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民工原创文艺 每一滴汗,就是一首诗

四川日报 2013-01-18 16:59 大字

□本报记者 李思忆

“这个拍的就是我们平时住的工棚嘛。”1月15日,四川省科技馆,一场充满生活气息的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让农民工梁溪倍感亲切。而让观众惊叹的是,这114件作品的作者都是农民工。

这些作者都是“非常梦想”——四川省首届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大赛的参赛者。大赛共收到各类参赛作品1.5万件。最终,130件作品获得大赛一、二、三等奖,111件作品获得优秀奖。

参与人数如此踊跃,作品质量如此之高,让省文化馆馆长何光伦连呼“没想到”。而在摄影类一等奖获得者、川籍农民工郑学林看来,在文艺创作中农民工之所以卧虎藏龙,因为“我们都是有梦想的人”。

用作品对生活发言

“农民工博物馆。一部比大海浩瀚的立体电影正现场直播:出租房低矮拥挤的床位,乡音/流水线上机器和人一道,为生计弯腰/色彩斑斓的工衣,工种,工资,工伤,工厂/城市与乡村,高贵与卑微的碰撞,争吵……”

——许岚《农民工博物馆》

捧着本次大赛的文学类一等奖奖杯,41岁的许岚看上去低调且朴实,“我觉得对于打工诗人来说,我们经历了什么就该说出什么。”

《农民工博物馆》中描绘的场景,其实都曾经是许岚亲身经历的点点滴滴。许岚来自四川南充,起初在广州石井找了份拉砖的工作。在砖厂,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从机房里将上百块的砖搬上板车,拖着超过身体重量几倍的板车走到几百米之外的晒砖场,最后将砖头一块一块卸下来,如此反复循环……夜晚栖居在工棚里,只有寒风呼啸而过,他蹲坐在铁床旁,一边就着思乡的眼泪啃着馒头,一边写下了他的第一首诗《流浪南方》。“在那个时候我想的就是,我要用诗歌将自己真实的生活写下来,让它给自己的苦难一丝安慰,给自己的命运一丝希望。”许岚说。

像许岚一样,大多数农民工的文艺生涯都是从记录自己的经历起步的。远离故乡,在陌生的环境中缺乏精神寄托,于是,爱好文艺的他们拿起笔或镜头,书写聚焦自己的打工生活和情感困惑。

大赛摄影类二等奖获得者、来自威远县的阚小华,出生在农村,后来又在县城打工多年,他最初的摄影作品便是从他最熟悉的村民生活入手。现在虽然在县城里开起摄影工作室,但是只要有机会外出采风,他最感亲切的仍然是乡村的一景一物,以及县城打工者的喜怒哀乐。“不论是在田间劳作的老农,还是修建高速公路的泥水工,都永远是我镜头里无法割舍的主角。”

“农民进城务工,除了感受到生存不易之外,其实也有很多幸福、甜蜜的小事。”荣获大赛文学类一等奖的李代金向记者介绍,他的获奖小说《两瓶水的幸福》就是以10年前在东莞工厂打工时身边工友的故事改编的。

“农民工的作品有血有肉,最能表达他们的真实状态”,在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何开四看来,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并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然而反映这个群体生存状态和喜怒哀乐的文学作品并不多,这是一种缺失。农民工群体中蕴藏了巨大的文学潜能,“他们扎根于社会生产的第一线,对自己的生活最有发言权。”

打工路上,文学是支撑

“静静的深夜,妈妈来电话。问问漂泊的儿郎:娃,你在深圳还好吗?咋不打电话回家呀,妈妈心中盛满了牵挂。” ——李兵《你在深圳还好吗?》

来自安岳的打工诗人李兵是本次大赛中唯一一举拿下文学类和音乐类作品两项大奖的参赛者。由于家境贫寒,李兵不得不放下书本步入社会,开始南下打工历程。

路并不好走。李兵拿着自己在本次大赛中的获奖作品《你在深圳还好吗?》动情地对记者说:“这是我歌词创作的处女作,是2007年中秋之夜我一个人在简陋的工棚里写成的。”

那年中秋,工地上家离得近的工友大多都回家过节了,剩下几个家远的也纷纷和朋友相约外出过节。“要是身上的钱多点,我也不愿一个人在工棚留守,”李兵说,由于自己爱好文学,微薄的工资中相当一部分都用来买书和参加函授培训,家中还有身体欠佳的老母亲需要赡养,所以,日子过得比工友们都拮据很多。就在他暗自感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老母亲突然打来电话。一接起电话,母亲在电话那头哽咽着说:“娃啊,好久没听到你声音了,今天是中秋,妈好想你哦……”还没等母亲说完,电话这头的李兵也开始流泪。“在外打工,我什么苦都吃过,但是我最受不了的就是听到乡音,每次听到家人的问候就忍不住想哭。”放下电话后,心潮澎湃的李兵立即擦干眼泪,蹲坐在自己的床位旁,写下了这首《你在深圳还好吗?》“如果没有文学,我早就垮了,是文学一直支撑我走到今天,还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李兵动情地说。10年间,在中山、深圳、广州等城市,李兵先后从事过建筑工、洗涤工、仓管员、医院护工……他为理想苦苦寻觅,同时也激情创作。

2011年5月,李兵拿出省吃俭用节约下的1万元,并在无数好心人资助下,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打工题材诗集《和一盏灯同居》。

文艺阵地从梦想到现实

“……1996年:深圳沙井镇万丰村/黑白的照片,黑白的人生,黑白的出租屋/十三年每一个脚印,就是一朵盛开或凋谢的花/距离,永远不会生锈。有时锈,是另一种血”。 ——许强组诗《漂》

当从大赛组委会得知自己的组诗《漂》获得本次大赛文学类一等奖时,远在苏州的许强兴奋得流下了眼泪。许强出生于四川渠县,1994年他大学毕业后,开始在深圳打工。

许强时不时有作品发表在一些关注打工者的刊物上,加上开朗的性格,他渐渐成为周围打工者中的“名人”。徐非、任明友等活跃的打工诗人都喜欢和他交流,有些外地的打工者还把作品寄给他。

“热爱文学的打工者其实不少,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身处在一个‘无法发声\’的困境中,非常痛苦。”许强回忆,虽然当时珠三角也有《佛山文艺》、《打工族》、《大鹏湾》等关注打工者的刊物,但是主要是在南方发行,打工文学爱好者仍然无法以一个集体的面孔出现在文坛上。另外,“我们投稿的作品很容易被主流文坛忽视,”许强有些无奈地说,“我在打工文学爱好者中发表的作品算多的,那几年我前前后后投过几百上千件作品,但是最后能印成铅字的也仅有10%。”

许强渐渐地产生了一个梦想——创造一个属于打工者自己的文艺阵地。于是,和罗德远、徐非、许岚等人一合计,2001年,这群“狂热”的打工诗人做出一个决定:自掏腰包创立了中国第一份民间打工诗歌报《打工诗人》。之后又开始编每年一次的年度打工诗歌选本《中国打工诗歌精选》,另外,他还拉来赞助举办一年一次的中国打工诗歌节。2009年,“别出心裁”的他又与几位朋友通过拍卖诗歌筹款的方式在江苏办了第一家“打工文学馆”。

“我这十多年来在做两件事,一个是创建,另一个是记载。”许强说,“记载”是参与记录下打工者自己的历史,“创建”则是希望通过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方式为中国打工者创建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让在外漂泊的他们精神上不再流浪。

记者观察

农民工创作期待新出发

如此综合性的大型农民工原创文艺大赛在四川省甚至全国都尚属首次,省文化馆副馆长吴灵峰告诉记者,从中也不难看出近几年四川省各部门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度正在不断提高。未来,农民工群体文艺创作何去何从?大赛结束后,吴灵峰与几位评委的讨论仍意犹未尽。

现状:参与度高 学艺难

获得2007年人民文学奖的川籍打工诗人郑小琼告诉记者,目前我国业余从事文艺创作的打工文艺爱好者大约有3万多人。

不过,从本次大赛来看,农民工的参与积极性固然相当高,但是作品的质量却良莠不齐。据了解,农民工的工作大多数存在长期加班加点、休息日不固定等问题,且不少人的薪酬待遇仍相当微薄,无力支撑他们在工作之余从事文艺学习。因此,虽然有郑小琼、安子等已经“熬出头”的打工诗人在先,还是不得不承认,打工者想仅仅依靠自己的业余文艺爱好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仍然不易。从事打工诗歌创作近20年的许强颇有些无奈地说,现在“打工文学”的社会地位虽然有所提升,但是,仍有不少人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打工诗人及其作品。

缺失:80、90后农民工群体缺席

“获奖名单上80、90后农民工较少。”吴灵峰道出一个缺失。对此,许强一针见血地说:“少了打工带来的‘疼痛感\’是主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农民工社会地位提高,现在在外务工的80、90后农民工的物质生活条件已得到巨大改善;由于网络和大众传媒的普及,农民工的精神生活也丰富起来。“内心的感受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抒发,势必导致80、90后的‘打工者二代\’对文艺创作的一定远离。”

与此同时,农民工文艺阵地的缩减也让不少农民工文艺爱好者心痛。“上世纪90年代在珠三角打工,《江门文艺》、《佛山文艺》等书刊都是我们展示作品的重要阵地。很长一段时间,这些书刊都是我们的精神家园。”郑小琼说,可是随着市场的要求,近年来这些曾经的阵地也纷纷开始转移视线。

参加此次大赛的许多农民工都说,农民工文艺创作要再上台阶,重新出发,不仅需要农民工群体的坚持,还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扶持,这样才能使农民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更主动的文化融入愿望。

新闻推荐

我们的学识总是从“a”开始

9月9日,威远县新场镇西沟村小学54岁的教师邱万太,从“ɑ”开始教小朋友学拼音。这位乡村教师在偏僻山村小学的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37年,把自己的爱全部献给了山村孩子。每天他拖着疼痛的双腿,在杂草丛...

威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威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