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生活的“记录员”——走近文学爱好者黎香明
黎香明今年71岁,退休前是一名初中语文老师。1989年起,黎香明开始在报刊发表诗歌、散文等作品。1996年,黎香明开始向内江日报社投稿,至今已在《内江日报·长江周刊》《内江晚报·大周末》上发表各类作品近百篇。
◇全媒体记者 徐小棠 文/图
用文字传递真情实感
近日,记者到黎香明家中采访。他拿出一本小册子,封面是大红色的,还包了一层塑胶外壳,封面的正中印有“黎香明诗文集”几个字。翻开小册子,里面贴的都是黎香明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文章,除了诗歌、散文,还有论文、新闻等,记者粗略翻看了一下,这本小册子上收录的作品有一百余篇。
1989年12月,黎香明的第一篇诗歌《元旦献礼》发表在《学语文报》上,这是黎香明首次在报刊上发表作品。随后,他又相继在该报上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
1996年5月,黎香明的一篇文章发表在《内江日报》上,从此,他踏上孜孜不倦的写作之路。二十多年来,黎香明对文字的热爱始终如一,他认为,文字是有力量的,他坚持用最真实的文字传递真情实感。
1998年,黎香明开始采写新闻。1999年2月23日,《内江日报》刊发了由他采写的题为《囫囵吞猪眼,丧命黄泉路》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并于当月26日被《四川日报》转载,这是黎香明第一条被转载至省级媒体的新闻。
虚心学习,写作能力逐渐提高
说起最初为报刊写稿,黎香明表示,之前他写的都是文学性较强的文章,如何写报纸上的文章,他的认识很模糊。当时,在内江日报社编辑的鼓励帮助下,他慢慢找到写作技巧,一点点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当时,黎香明对报纸稿件的选材和语言运用并不了解,编辑给了他六个字:“题材小,语言准。”他告诉黎香明,所谓“题材小”,就是要在共性之中找特性,找出百姓生活中的亮点,这亮点能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所谓“语言准”,则是指叙述事件的语言要朴实、接地气,少一些修辞,多一些简洁易懂的文字。
不管是写社会新闻还是人物通讯,黎香明始终牢记编辑告诉他的“六字箴言”,他的文字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写的都是老百姓身边的故事。黎香明所写的每一篇文章,都要经过自己反复推敲,再加上报社编辑的指导、修改,最终才定稿、发表。
“在《内江日报·长江周刊》上发表的文章文学性略强,描述性的语言偏多,而在《内江晚报·大周末》上发表的文章则更加平实,选材也是贴近生活的。”黎香明一边翻阅小册子,一边向记者说明两张报纸对文章的不同要求,“后来写晚报的稿子,编辑耐心地告诉我,需要加强细节描写,什么地方可以加上怎样的描写,才能让读者有画面感。”
编辑为了让他提高写作能力,不仅对他每篇文章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还赠送了他一本书。黎香明告诉记者,书中的细节描写、清晰的逻辑设置都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让他既收获了知识,也学到了很多写作技巧。
黎香明说,虽然已有二十多年的写作历程,但自己还是一个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他将继续虚心学习。
当生活的记录员
黎香明今年已经71岁了,他不会电脑,平时写稿都是手写,写好之后自己先初次修改,然后拿到外面的打印店让店员打印出来,再拿到报社请编辑修改,定稿后再到外面打印,然后请店员把电子档传到编辑的邮箱。
黎香明告诉记者,有时候一篇长一点的文章来来回回修改几次,光打印就要花费几十元。但他说,能坚持做自己热爱的事,是人生的一大幸福。“我要继续写下去,当一名生活的记录员。”
黎香明表示,希望能在有生之年把以前的老故事都记录下来,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工作、家庭,还有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历程,都是弥足珍贵的回忆,希望人们通过自己讲述的故事,看到从前的旧时光。
新闻推荐
基层民警宋菊说,收看十九大开幕式后,她所在的派出所有了新目标:打造“甜城湖畔最美警队”
◇马瀚凌本报记者曾利军实习生袁亮文/图“这5年对我来说,真是变化最大的5年……”10月19日上午,在东兴区公安分局西林派出所内,记者见到宋菊,她刚与同事在辖区内巡逻归来。宋菊是西...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