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的云端课堂 内江市教育战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

内江日报 2020-03-26 06:49 大字

学生上网课

送教材到家长手中

一场有温度的传递

“虽然不能去学校上课,但老师们把教材送到了家门口。”3月13日,内江二中学生黄飞玥拿到新课本,满心欢喜。

从3月13日开始,内江市多所学校按照“学生及家长不到校、不聚集、不增加负担”的“三不”原则,将教材发放给学生。

3月13日下午,内江二中一派忙碌的场景。该校教职工、家长志愿者对新教材消毒、搬运、拆分、打包等。随后,学校老师、家长志愿者联合当起了“运输员”,把书送到学生居住小区附近,再通知家长领取。

3月15日,内江十小的老师们分书、送书,跑了一趟又一趟……

“在这个特殊时期,为孩子们送书,是家长志愿者的责任和担当。”内江六中家长志愿者张懿说,他将用自己的行动,给孩子树立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做一个有“温度”的人。

病毒无情,学校有爱。在这场特殊的教材发放过程中,学校、教师、家长志愿者送出的不仅仅是教材,还有温暖,更有温暖背后那一份沉甸甸的爱与责任。

◇本报记者 蒋金凤 文/图

一堂用心的线上课

“线上教学,远比想象的复杂和艰难。”内江一中英语教师邓林杰说,由于授课方式特殊,备课量大,第一次上网课,他足足准备了4天。

记者采访发现,为给学生呈现更好的教学效果,线上教学的老师们会提前40分钟调试网络,在分享课堂链接之前,都会登录自己的课堂去查看课件、媒体呈现的效果。

内江二中语文教师钟宇每天设定了五个闹钟,7点往班级家长群发送疫情调查小程序,7点半往学生QQ群发送学习打卡小程序……

“这样,工作就更有头绪,不会有遗漏。”钟宇说,督促每名学生准时上网课、交作业、上直播等,线上教学工作量大而繁琐。

“学生一直盯着屏幕看,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效果也就降低了。”每一个线上教学的老师都在思索,如何打破平淡的网络教学,让课堂活跃起来,提高学习效率。

化学实验如何在线上展示呢?内江一中初三年级化学老师杨人芬想到了利用视频来代替老师演示实验的方案。

寻找过程就像大海捞针,每个实验,需要在不同网站,打开数十个视频,一一进行观看、筛选、甄别。找到合适的,还要通过不同的方法下载编辑,做成合适的时间长度和可以导入播放软件的格式。通常备好一节课,他比以往要多花3倍的时间。

“直播光嘴说不行,通过视频传递富有较大的挑战性,因为隔了一层屏幕,无法与学生互动。”内江一中老师邓林杰说,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他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搭配丰富的表达感情,幽默的方式让直播网课不单调枯燥。偶尔还会抽问,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刚刚卡顿了一下,老师能不能再讲一遍?”“刚刚没听懂,老师能再给我讲一下吗?”……

每次直播结束之后,部分同学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内江六中教师夏运贵会单独辅导,拍摄解题短视频,供学生反复学习。

制课件、选习题、精心备课、认真直播、发通知、批作业、单独连线辅导学生……老师们过得忙碌又充实,他们用心、用爱、用情上好每一堂课。

除了教师精心准备线上教学之外,很多学校也在进行线上励志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爱国情怀等。

3月23日,内江二中近5000名师生集结在云端,同升国旗,共唱国歌,举行“在战‘疫’中成长”线上主题升旗仪式。

早上7点半,学校师生身穿校服,在屏幕前就位,通过“空中课堂”参与升旗仪式,向国旗敬礼,向祖国致敬。

“灾难是一本教科书,我们应当在这场悄无声息的全民战‘疫’中,学会珍爱生命、守护健康,懂得敬畏自然、保护生态,思索家国情怀、使命担当,用一方平静的书桌,养一分静气,学一身本领,练一个雄健体魄,立一世报国之志……”升旗仪式结束后,内江二中高2022届4班闻思雨发表演讲。

一堂特殊的心理疏导课

受疫情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容易出现担心、迷茫、紧张、不安、烦躁等情绪。

疫情期间,学生出现负面情绪,该如何克服?

“心理课也要在线上进行教学。”从2月12日起,内江二中心理健康工作室制作了系列微网课,助力全校师生克服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增加疫情期间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好地和疫情作斗争。

“孩子最近不想学习,该怎么办?”“学习跟不上、听不懂。”……内江六中心理老师刘聪经常接到学生和家长的电话。

“首先要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刘聪说,家长要经常鼓励,加油打气,让学生自信起来,长此以往,慢慢就能得到好转。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寒假特别长。孩子与父母相处时间长,彼此之间容易出现矛盾,甚至针锋相对,如何化解?

“他很爱她。她瓜子脸,面色白皙,美丽动人。可是有一天,她不幸遇到了车祸,痊愈后,脸上留下了几道大大的丑陋的疤痕。他还会爱她吗?”

心理课开始之后,内江二中心理老师李迷娣抛出一道题。

“如果他是你的父亲呢?答案可能就有极大的转变。”李迷娣说,父母最爱自己的孩子,但为什么彼此之间还有各种矛盾?

“爸爸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女儿也要体谅一下……”李迷娣朗读了一封父亲给女儿的道歉信。

“父母在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中,肩负着工作养家、孝顺父母、照顾子女等多重角色,即使有三头六臂,在为人父母的考核中,能及格已经不错。同学们,请接纳父母的不完美,多与父母沟通,让爱不再是烦恼。”

通过此次心理辅导学习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了,彼此之间的沟通也增加了。

记者采访发现,内江市多所学校围绕心理健康问题,积极进行疫情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知识普及,情绪疏导及心理困惑辅导,发布与疫期相关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供学生及家长阅读。

一条振奋人心的通知

3月25日,记者获悉,省教育厅发布《四川省教育厅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省高三年级(含已报名参加高考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年级学生)原则上由省上统筹于4月1日开学,有条件的学校应实行封闭式管理;初三年级由各市(州)统筹确定,可安排于4月7日开学复课。

《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在确保师生员工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分区分类、分级分段、错时错峰、陆续有序组织开学复课。

《通知》还指出,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学校管理权限,义务教育阶段其他年级和幼儿园由所在县(市、区)党委政府、高中阶段其他年级和特殊教育学校由所在市(州)党委政府根据当地疫情防控形势,综合评估后确定开学时间并对外发布。

疫情发生后,全国各级学校延迟开学,广大学子经历了“史上最长寒假”,也是最“宅”寒假。

在特殊的时期,在有限的条件下,如何让学生“安全宅,静心学”?市教育局精心策划安排,广大教师积极支持配合,同学们积极参与,一堂堂特殊的网课在线上开展。

新闻推荐

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扎实做好复学各项准备 郑莉主持召开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第十八次会议

(记者徐艳梅)3月24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指挥长郑莉主持召开指挥部第十八次会议,听取防境外疫...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