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四个到位”东兴区中医医院迁建 力争年底完成主体工程

内江日报 2020-03-26 06:41 大字

精准测量

底板钢筋绑扎

效果图

土石方开挖、底板钢筋绑扎、地下车库放线、人工基础清底、外立面防护架搭建……3月24日,东兴区中医医院迁建项目建设现场一片“只争朝夕、复工复建”的景象。面对这次疫情,东兴区委、区政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在不断总结反思并付诸行动——

◇本报记者 韦小梅 文/图

优化功能布局

增设传染病区

东兴区中医医院迁建项目,是省、市、区重点建设项目,位于汉安大道东段南侧,规划总用地面积约85亩、净用地面积约65亩,计划投资5.8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3.2万平方米。

自2018年进场施工以来,备受广大市民关注。记者从项目部获悉,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7500万元,按照项目建设进度,项目主体工程可望今年底完成。

东兴区现有人口超过89万,城区人口超过35万,人口密集,城市规模达到30平方公里。与之相对应的是东兴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尤其是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加快实施东兴区中医医院迁建项目更成为现实之需、务实之举。

据东兴区中医医院院长柯峰介绍,迁建项目是一所标准化、现代化的中医医院,涵盖了门诊大楼、医技大楼、住院综合大楼、医养结合楼、行政学术楼、后勤保障楼、地下室和附属配套工程设施,规划床位550张。该项目建成后,对促进城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这次疫情,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东兴区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能力不足。”柯峰告诉记者,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迁建项目建设将着眼未来需求,加快补齐短板,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功能布局,比如:增设传染病区,优化急诊急救、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等诊疗流程,筑牢维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线。

落实“四个到位”

顺利复工复建

在项目入口处,设有专门的体温检测点,凡是进入工地的人员必须进行体温检测;

在各建设点位上,工人们戴着口罩,分散不聚集施工;

中午下班后,工人们手持各自餐盘,分批错时进食堂打饭,再回到各自休息区就餐……

像这样井然有序的场景,自3月6日全面恢复施工以来,始终如一。

该项目副经理颜洪告诉记者,在复工之前,住建、卫健、经信、发改等区级部门联合组建的服务小分队对项目复工全程跟踪服务,指导项目部编制了疫情期间项目复工方案及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开展了疫情防控与安全复工相关政策、知识的宣讲与培训,经常关心防疫物资储备、工人返岗、项目推进等情况。

“我没想到,政府领导比我们都跑得快!”技术人员黄德西印象深刻,3月6日复工首日,有工人反映受项目周围三条道路同步施工影响,项目临时施工便道受阻,工程机械设备无法进场施工。向上反映这一情况后,区政府领导立即协调住建、卫健等部门及三条道路施工方,加强项目与项目间协调配合,科学统筹使用临时施工便道,确保了项目顺利复工。

复工以来,项目施工方重庆对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严格按要求落实“四个到位”。

设施物资到位。投资近5万元,采购医用口罩、84消毒液、洗手液、防护服、防护眼镜、测温仪等防控物资;在施工现场设立隔离区、检测点,建立防疫物资台账和工人体温检测台账。

内部管理到位。对项目现场封闭管理,工人上班通道设置门禁系统;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食堂、会议室及现场施工机械、加工场地等设专人每天上下午两次消毒处理;结合项目施工情况,选择用工少的土石方工程先行复工,减少人员集聚。

员工排查到位。对返岗工人行动轨迹逐一排除,每日测量两次体温并做好记录;排查重点疫区工人,尽可能使用本地工人。

防控机制到位。工人用餐实行分餐制,由原来的工地堂食改为分食,就餐人员分批次错时分餐就餐,尽量减少人员接触。

目前,项目现场已有76人在岗,返岗率达90%,复工复建脚步正越走越快。

颜洪告诉记者,东兴区中医医院迁建项目是东兴区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在这个特殊时期,项目部一定会一如既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克服施工困难,抓好项目建设,争取在年底之前高标准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新闻推荐

内投集团市水务公司:免费维修二次供水设备 及时解决群众用水问题

赠送锦旗◇本报记者兰萍文/图“十分感谢你们,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3月23日上午10点,东兴区银杏家园小区的信康物业给内投...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