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甜城,内江人用心画出一道道靓丽风景

内江日报 2020-01-06 01:34 大字

开展创卫志愿活动

◇全媒体记者 刘颖

志在心中,愿在行动。志愿服务,看上去是一件件小事,传递的却是奉献精神和温暖正能量。

志愿者中, 既有白发苍苍、 慈眉善目的大爷大妈, 也有一脸稚气、 青春洋溢的学生, 还有利用业余时间走上街头的上班族……他们活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清理绿化带、宣传禁烟、倡导文明。他们是城市创卫热潮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卫造势,构筑起内江人的精神高地。

全城动员部门牵头当好创卫先行者

2019年12月20日,在内江经开区壕子口街道苏家桥社区黄家湾小区活动广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志愿服务队正在清扫绿化带内的杂草枯藤,清除墙面蜘蛛网、“牛皮癣”、擦拭花台瓷砖,并用车辆把广场内散落的杂物进行清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区环境变得整洁美观,得到了居民的好评。

这只是内江市各级各部门开展创卫志愿服务活动的缩影。

自创卫工作开展以来,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市级领导对口联系和部门分片包干责任制的通知》,实行市级领导对口联系,市、区、街道、社区实行四级联动机制等措施,扎实开展创卫分片包干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纷纷建立创卫志愿服务队,详细策划了志愿服务的方向和着力点,保证创卫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全城动员, 甜城凝聚起强大的创卫力量。

每天早、 晚班高峰时段, 市文明办、团市委组织全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志愿者来到城区主要交通路口,对随地吐痰、 公共场所吸烟等不文明不卫生行为进行劝导;市城管执法局组织干部职工提前上班,利用这段时间开展清理绿化带卫生、捡拾路面烟头、清扫卫生死角、铲除小广告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市教育局在各背街小巷开展扫除工作,捡拾草坪内杂物、翻松干硬的草坪泥土,为下一步栽种绿化植被打下坚实基础;市卫健委组织志愿者队伍进社区、 进企业、 进校园、 进机关开展健康教育、 健康义诊志愿服务, 将健康新理念送进千家万户……

众人拾柴火焰高。

创卫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市容环境的日新月异,更进一步激发了各级党员干部的创卫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通过志愿服务的实践,各部门创卫志愿者更加切身体会到了道德的价值与力量,形成了人人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方式,为创卫工作添砖加瓦。

随着文明卫生理念的更新、城市管理机制的完善,“文明和卫生”正踏着城市发展的节拍,成为内江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全民参与志愿者成创卫主力军

清除石阶上的垃圾及杂草、帮助底楼住户清洁雨棚上的杂物,走进人流密集的商铺、小区,向居民和商户发放创卫宣传资料……近日,甜城圆梦志愿团策划了一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志愿服务活动,受到广大志愿者热情追捧,纷纷报名参加。

据了解,自去年8月成立以来,这支队伍先后在市中区甘泉寺社区、文英街社区、黄桷井社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十爱,为内江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贡献志愿力量。

“志愿者的到来,极大缓解了社区创卫力量薄弱、不均衡等问题,帮助社区进一步推进了创卫工作,有效改善了辖区卫生环境。”甘泉寺社区书记吴珍如是说。

甜城圆梦志愿团负责人黄学东告诉记者,今后,他们将定期开展创卫志愿服务活动,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志愿者做的事情很琐碎, 但千千万万的小举动聚集起来, 就是一股巨大的能量。

何国祥是市中区城南街道上南街社区的一名老党员,2018年以来,他积极响应社区号召,参与各类创卫志愿服务活动,竭力为居民营造干净、舒适的人居环境。

“虽然很累,但很有成就感。”何国祥坦言,成就感源于他见证着社区创卫志愿队伍的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几人到如今的几十人,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都主动参与创卫,这让我相信,我们的家园会越变越文明、越变越美丽。”

创卫的步伐永不停歇, 志愿服务的精神薪火相传, 两者共融共生, 氤氲成内江独有的 “甜城力量”,形成文明社会动人的回响。

如今, 越来越多市民加入到创卫志愿行动中来。 截至去年12月,全市共注册志愿团体1043个、同比增长145%,注册志愿者19.7万人、同比增长75%。他们用双手扮靓甜城, 用行动引领新风尚, 奏响共建和谐宜居内江的华丽乐章, 为创卫工作迸发出巨大而持久的能量。

全员受益

城市主人翁姿态渐浓

在全民创卫的氛围中,越来越多的市民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以城市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创卫中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增光添彩。

“我们这里是典型的‘城中村’,居住人口大部分是外来流动租户。”内江高新区胜利街道新立社区4组居民何英告诉记者,由于居民素质良莠不齐,该地长期存在垃圾乱扔、杂物堆砌等乱象,卫生环境脏乱差。

“创卫工作开展后,街道、社区通过逐家逐户宣传教育,有效提高了大家参与创卫的积极性,居民素质明显提高。”何英笑着说,“现在,大家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再也不乱扔乱倒、乱堆乱放,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并非个例, 创卫的文明劝导和卫生劝导犹如一场场细润的春雨, 正潜移默化影响着社会每个角落。

“小心点儿,大家要注意安全!”在内江经开区铁站街220号小区,居民张学成正与10余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合力把地上的树枝搬上垃圾清运车。内铁社区网格员告诉记者,该小区的树木长时间无人修剪,茂盛的树枝已存在安全隐患,小区居民便合力把多余的树枝砍掉。

“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帮助小区整治环境,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环境改善后的好处,他们用实际行动感染着居民,许多居民也自愿加入到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来,为自己的居住环境献策出力。“张学成说。

志愿服务活动的全面开展,也是群众“主人翁”意识提高,文明卫生习惯养成的一个积极表现。

从中心城区到城乡结合部, 从机关单位到街道社区, 从领导干部到在校学生, 从摊贩业主到退休职工, 大家都参与到了浩大的创卫活动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今,越来越多的志愿服务活动,正将越来越多的市民发动起来,戴着小红帽、拿着垃圾袋的志愿者已成为大街小巷一道亮丽的风景。创卫已成为一场全民投入的总动员,它激活了城市的每一根神经,触动了社会的每一个细胞;创卫理念深入千家万户,创卫行动遍及大街小巷。

一条条愈加干净的道路、一个个愈加整洁的小区、一座座愈加美丽的公园……在“国家卫生城市”的征途上,内江市民一边为实现创卫目标而奋斗,一边享受着创卫带来的种种“福利”。“这些年,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我们都是‘红马甲’,让城市更美更宜居,大家都乐于出一份力!”志愿者汪越说。

新闻推荐

内江社区大学内锻社区教育学习中心:举办“公益国学堂”汇报演出

家长关注古诗诵读(记者邹明)2019年12月28日,内江社区大学内锻社区教育学习中心“公益国学堂”2019汇报演出在圣水寺景区举行...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