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站在时光深处的渡槽

内江日报 2013-04-28 05:26 大字

◇樊碧贞

周日下午,阳光尚好。与几位好友结伴而行,前往团鱼凼看渡槽。

团鱼凼,地处威远县庆卫镇世和村与黄石村之间,距县城约6公里。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步行,我们到达了目的地,老远就看到了那座渡槽。

“我看,这渡槽跟之前见过的友谊渡槽的样子差不多!”只一眼,我便发出感慨。好友雨宣接口说:“是的。这样的渡槽在威远有三座——友谊渡槽、桥里渡槽和团鱼凼渡槽,都是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它们有共同的特点,不仅外形相似,具有古罗马建筑之特点,又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手法,更重要的是都镌刻有对联,都留有记事碑。”其实,一切远远不止于此,现今这些渡槽保存完好,功能仍在,且极具美感,难怪受到县内外摄影家钟爱,并逐渐成为徒步的经典路线。

团鱼凼渡槽由20多个石拱支撑起来,将相邻的两座山峦串联为一体。渡槽全部用当地的黄沙石建造,为高架渡槽,有上下两层,引水、通行兼顾。最上层,是宽大的水渠;下层,则为两岸群众往来的通道。在其拱柱和渡槽侧面,分别刻有“团鱼凼渡槽”名和毛主席题写的“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人行通道进口的拱柱上,还镌刻着具有浓厚时代文化氛围的口号标语。虽历经四十多年的风雨,这渡槽仍是巍然屹立,俨然世外高人,不动声色地积蓄着它的深与广,修炼出一种少有的大气与安静,就算我们这群从闹市里来的人一路呼喊而来,它仍是一副坐怀不乱的样子。可我相信,渡槽下的水还是有些心动的。我分明看见:风吹过,那一峡水也就跟着乱了,一波一波的“细鳞”,如老树的根须在大地上散开。这一切,总在寂然无声中完成,就连岸边的那些芦苇似乎也不知道她的心思。倒是一两只白鹭,翩然而至,窥破了陈年的往事。

多年以前,为了享有幸福的生活,人们“劈山越岭架渡槽,砌石镇沟筑大坝”,很快,巨大的弓形拱便雄跨在宽阔的河面上空。被拦截在这高峡之内的一汪清泉,沿着四通八达的渠道,浇灌一顷顷良田。那个时候,人们“享太平”的愿望和向往美好生活的强烈程度是万众一心的。这渠,从此就成为下游农田的命脉;而水,也就按照人们的意愿在沟渠里欢畅地流淌。

天公的恩赐与人间的能工巧匠,把一个叫团鱼凼的所在,留在了时光的深处。今天我们站在渡槽上,依稀可以感受当时人民群众凭借双手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雄心壮志,可以了解近代中国农业、水利发展的起承转合。即使我们听不到当年砌筑渡槽的号子,却还能感受到战天斗地的那种时代豪情。站在阳光下,尽情地呼喊一声“团鱼凼,我来了”,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只是不知道,有谁可以在幸福的对岸回应?

新闻推荐

启动兴水惠民“五年行动”全面掀起内江市水利建设新高潮

(记者王征刘小玲)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上获悉,内江市将启动实施兴水惠民“五年行动”,扭转内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为内江加快追赶跨越提供水利支撑。省上对内江水利建设十分关心。今年...

威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威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