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利夫妇的“两元理发摊”
在市中区康盛路与环城路的交会处,有一个陈设简陋的理发摊。理发摊虽然简陋,但生意很好,每天来此理发的顾客有四五十人。
理发师是一对夫妇,丈夫叫邹利,妻子叫夏开慧,夫妇俩均为51岁,他们摆这个理发摊已经整整26年。26年来,他们剪发一律收费两元,从未涨价。
◇全媒体记者 李静 文/图
简陋的露天理发摊
邹利夫妇的理发摊是露天的,靠着围墙,一块长方形红布下,用石头、砖块、旧木板搭建成两个简易的桌案,这就是理发台。
一个桌案上放着一把刷子、一张木框镜子、一个竹背篓和一个不锈钢水盅。背篓里放着零钱、抹布,水盅则用来装梳子、剪刀、剃头刀等工具。
另一个桌案更加简陋,连镜子也没有。几块砖砌成的墩子上,放有一个老旧泛黄的面盆,往上搭了一块狭窄的木板,放置水瓢和剪刀等工具。旁边还有一个电饭煲,碗具挂在墙上,这是中午夫妻俩吃饭的家什。
理发摊边上,摆放着几把椅子,坐着等待理发的顾客。
拥有各年龄层的顾客
理发摊的业务很简单:剪发、染发、修面、掏耳朵。“2元钱剪一次头发,修面等需另外加钱。”夏开慧说。
来此理发的顾客有八九十岁的老人,也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在这里理发的中青年,如今,有的头发已经花白,但邹利夫妇有一手染黑发的绝活,能让老顾客找回几分年轻时的影子,这也是理发店唯一一种可染发色。
82岁的陈婆婆二十多年来一直在邹利夫妇的理发摊理发。从前她家住市中区和平街,距离理发摊只有几百米路程,后来她搬到东兴区,为了来剪头发,她每次得专门坐几十分钟的公交车。“新家小区门口也有理发的,但我习惯了他们夫妻俩的手艺,别人给我免费剪,我都不乐意呢。”陈婆婆笑着说。
说着,陈婆婆坐在椅子上,夏开慧将黑色的围帕一抖,围系在陈婆婆身上,左手拿黑色塑料梳将头发梳起来,右手拿剪刀,沿着梳子“咔嚓咔嚓”,然后别上发夹,用吹风机将碎发吹落,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就完工,干净、利落。“又好又快,不错!”陈婆婆轻轻摸着头发,对着镜子照照,发出赞叹。
下一位顾客是位老大爷,要剪个寸头。对邹利夫妇来说,寸头就更简单了,用推剪剃掉多余的头发,再用剃头刀刮去两鬓和耳后多余的毛发,老大爷瞬间变得神采奕奕。
二十多年不变的“两元钱”
记者采访当天,理发摊边坐着的都是老顾客,他们说,夫妻俩不仅手艺好,服务也好,收费还便宜。有的熟客看他们二十多年不涨价,觉得奇怪,夏开慧解释:“都是我的老主顾,哪里好意思涨价?再说,现在剪头发的花样太多了,有的发型一做就是两三个小时,太麻烦了,我每天几十个顾客根本忙不过来,我就简单、快速地给客人剪个头发,不到10分钟就能完成,怎么好意思多收钱?”
每天,天刚蒙蒙亮,邹利夫妻就背着背篓,走十几分钟路程,来到摊位上,摆好家什,迎接第一批客人。客人们要求简单,自己工作起来也方便,二十多年,两元钱理发摊深受附近居民喜爱。虽然挣钱不多,夫妻俩却知足常乐。靠这个简易的理发摊,夫妻俩供出了一个大学生。
理发摊熟客居多,很多顾客的情况,夏开慧都熟悉。夏开慧性格开朗,理发的时候,她喜欢和客人说说家长里短,路过的熟人,也热情地打一声招呼。这不,看到一位提着蔬菜上坡的熟人,她赶紧招呼:“老周,买藕来炖啥?”“我买了点猪蹄,打算炖猪蹄汤呢!”
相比夏开慧,邹利性格更内敛,大部分时候他都埋头为顾客服务,很少主动与顾客聊天,他沉默认真的样子,也赢得了顾客的喜爱。
理发摊人气旺,渐渐成了一个“快递收发点”,有时候收货人许久不来拿东西,夏开慧怕对方忘了,少不了打电话通知。
临近傍晚,最后几位客人散去,夫妻俩收好摊位,做好清洁工作,才背起背篓准备回家,一天的工作正式结束。
新闻推荐
积极支持易地扶贫搬迁,东兴区新江供电所为郭北镇石锣村贫困户李平贵的新家及时送去了光明。7月中旬,该所受理了一份特殊的用电申请,用户为石锣村特困户李平贵。一家三口,祖孙三辈,由于家境贫...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