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清晨太阳还未升起威远县严陵镇大学生村官陈钟就开

四川日报 2012-07-17 18:20 大字

7月12日,清晨。太阳还未升起,威远县严陵镇大学生“村官”陈钟,就开始忙着采摘地里的墨西哥辣椒。

今年28岁的陈钟,是内江市首批大学生“村官”之一。5年时间过去,陈钟不仅在农村成功创业,还在严陵镇先觉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岗位上越来越如鱼得水。

“我们的青春,绽放在田野上。”在曾经历过困惑与迷茫,但最终在现实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后,陈钟显得很淡定。

今年,是内江市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第5个年头。大学生“村官”们在经历了走与留的抉择和如何留的艰辛后,留下来的是青春的沉淀和执著的坚守。

□田映丽 本报记者 张明海

初入农村 村民眼中的“花瓶”

2007年,和陈钟一样,大学毕业后,江涛就来到威远县高石镇兰田村担任村主任助理。

虽然顶着大学生的光环,但江涛大学时学的却是计算机专业,对于农村的基本情况和农业生产,在江涛的“知识储备”里,完全是一片空白。

写各种公文、总结,做表格,整理档案……初到村上,这是像江涛一样的大学生“村官”们一天到晚所干的全部工作。

然而,农村里“坐机关”的印象,让村干部和村民们产生疑问:大学生们到农村来,到底是来充实基层力量、帮助农村发展,还是来过渡性地解决就业问题和锻炼积累经验的呢?

村民们对江涛这个城里来的娃儿根本不买账。“作为村主任助理,在村民眼中就是一个‘花瓶\’。”然而在当时初涉农村工作的江涛看来,这根本是村民在“排外”。

“一开始理想远大,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才觉得自己无处着力。”慢慢地,江涛感觉到了自身的差距:“在农村工作,就要向农民学习,与他们打成一片。”

“要改变农村,还得让农村先改变自己,得为村民办实事。”通过走访了解村民所需,从而掌握全村的基本情况,与农民打交道的实践让江涛变得更加务实。

走还是留“村官”们很“纠结”

走,还是不走?对于像陈钟和江涛一样的大学生“村官”来说,这是一道单选题。

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大学生 “村官”的服务年限一般是3年。3年期满,是就地转化,还是去往他处?就地转化,又该如何转化?

“身份问题”,看起来是那么的重要。“当‘村官\’并不是长久之计,就算是留在农村,怎么也要先考个编制。”家人、朋友和领导的“叮嘱”时时回荡在耳边。

考公务员,似乎是比较好的出路。据统计,以威远县为例,2007年以来,威远县通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离开的大学生“村官”有159名。

几乎所有的大学生“村官”都参加过公务员考试。陈钟,则是属于“运气不好”的那种。创业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但丢弃当大学生“村官”的最初梦想和对创业风险的担忧,让陈钟放弃了辞职的念头,并试着留了下来。尽管这样,流失仍然存在:比如高石镇2007年考入的10名大学生 “村官”中,目前只剩下两人。

“有没有一种出路,既不离开已经熟悉了的工作环境和热爱的农村,又能找到属于自身的‘春天\’?”这是像陈钟一样被“剩”下来的大学生“村官”的梦想。

政策扶持 选择坚守、创业

就地创业,并非没有出路。

只身来到农村的大学生,显然需要政策的扶持。2009年,为鼓励大学生创业,江涛所在的高石镇自筹资金10万元,设立了创业基金,同时还规定了一个硬性标准:必须有项目才能获得支持。其后,威远县筹资100万元专设“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为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提供无息资金支持或奖励。

正是在扶持政策的激励下,让江涛、陈钟这样的大学生“村官”,找到了将青春寄托在田野上的出路。

创业的激情和项目可谓既多元又多彩:高石镇建起草莓种植基地、蚯蚓、肉蛙养殖基地,庆卫镇建起香葱种植基地、东联镇建起中药材种植基地……如今,像江涛一样的大学生“村官”不仅成为基层干部的中坚力量,也开始成长为带领村民致富的探路者。

根据威远县组织部的一组数据:2007年以来,威远县共选聘394名大学生“村官”,目前仍然在岗的有219名,还有37名大学生“村官”选择了自我创业。在创业“村官”中,有86%的人实现了创业成功。

“就算是大学生‘村官\’考上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编制,也仅仅是身份的转变而已。”曾为大学生“村官”、现在县委组织部工作的官大燕看来,这些考上编制的“前大学生‘村官\’们”仍然是扎根在了基层——基本都回到了以前的乡镇工作,不少已成为当地的骨干。

新闻推荐

四川省计划投资近6.9亿元治理威远河流域

到2015年,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分别削减50%和60%以上●严禁在威远河流域内河段、湖库投放化肥,取缔肥水养鱼和网箱养鱼●2013年底前关闭和淘汰落后产能11户,2015年底前淘汰水泥产能60万吨●2014年,威远河...

威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威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