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技能让他们如此美丽——记在省第五届农民工技能大赛上获奖的内江农民工

内江日报 2013-10-30 04:22 大字

◇本报记者 邹英

四川省第五届农民工技能大赛9月中旬在遂宁举行。来自21个市(州)的177名选手代表全省2400多万农民工参加比赛,展示四川省农民工良好的就业风貌和精湛的技能水平。内江市的参赛者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两个二等奖和3个三等奖。

李国梅赛场上“巾帼”不让“须眉”

李国梅,女 ,24岁,隆昌县龙市镇人。目前在东兴区兴盛路全粥苑私家酒楼当厨师。参加省第五届农民工技能大赛,她获得中式烹调比赛二等奖。

家人大多从事餐饮工作,耳濡目染,李国梅从小就喜欢做菜。2009年,20岁的她怀揣着梦想到内江城区找工作。因为喜爱美食,她到一家大酒店上班。

当时,那家大酒店生意相当好。对于厨师来说,切菜,不仅要切得好,还要切得快。在那样的环境中,李国梅用心练习,动作越来越娴熟。

“我一边上班一边学习,由于年龄小,而且是女生,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李国梅回忆,她买来烹调书自学,还抓住一切机会看各种美食节目。通过认真看、问、想、做,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为了学到更多烹调知识,第二年,李国梅到另一家餐饮店上班。后来,拜川菜大师邓正波为师,一直跟随学习到现在。因为刻苦钻研,2012年她取得了中式烹调职业资格证书。

今年9月,李国梅有幸参加省第五届农民工技能大赛。“以前我看过各种比赛,自己参加比赛还是第一次!来自另外21个市(州)的参赛者几乎都是男性,而且看起来年龄都比我大!”李国梅说,她沉着应战,制作的梅兰竹菊拼盘让人眼前一亮,最终获得二等奖。

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国梅表示,她会再接再厉,认真钻研 内江名菜,助推大千美食名扬四海。

江玲多才多艺取得好成绩

江玲,女,24岁,出生在资中县水南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省第五届农民工技能大赛上,她获得家政服务比赛二等奖。

“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人,有机会参加比赛并获奖,我感到很高兴,也非常激动。”江玲说,农民工技能大赛给她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参加选拔赛时,江玲感到紧张,因为对手大多是有好几年工作经验的老大姐。让人欣慰的是,她凭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以及平时锻炼出来的能力,获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家政服务直接面向家庭,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和谐稳定紧密相连。江玲说,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家政服务已经从原来简单的买菜做饭、照顾小孩、打扫卫生等单方面服务转为多元化服务,英语、电脑、医务护理等技能成为农民工胜任家政服务所需的技能。

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学习坐、立、行、说和操持家务,江玲懂得了日常礼仪和家务打理;学习插花艺术,让她感受到生活多姿多彩;学习英语、儿歌表演、诗歌朗诵等,让她的知识不断增长,能力不断提高。

在省第五届农民工技能大赛现场,江玲抽到的第一个比赛项目是英语口语。由于她表演出色,得到评委们的一致好评,为此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她更加自信!

“我得知自己获得全省家政服务比赛二等奖时,感到庆幸,同时又觉得惋惜。”江玲告诉记者,庆幸的是终于取得好成绩,没有辜负曾经帮助过她的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及亲友;惋惜的是没能获得一等奖,不过她不会气馁,反而会以此激励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精益求精。

邹用林创造美是一种艺术

邹用林,男,27岁,东兴区椑南乡人。他先后在广州多家沙龙担任设计总监,获威娜广州赛区时尚烫染组前三甲,还曾担任2928美发店技术总监。现就职于东兴区汉安大道云安群英发型美甲彩妆生活馆,担任整体形象设计时尚设计导师。在省第五届农民工技能大赛上,他荣获美发比赛三等奖。

“能够参加省第五届农民工技能大赛,而且荣获美发比赛三等奖,我感到很荣幸!”邹用林告诉记者,以前他多次参加行业内的比赛,参加由政府主办、规模如此大的技能大赛还是第一次。

邹用林15岁就进入了美发行业,至今已整整12年!在工作中,他有三点感受——

学习。美靠自己创造,创造美是一种艺术。从事美发工作,邹用林最大的感受是不能跟风。他通过自学、向别人学、进学校学,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不断提升美发技能。近年来,他到上海沙宣进修学院学习过,也曾赴北京东田造型进修现代整体形象设计。

坚持。曾经与邹用林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有一些已经退出这行,但是他还坚守着。“付出了不一定得到回报,但是不付出一定得不到回报。”他说,从事美发工作,即使看不到成果,也要默默地付出。

心态。在美发行业工作,每天要接触各种顾客,有的人很挑剔,还有个别人对美发行业的工作者有偏见。邹用林抱着不卑不亢的心态,真诚地为每一位顾客服务,赢得他们的信任。

“世界不止一种颜色,思考不止一种角度,行为不止一种方式。”这是邹用林的座右铭,他一直用这句话激励自己。

杨照东焊接路上不怕苦累

杨照东,男,36岁,威远县连界镇人。1998年,他毕业于市工业技工学校,并获得“中级焊工证”,毕业后被分配到市博威新宇化工有限公司从事焊接工作。在省第五届农民工技能大赛上,他获得焊工比赛三等奖。

“由于我们的公司属于化工企业,管道容易腐蚀,我经常对管道进行焊接修补。”杨照东告诉记者,夏天下雨天气多,下雨时焊接极其危险,他积极想办法搭建临时雨棚,在里面开展焊接工作。这样,保证了设备尽快检修完,为公司生产赢得宝贵的时间。

检修轧钢加热炉滑筋管,炉底温度在150摄氏度时便开始检修。炉底温度太高,人只能垫着木板进行工作,每次工作20分钟左右便受不了。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他总是冲锋在前。

市博威新宇化工有限公司新厂区的筛焦机故障率高。检修时,焦粉太多,一般人在那里站几分钟都受不了,而杨照东总是在筛焦机上连续工作几个小时,直到完成检修任务。工作完成后,他的口腔、鼻腔内全是煤灰,导致口腔发炎,连话都说不出。

杨照东长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各种焊接方法和焊接理论知识。由于肯学肯钻,他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了生产中的很多实际问题,如今已取得高级焊工证,还成为技师(二级)。

2000年7月以来,他带队完成了各种技改工程及设备安装。提出小改革建议83项、科技项目3项,为公司创利润500多万元。

截至目前,杨照东已带徒弟12名,徒弟们都已成为公司的人才。他本人连续两年荣获公司“先进技师”和“先进个人”称号。

郭时秀为顾客定制喜爱的服饰

郭时秀,女,41岁,隆昌人,在金鹅镇公馆巷自主经营一家服装定制店铺——隆昌县文成时装店。在省第五届农民工技能大赛上,她获得服装设计定制比赛三等奖。

“我家是裁缝世家,我从小就看到父亲缝缝补补,为人量体裁衣。”郭时秀说,剪刀、尺子、布料是她儿时最熟悉的玩具。潜移默化中,她不仅掌握了技能,而且喜爱上裁缝这个职业。

18岁时,郭时秀开始了裁缝生涯。最初,她在老家界市镇场镇上摆摊做缝纫工作。设施简陋、设备简单,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是她勤勤恳恳,把小摊经营得很不错。

“1994年,我带着几年的积蓄进城,在公馆巷租下店铺,一干便是近20年!”郭时秀感慨地说。

定制服装流行的年代,像郭时秀这样的时装店很多,但是像她一样坚持下来的并不多。走过行业的鼎盛时期,也面临过坚冰时刻,直到今天,事实证明这样一个小店有其忠实的顾客群,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今年7月,省第五届农民工技能大赛隆昌县服装定制项目选拔赛在隆昌举行,各乡镇和服装公司推荐的15名选手进行了激烈角逐。按照总成绩高低排序,郭时秀以81.88分的好成绩获得一等奖。

9月,她代表隆昌到遂宁参加省第五届农民工技能大赛,获得服装设计定制比赛三等奖。

“我的时装店会继续经营下去,我要当一辈子裁缝,为更多人定制喜爱的服饰。”郭时秀态度很坚定。

新闻推荐

威远县人大常委会助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

(周华斌)今年9月,威远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县人大代表,深入连界新镇、县城新区、工业园区、新农村综合体等建设现场,通过看项目、听汇报、座谈会等方式,对全县推进“两化”互动...

威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威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