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田野硕果香——内江市农技人员下乡指导见闻
9月15日,市委书记曾万明在隆昌部分乡镇调研时强调,必须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抓点带线促面,确保“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不论是农民增收、农业发展,还是“千斤粮万元钱”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都离不开为农民排忧解难、为农业生产在技术上“保驾护航”的农技人员——
◇本报记者 李仁胜 实习生 杨彩红
“为农民朋友排忧解难,是我的职责”
10月16日下午,记者在山间小路上找了好久,才在一块大豆地里找到威远县东联镇农技站站长赵俊平。“万亩大豆”基地是东联镇主打的种植业,目前就要收割了,作为镇上的农技指导人员,赵俊平自然怠慢不得,几乎天天都往大豆地里跑。“不同土质的大豆会有不同产量,这些情况我都要去详细掌握,明年播种的时候才好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今年大豆长势良好,地里收成好了,我们农技人员才算尽责了。”
赵俊平说:“身为农艺师,田间地头就是我的主战场。无论是搞农业技术培训,还是搞种植技术示范,或者是帮村民解决农作物病虫害难题,都需要我们农技人员深入最基层。”
东联镇今年推广了500亩左右的玉米种植示范片,镇农技站负责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就好比给玉米苗盖一床白色的被子,能起到保温、保肥、保湿抗旱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能使玉米亩产增加100公斤。”赵俊平介绍说,每年春季播种时,农技人员都会到示范地里为村民示范地膜覆盖的方法、要领。“在每个村搞了示范后,我们就会在村里转,看看大家应用得如何。遇到没弄好的,我们就再一次亲手示范。”
除了技术推广,村民们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找专家。有一次,佛尔岩村村民王某打来电话,称培育的稻谷秧苗快死了,求专家帮忙。赵俊平赶紧骑摩托车赶到村里,仔细查看一番后说:“培育旱秧苗一定要按照技术手册来,不能过度施肥,这些秧苗不能用了。”之后赵俊平和村干部一起,帮助其协调移栽了其他农户的秧苗。
今年10月初,黄姜种植户刘军找到赵俊平诉苦,说“种的黄姜根苗瘦小,要赔本。”赵俊平前去查看后,指出症结所在:“没用农家肥,光靠复合肥是不行的。”刘军听后激动地说,“看来我找对人了,赵站长,明年黄姜播种的时候,你一定要来帮我指导啊!”
“地里的庄稼,就是我的孩子。”
提起资中县银山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舒廷英,村民都亲切地叫她“舒大姐”。34年来,舒廷英对各村各组庄稼的付出换来了村民的尊敬和爱戴,舒廷英也先后获得省、市、县表彰奖励31次。
每年春季,银山镇境内的沱江岸边油菜花盛开,蜂舞蝶飞。这迷人的景色出自农民之手,也饱含农技人员的辛勤付出。
9月11日,金子铺村7组村民蒋淑华的地里热闹非凡,十余位村民聚在一起,听农技人员讲解油菜育苗知识。蒋淑华听得格外认真,她去年育出的菜苗稀疏且瘦小,一亩地都没栽够。舒廷英说:“育苗时,一定要选择土壤肥沃、能抗旱保肥的‘油石骨土\’,那样发芽率才够好。你去年选的育苗土属于山顶上的沙土,一遇到雨水,土里的营养就跑了,自然就长不好了。”
随后,舒廷英还向村民讲解了油菜栽培、移苗、除草、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专业知识,并再一次公布了电话号码,说:“请大家按照操作规范来种,有什么不明白的,一定要打电话问我。”10月15日,蒋淑华到镇上赶场时,专门找到舒廷英说:“舒大姐,我按照你教的办法种,秧苗长得又多又好!”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时,舒廷英痛失爱女。心里藏着失去亲人之痛,舒廷英没日没夜地工作,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庄稼地里。
在舒廷英帮助下,同乐村一组的邱大爷从一个普通农民变成了蔬菜种植能手。“以前种的莲花白一窝只有两三斤,亩产只有三千斤,而且口感不好。现在种出来的莲花白有七八斤重,亩产达到了六七千斤,吃起来又脆又甜。”邱大爷说。
舒廷英介绍说,邱大爷以前只会使用农家肥,种植效果不理想,后来经过多次指导,教会他科学合理搭配使用氮肥、磷肥等化学肥料后,种出来的蔬菜量、质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岗石村5组村民曾志英在舒廷英的帮助下,运用莴笋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种植的莴笋提前15天上市,产量也增加了30%,每亩菜地增收800元。
一次次辛勤的付出,赢得村民的感激。每次舒廷英下乡,都会有农民热情招呼她吃饭,一些农民赶场时,还专门把瓜果蔬菜送到农业服务中心办公室。“每次都要推辞很久,有个村民把蔬菜放到办公室就开跑,下次进村的时候,我们就把菜钱带去。”舒廷英说:“这都是我的本职工作,地里的庄稼就是我的孩子,母亲照顾孩子,是人性也是本分。”
(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通知熊仕艳、王安琳、林杨眉、詹晓燕你们于2013年9月5日离开单位,至今未归。现通知你们于2013年10月30日前回单位上班,否则我单位将依法办理,后果自负!威远县滋足常乐保健房2013年10...
威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威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