蚕桑丝绸产业是四川省的特色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目前,全省蚕茧产量、茧丝质量、丝绸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综合实力突出。发展蚕桑丝绸产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传承中华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年1月,四川省印发了《四川省蚕桑丝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2年)》的通知,内江市有三个县(区)被列入全省40个基地县(区),其中,东兴区是全省20个重点县之一。

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内江市将通过加强基地建设、推广先进技术、培育壮大产业化经营主体、调整产业结构、打造自主品牌和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等措施,把内江市蚕桑丝绸产业打造成为农民增收、文化传承、生态建设的百亿产业——

◇本报记者 蒋小琴 文/图

机遇和挑战

家住威远县龙会镇互助村10组的罗淑仙,有50多年栽桑养蚕的经验。在罗淑仙记忆中,小时候最好的玩具就是小蚕,“抓一只小蚕放在手心,看着它慢慢地爬,很好耍。”罗淑仙的女儿、女婿在互助村承包了30多亩土地栽桑养蚕,74岁的她便帮助女儿、女婿养蚕。

在东兴区三烈乡瓦坳子村10组,55岁的罗教贵已栽桑养蚕多年。2002年,罗教贵和妻子承包了22亩土地栽桑养蚕。“蚕茧是我家的主要经济收入。”罗教贵说。

内江栽桑养蚕的历史久远。据汉朝史书《华阳志》载:“汉安县(今市中区和东兴区),土地虽迫,山水特美好,宜桑蚕,有盐井,渔池数百,一郡丰沃。” 可见当时内江即是富庶之地,蚕桑和渔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对内江市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此后,蚕桑丝绸产业开始走下坡路,内江市创汇的第一拳头产品蚕丝的地位不复存在。进入新世纪,蚕桑丝绸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市农业局副局长罗红说,虽然内江的自然生态条件适合各类种养业发展,但由于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保供给、促增收的任务繁重,农业内部产业之间、传统产区与新兴产区之间、蚕丝纤维与新型纤维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致使蚕桑丝绸产业的发展出现不少问题。

“不过,国家多部委的高度重视,让我们看到了蚕桑丝绸产业发展的希望。”罗红介绍,今年9月,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6部委与人民银行、税务总局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促进茧丝绸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加快推进我国由丝绸大国向丝绸强国的转变。

为加快蚕桑丝绸产业发展,促进内江市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加,内江市结合农业中的三个规划,以及省上规划纲要,于今年10月制定印发了《内江市蚕桑丝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2年)》。

目标和优势

《四川省蚕桑丝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2年)》提出,要重点打造攀西、川中北、川南三大蚕区、40个基地县(其中20个重点县)。在川南蚕区,只有宜宾、自贡和内江作为重点发展区域。内江市东兴区、资中县、隆昌县已被列入40个基地县,其中东兴区为20个重点县之一。内江已成为全省蚕桑核心发展区。

在未来10年,内江市将基本建成多元化高效化的现代蚕桑丝绸产业体系,桑园面积在2012年14万亩的基础上,2015年达到16万亩,2022年达到20万亩。全产业总产值在2012年基础上实现翻两番目标,其中2015年达到40亿元,2022年达到100亿元。

《内江市蚕桑丝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2年)》对内江市蚕桑丝绸行业进行了分析:内江市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条件好,土地资源、人力资源丰富,适宜栽桑养蚕。内江市桑、蚕、种、茧、丝、绸等生产加工链条完整;有市级蚕业管理站、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蚕种冷藏库、县级蚕桑管理局、蚕种繁育场、乡级蚕桑站、村级蚕桑员,产业体系完善,发展后劲充足。《规划》提出,开发资源,突出多元化发展,大力开发桑、蚕、茧、丝资源新用途,将传统蚕桑丝绸产业链向文化旅游、食品工业、医疗保健、新型化工、建筑材料、环境保护等领域延伸,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现代蚕桑丝绸产业链,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筑蚕桑丝绸产业效益新的增长极。(下转四版)

新闻推荐

大棚种香葱 一年收六茬

◇唐兆权文/图11月23日,威远县向义镇向万村村民周道广看了界牌镇花荷村村民张永洪大棚里绿茵茵的香葱赞赏道:“张老板,你这个用大棚种香葱的办法真不错哈,香葱既不会冷也不会热,稳到赚钱。”...

威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