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人是最快乐的,奉献是最伟大的!”一个人与一个村——记致富不忘家乡的苏祥波
◇全媒体记者 许秀莲 文/图
7月7日下午,在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抽血检查、输液后,苏祥波连忙往回赶。位于市中区凤鸣镇龙洞村13组的“仙燕生态园”还在施工,苏祥波忍住身体不适,每天仍坚持打理大小事务。
作为土生土长的龙洞村人,早年在外务工攒了一些钱的苏祥波,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为家乡建设出一点力。这些年来,他尽己所能,一步一步改变着家乡的面貌,如今的他尽管身患甲亢性心脏病,需持久治疗,但每当看到村子越来越美,乡亲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他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再大的困难自己也有勇气去克服,他要把建设家乡坚持到底!
出资修路
村民感恩取名“新祥路”
在龙洞村13组的路口,树立着一块“新堰新村农家”的标识牌,几个工人正在施工,沿着公路往前走,左侧是三栋崭新的房屋,前方岔路口处的路面,有着明显差异。13组的老组长张世缨告诉记者,从岔路口绕全组一圈及周边的便民路,除了“一事一议”奖补政策资金,剩余本应由村民集资的部分,全都是由苏祥波出资。
今年49岁的苏祥波是土生土长的龙洞村人,早年间一直在外务工,后来在山西等地承包工程建设,渐渐地攒下了些身家。自己日子好起来的苏祥波,并没有忘记家乡人。“我小时候就有这个想法了,要是我有了一定的能力,不说为全村,至少要为我们组修条路。”苏祥波说,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情,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早在2003年,苏祥波还未开始承包工程建设,四处流动着务工的他,家里只能算是小康之家,当时国家提倡老百姓集资修路,龙洞村也打算先修一条毛坯路。“修路就要出钱,那时候大家都不容易,很多人都不愿意,矛盾、纠纷特别多,村里为这事开会都开了10多次。”忆起过往,苏祥波皱起了眉头。
村民们都想修路,但部分村民家庭确实困难,苏祥波二话没说,默默地去借了钱,把一些不愿意出资的、家庭困难的村民应出的部分全部出了,让毛坯路得以顺利开工建设。“那会儿,家里人都不支持我,骂我傻,但我做的事情只有两点,一是我愿意做的,二是我高兴做的,我也没想让谁感激我,因为在我看来,帮助人是最快乐的,奉献是最伟大的。”
2011年,有了一定能力的苏祥波回到家乡,在白马镇承包工程建设,得知国家有“一事一议”奖补政策,村里也开始准备筹资修路。由于政府只出资建设约800米的主线水泥公路,其余支线组道仍需村民集资修建,村民之间关于集资引发了一些矛盾。苏祥波了解情况后,立即表示除了国家政策补贴的资金,余下的全由他来出资。自2012年开始,龙洞村13组所有道路全部陆续“变”成了水泥路,此外,苏祥波还出资修建了13组所有的到户便民路,甚至一些村民家的院坝,他也一并铺设了水泥面。
张世缨告诉记者,村里没修水泥路之前,苏祥波就连续好几年经常用货车拖来石子铺在毛坯路上,方便大家出行。提及苏祥波出资修建水泥路,张世缨坦言,“祥波个人出了钱,修的是大家的路,有些人还是过分了,我都替祥波委屈。”
原来,水泥路施工过程中,需占用一些村民的土地,有的村民便高价要求赔偿,还有两家人因为水泥路的边界占地问题起了争执,而那时的苏祥波已经生病,仍然坚持戴着草帽,到各处去调解村民之间的矛盾,让水泥路得以顺利建成。
2013年,2公里左右的水泥路全面建成,惠及13组和12组两组村民,苏祥波个人出资100万元左右。因感念苏祥波的善举,村民们纷纷表示要将水泥路命名为“祥波路”,苏祥波推辞不受,村民几番恳切要求,各退一步后,取名为“新祥路”。“以我的名字命名,我哪里受得起哦,我只是做了我认为该做的事情。”苏祥波感叹道:“我母亲心疼我,说我何必呢,但这是我从小的心愿,在我有生之年,不说多大的理想和抱负,我只实实在在地做,无愧于心就好。”
修建30亩堰塘,
解决村民用水难题
漫步新祥路,清风从堰塘吹来,送来阵阵凉爽,目光所及一片青翠,远处有荷花亭亭玉立,让人因天气炎热而生的躁意都降低了几分。
而这处美景,在几年之前还是一片荒芜,杂草丛生、生活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气味难闻……“以前我们这里有很多燕子,后来环境越来越差,燕子也飞走了,直到近一两年生态改善后,燕子才又飞回来。”苏祥波说,这两年村里的变化,使他更加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让他坚定了建设一个“生态园”的决心,而“仙燕生态园”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作为本地人,苏祥波从小便对龙洞村 13组缺少灌溉、饮用水源一事深有所感,一直以来就有修建一个大堰塘蓄水以应对干旱的心愿。2011年,在白马镇承包工程建设的苏祥波,利用废弃的石头,循环使用,将大片荒芜的田坎硬化,绵延约800米,直到2012年才硬化完成,费用高达20余万元。
对这一点,老组长张世缨评价颇高:“祥波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就在这里,他经常将一些拆除后的所谓建筑垃圾利用起来,像铺石子路呀,或者是修堰塘,不光是想着挣钱,而是尽量物尽其用不浪费。”
田坎硬化完毕后,苏祥波承包了周边田地,开工建设了一个占地30亩的大堰塘,2012年,堰塘完成蓄水,有效解决了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难题。
如今,苏祥波在堰塘里投放了各类鱼苗近4万斤,又承包下周边田地种下荷花,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
病情加重,
身体素质急剧下降
2013年对于苏祥波来说,是喜忧参半的一年。这一年,儿子高考成功,新祥路竣工,而他的病情却日益严重。
“突然心慌,吃不进去东西,身上也肿起来了,就去了医院检查,换了好几家医院,都没有检查出结果。”苏祥波说,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2015年,病情不断恶化,辗转多地就医仍未得出结论,“我母亲在堰塘边打扫卫生,我看到了就去接过扫把,扫了才几下,就上气不接下气,喘得不行,我能感受到我的器官都在衰竭。”
一米六八的个子,人却急剧消瘦到了80斤,让家里人心疼不已。而苏祥波却在感觉到身体已经不行的情况下,独自开车去了云南省昭通市,在那里待了一个月才回来。“我那时觉得自己不行了,不想让家里人看到难过,就去了昭通,但是待了一个月才发现,我还是舍不得家里人,无论如何还是要回家里去。”苏祥波眼眶泛红,声音哽咽。
回家后的苏祥波,见了家人和朋友,像交代后事一般的语言让大家都难过不已,在家人、朋友的坚持下,苏祥波再次到医院检查,在医生踌躇的语态里,苏祥波恳求医生一定要查出病情:“我不强求医生治好我,但至少要知道自己因为什么病去了。”
在多番检查之下,苏祥波被确诊为“甲心病”(甲亢性心脏病),找到了病根,医生立即做出了治疗方案。“因为我的肾脏、心脏衰竭,需要吃一种药,辐射特别大,医生给我喂药的时候都戴着面具,周围10米范围内都不能有其他人,我的视力也从1.5降到了1.1。”
虽然治疗过程难捱,但苏祥波终于一天一天地好了起来,身体虽然还是瘦弱,但整体状况已比之前好了不少,体重也渐渐有所恢复。
惠及周边,
力争几年让村民增收上百万
身体刚好了一点,苏祥波又“坐不住”了。修建农家乐,购买樱花、兰花、紫荆花等遍植在新祥路边,购买果树给周边村民栽种,大大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
事实上,苏祥波从小便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他同情弱者,愿对有困难者施以援手。龙洞村13组的钟朝芝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幼时患有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无法行走,是二级肢体残疾人,仅有一女已经出嫁。独自居住在破旧的房屋内,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折腾得钟朝芝苦不堪言:“一到下雨就不敢睡觉,怕漏雨,有一年下大雨,屋里的水都淹过了小腿。”
今年3月,苏祥波找来工人,为钟朝芝家翻新了屋顶,又为她修了屋后的水沟,便于下雨排水,还将荒草丛生的泥土院坝打成了水泥院坝。今年5月,行动不便的钟朝芝终于能坐在宽敞的院坝里晒太阳了:“祥波人好得很,今年雨水多,不是他,我至今还要提心吊胆的,坝子他也给我打了,出门方便多了。”
绕着堰塘边前行,几名正在散步的老人见了苏祥波都亲切地打招呼,笑着唤他:“祥波,来吃点葡萄。”苏祥波也笑着应一声。
58岁的陈淑辉在路边乘凉,她的丈夫身体不好,无法外出务工,自苏祥波在村里搞建设以来,便开始在“仙燕生态园”打工挣起了工资。她笑呵呵地对记者说:“路是祥波修的,树是祥波栽的,鱼塘也是祥波打的,不是他,我们哪会有在家门口挣钱的机会哦!”
看着如今大变样的龙洞村13组,苏祥波眼角眉梢都是笑。他告诉记者,他的目标是根据自己的能力,以13组为中心点,尽可能地辐射周边,能辐射多远就多远,就在这几年内,力争周边村民增收上百万,同时改善当地环境,全面提升居民素质,让家乡变得越来越美好。
新闻推荐
马波在调研城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时强调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绿色生态疏朗开放灵秀博雅的滨水宜居大城市
(记者王征)7月10日,市委书记马波实地调研城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他强调,以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绿色生态、疏朗开放、灵秀博雅的滨水宜居大城市为目标,规划好、实施好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内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内江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